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6)
2023(17853)
2022(15058)
2021(14486)
2020(11876)
2019(27412)
2018(27388)
2017(50806)
2016(28912)
2015(32844)
2014(33259)
2013(32118)
2012(29812)
2011(26964)
2010(27056)
2009(24495)
2008(23936)
2007(21179)
2006(18855)
2005(17210)
作者
(82406)
(68298)
(67828)
(64931)
(43638)
(32675)
(31030)
(26944)
(26273)
(24602)
(23400)
(23253)
(21880)
(21845)
(21311)
(21165)
(20467)
(20322)
(19862)
(19437)
(17305)
(17022)
(16480)
(15624)
(15251)
(15246)
(15177)
(15144)
(13772)
(13770)
学科
(111392)
经济(111261)
管理(74919)
(69221)
(54986)
企业(54986)
方法(46053)
数学(39707)
数学方法(39186)
中国(37652)
(33040)
(26968)
(26817)
地方(25832)
业经(25107)
教育(24713)
(22685)
农业(21808)
理论(21043)
(20663)
贸易(20649)
(20074)
(18011)
银行(17960)
(17305)
(17198)
环境(17036)
(17033)
金融(17024)
技术(16768)
机构
大学(403380)
学院(397947)
(155682)
经济(152070)
管理(147686)
研究(145306)
理学(126468)
理学院(124843)
管理学(122502)
管理学院(121759)
中国(106054)
科学(90569)
(89353)
(74685)
(71192)
研究所(68128)
(67647)
中心(64471)
(62732)
师范(62195)
(61241)
业大(59055)
北京(57651)
财经(56025)
农业(52760)
(52560)
(50967)
师范大学(50762)
(48823)
经济学(46812)
基金
项目(267724)
科学(210736)
研究(200781)
基金(190946)
(167073)
国家(165585)
科学基金(140062)
社会(123928)
社会科(117023)
社会科学(116988)
(105483)
基金项目(100356)
教育(96902)
(90339)
自然(89414)
自然科(87296)
自然科学(87271)
自然科学基金(85658)
编号(83382)
资助(78494)
成果(70809)
重点(61655)
课题(60665)
(60383)
(58861)
(54948)
教育部(51695)
创新(51210)
科研(50564)
国家社会(50241)
期刊
(175489)
经济(175489)
研究(128415)
中国(90097)
教育(72440)
学报(65688)
(62739)
科学(59629)
管理(54421)
(52999)
大学(49830)
学学(45391)
农业(43248)
技术(36815)
(34717)
金融(34717)
业经(27999)
经济研究(27579)
财经(27426)
(23590)
问题(23280)
(22753)
图书(22553)
(18928)
(18590)
科技(18422)
职业(18304)
资源(18032)
理论(17994)
技术经济(17955)
共检索到612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书同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聚焦2035,客观描绘省域终身学习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愿景,分析研判重点任务,探索提出治理策略,对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省域终身学习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愿景是:建成全民向学、时时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成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新格局,建成遍及城乡、开放优质的社区教育新体系,建成覆盖广泛、服务周到的老年教育新模式。重点任务是强化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制度环境、专业团队等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共享学校、社区、社会等终身学习优质资源,完善继续教育、学习型村镇、学习型组织等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治理策略是建立政府管理、多方协作的现代治理模式,健全各方合理分担、多渠道筹措的经费投入机制,培育学习者为本、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贞山  赵晓芳  
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要构建内涵式发展、中高等职教育发展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渗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美好愿景,是职业教育思想现代化、职业教育内容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促进的过程,需要加强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规划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成为建设公平普及、优质终身和有创新服务能力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雪  
教育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和前提,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日渐形成,政策位阶日渐提升,政策力度日渐强化。2019年初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部以"现代化"为标题的顶层政策文件,是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的总政策,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安排。各省相应的行动方案也逐步制订落地,作为经济、文化、教育大省的浙江是较早着手这项准备的省份,《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这一文本总体体现了迈向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徐辉  陈锋  瞿振元  丁晓东  高书国  程介明  李军  祝智庭  于志晶  高向东  袁振国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12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了"聚焦2035中国教育"教育现代化智库论坛。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分享了他们对2035中国教育的认识、理解与展望;本着2035中国教育的共同愿景,分析了当前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任务和目标策略。现摘录论坛部分发言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斌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石,是形塑现代中国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其内涵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路径。面对新时代、迎接新挑战,高职教育要把握新形势、勇挑新重任,使自身现代化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契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兴洋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地方发展紧紧相连,与就业创业密切相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需要高职院校把助力民族复兴视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使命,把协力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支撑,把聚力服务提升视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多元化、多路径培养人才,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社会,全面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虞安骥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从逻辑层面,职业教育可通过拓展办学空间、贯通培养渠道、丰富育人方式,不断夯实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基、搭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路。从价值层面,推动职业教育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时代响应。鉴于此,进一步提出整合资源,拓展职业教育服务渠道;紧扣需求,突破职业教育招生桎梏;找准定位,转变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基础,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聚焦矛盾,优化职业教育学习制度等实践方略,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有所裨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昌亚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准确研判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举措。基于落实"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教育现代化建设包涵八大基本理念,表现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以及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和共建共享。这八大理念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提出,是基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70年教育现代化探索,具备了现实的发展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志迎  
组稿人按:面向2035年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要内生于经济体系产生支撑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首先要成为科技研发投入主体,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多层次形成持续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超前预见技术发展趋势,超前布局产业未来技术体系;大企业在基础研究上开始发力,中小企业在小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成为"隐形冠军",形成合力协同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科技创新强大生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滕珺  
2019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这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方法论和内容的双重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表达了坚定的政治意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努力建构优质公平的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开放平等互促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遵循并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金国峰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厘清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分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述胜  王俊明  
在中国大陆教育史学界,以田正平教授为首的浙江大学教育史研究团队,是以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而著称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考察为中心》,作为该团队持续不断之学术努力新成果,在视野下移中拓展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的研究领域,以"乡村教育冲突"为核心透视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历史问题,修复了从清末兴学到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的缺损环节,是一部"费了功夫"也"费了脑筋"的学术力作。若能走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视野重叠,在全球化视野中界定中国问题,在多层次不同教育主体的博弈中审视国家的现代化规划,或将开创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的新境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王洪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对《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发现,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多项主要指标进展顺利,部分指标进展超前,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2020年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等阶段毛入学率接近2020年目标,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各级毛入学率已经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教育现代化释放出巨大的人力资源红利、创新红利和开放红利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表明:教育强,国家强。优先发展教育,对全体人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一本万利"的事业,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平  王蕊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的方法 ,构建两维指标体系 ,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社会经济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 ,初步揭示了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不同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提出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 ,为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作为制度的教育及其枢纽意义——以"现代化"为视域教育之重要,非仅在于其教化育人之功、国家长治久安兴国之本,更在于其扮演着社会金字塔的枢纽性资本转换调节器的角色。故此,大凡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乃至一姓朝代之兴替、转型,它既是首当其冲必遭调整的重点领域,又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