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0)
2023(3901)
2022(3190)
2021(2991)
2020(2454)
2019(5553)
2018(5458)
2017(10550)
2016(5798)
2015(6292)
2014(6133)
2013(6013)
2012(5567)
2011(5221)
2010(5355)
2009(4517)
2008(4257)
2007(3900)
2006(3358)
2005(3165)
作者
(15633)
(13281)
(13100)
(12474)
(8110)
(6294)
(6044)
(5138)
(5052)
(4567)
(4548)
(4514)
(4328)
(4267)
(4187)
(4132)
(4082)
(3857)
(3841)
(3737)
(3354)
(3349)
(3104)
(2977)
(2944)
(2941)
(2834)
(2683)
(2664)
(2603)
学科
(30377)
经济(30362)
地方(12407)
管理(12037)
(9518)
地方经济(8155)
中国(8050)
方法(7958)
数学(7290)
数学方法(7226)
(6822)
(6297)
企业(6297)
(5392)
农业(4923)
业经(4725)
关系(4516)
环境(4429)
(4355)
(4217)
(4189)
金融(4187)
(4013)
贸易(4008)
(3900)
(3768)
(3734)
(3491)
(3200)
银行(3193)
机构
大学(74152)
学院(72992)
(32696)
经济(31970)
研究(31770)
管理(25783)
中国(22678)
理学(21805)
理学院(21466)
管理学(21110)
管理学院(20960)
科学(19515)
(16356)
(16138)
研究所(15037)
中心(13670)
(13608)
(12860)
(12079)
(11850)
(11763)
师范(11754)
业大(10864)
农业(10402)
北京(10343)
经济学(9937)
师范大学(9806)
科学院(9653)
(9591)
财经(9503)
基金
项目(52053)
科学(41630)
研究(38761)
基金(37267)
(33238)
国家(33001)
科学基金(27632)
社会(25143)
社会科(23895)
社会科学(23891)
(20567)
基金项目(19933)
(18012)
教育(17400)
自然(16928)
自然科(16513)
自然科学(16509)
自然科学基金(16204)
编号(15645)
资助(14291)
(13475)
成果(12748)
重点(12436)
(11546)
课题(11248)
发展(11074)
(10918)
(10852)
国家社会(10620)
创新(10322)
期刊
(39447)
经济(39447)
研究(23590)
中国(19145)
(12593)
学报(12055)
教育(11353)
科学(11307)
管理(9546)
大学(8969)
农业(8710)
(8672)
学学(8213)
技术(6955)
(6768)
金融(6768)
经济研究(6046)
业经(5833)
(5113)
论坛(5113)
问题(4963)
国际(4946)
资源(4833)
(4662)
(4600)
财经(4356)
图书(4335)
世界(4240)
科技(3900)
(3870)
共检索到122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厚双  
在环黄渤海地区,各国在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及市场容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该地区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资源互补、资金互补、劳动力互补、科技水平互补关系,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合作效益;通过产业结构互补,为产业合作提供前提条件,通过市场互补,发展环黄渤海区域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天津滨海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带动内地经济的重要沿海新区。同时滨海以其地理、港口物流、政策与经济资源优势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驱动力,特别是近年来滨海带动了日韩两国与华经贸合作规模大幅攀升。滨海作为我国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但应深化与日韩的经济协作,更应该大力拓展与其它东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并且积极融入到东北亚经济圈之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德烈  
在东北亚次区域中极富增长活力的黄海、渤海地区,不仅海洋与陆地的自然资源丰富,形成比较雄厚的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不可忽视的是,这一地区处在中国“三北”(华北、西北、东北)的重要战略地区,是通向亚洲太平洋广大国家和地区的大通道、大门户,并成为欧亚大陆桥的中枢站和桥头堡。尤其在当前,根据国务院的战略发展意图,逐步把五大产业(煤炭、石油、电力、有色金属、铁路等)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倾斜的新形势下,愈加显露出它的重要性。 黄海、渤海经济合作三角带,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并允许东疆港区借鉴国际惯例在通关、外汇、物流、贸易、税收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成为我国对外高度开放的示范区。保税港区是自由港的雏形,是向自由港的过渡。自由贸易港区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建成后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将成为天津港作为世界一流大港的标志性区域和现代港口功能示范区,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将对环黄渤海合作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孟祥臣  路京京  
2021年8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学院联合主办,《东北亚论坛》协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1)在长春举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日本国大使程永华,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胜今参加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范丽君  
俄罗斯和蒙古国双边关系的真正改善是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后。普京总统意识到蒙古国战略地位是俄罗斯远东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后开始加强与蒙古国的关系。梅德韦杰夫进一步升级两国关系。俄罗斯和蒙古国良好关系的现状和优势有助于东北亚在各领域的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不断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虽然还受到地缘政治、机制不健全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日俄关系的改善、中国政府的加大投入,将为东北亚地区在21世纪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提供机遇。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应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合作。为此,建立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机制和协商机制,形成区域经济模式和地区安全机制将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全家霖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具现实意义。但目前东北亚合作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该地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特殊性” ,因而东北亚地区难以建立国家范畴的合作体系。根据韩、中、日各国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 ,东北亚的合作格局应该依照时代要求逐步地实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交通线,并打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中的北冰洋航线间的连接,实现东北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面临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进一步规划合作路径和打造合作重点,推动东北亚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共建产业合作走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立新  
冷战结束至今,东北亚区域没有战争爆发,经济的发展使这一地区充满活力,然而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共享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反差。东亚国家——中韩日之间在很多问题上构成"对抗"姿态,国家间关系风波不断,加之外部力量的影响,东亚和平与安全的隐患一直处在集结和酝酿之中。期待中的区域合作进展缓慢,而对抗却衍生出副产品——东亚民族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围绕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民族主义对东亚国家间关系的不良影响日益凸现,对此区域安全形势时有冲击,在客观上延缓了东亚国家稳定的政治、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限制或削弱了已有机制的作用,加深了东亚各国民众之间固有的隔阂和猜忌,更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层障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锦坤  
天津滨海新区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形成了五大发展优势,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投资热点地区之一。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应当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从而在政策导向上将东北亚区域合作纳入到滨海新区的发展视野和服务空间。从中央政府对滨海新区所提六条任务的要求看,其落实,大部分都将涉及东北亚区域合作,因此,天津滨海新区今后的发展,不但应当主动面向东北亚,服务东北亚,而且应当有意识地融入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建立科技共同体对于21世纪初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日益转移到依靠新科技进步上来,全球网络通讯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为东北亚区域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未来构建完善、开放的创新体系是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发展的定位与目标。启动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并使其高效运转,还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纪要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日本北陆环日本海经济交流协议会(AJEC)共同举办的第二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4日在长春市长白山宾馆举行。以本喜久男为团长的日本北陆AJEC代表团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吉林大学与珲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8月5日—8日在珲春市东北亚大厦举行。会议邀请了独联体、日本、朝鲜、韩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共21人参加,国内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内蒙、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的各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