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3)
- 2023(6093)
- 2022(4984)
- 2021(5158)
- 2020(4066)
- 2019(9605)
- 2018(9557)
- 2017(16026)
- 2016(9658)
- 2015(11315)
- 2014(11091)
- 2013(10309)
- 2012(9748)
- 2011(9175)
- 2010(9098)
- 2009(7921)
- 2008(7701)
- 2007(6700)
- 2006(6045)
- 2005(5715)
- 学科
- 济(34976)
- 经济(34944)
- 中国(19978)
- 教育(19062)
- 管理(17287)
- 方法(15432)
- 业(14565)
- 数学(14449)
- 数学方法(14346)
- 贸(9783)
- 贸易(9776)
- 企(9717)
- 企业(9717)
- 易(9677)
- 农(8614)
- 学(7660)
- 发(7441)
- 理论(7305)
- 财(7285)
- 发展(6413)
- 展(6286)
- 制(6280)
- 出(6117)
- 关系(6103)
- 教学(5966)
- 银(5742)
- 银行(5739)
- 行(5634)
- 融(5524)
- 金融(5524)
- 机构
- 大学(132211)
- 学院(123466)
- 济(56651)
- 经济(55726)
- 研究(54591)
- 管理(38602)
- 中国(36680)
- 理学(32879)
- 理学院(32350)
- 管理学(31851)
- 管理学院(31563)
- 京(30827)
- 科学(28374)
- 教育(28184)
- 所(26672)
- 范(26648)
- 师范(26554)
- 研究所(24415)
- 财(24103)
- 师范大学(22506)
- 中心(22073)
- 北京(21326)
- 经济学(19720)
- 院(19444)
- 财经(19263)
- 经(18058)
- 经济学院(17756)
- 江(17434)
- 农(15294)
- 研究院(15129)
- 基金
- 项目(78666)
- 研究(66044)
- 科学(64809)
- 基金(57414)
- 家(49687)
- 国家(49208)
- 社会(42388)
- 科学基金(40841)
- 社会科(40089)
- 社会科学(40083)
- 教育(38403)
- 基金项目(28361)
- 编号(26934)
- 省(26893)
- 划(26710)
- 成果(25148)
- 资助(23943)
- 自然(22647)
- 课题(22268)
- 自然科(22162)
- 自然科学(22156)
- 部(21839)
- 自然科学基金(21815)
- 教育部(19867)
- 中国(19753)
- 重点(19650)
- 发(18631)
- 国家社会(18274)
- 年(18230)
- 性(17798)
共检索到205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关志成 王孙禺 张岩峰
面向世界: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关志成王孙禺张岩峰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开始努力探索国际化的道路。清华大学在80年代提出了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到90年代,清华大学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林莉
2003年12月20-23日,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承选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精英教育”时代,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培养的人才存在依附性人格。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依附性人格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这种现代人格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为此,高校必须坚持实行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开放教育和人文教育,为现代人格的养成创造条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建华
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世界局势和科技发展等诸多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中国大学必须改革,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大学要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和任务上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当破除思想禁锢和束缚,要坚持以改革和开放为动力,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校边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
未来 高等教育 边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治安 李战永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循教育对家人心理和认知的发展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因人施教;创造实践机会,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在分析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同时,提出构建我国“面向世界”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
面向世界 思想道德 教育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戈连海
立足青岛面向世界青岛市装饰工程公司总经理:戈连海青岛市装饰工程公司是青岛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装备最强、资历最深的唯一甲级大型专业装饰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设计、施工、材料供应三位一体成龙配套的规模装饰实力。自去年以来,本公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昭谦
瞩目全球,世界旅游事业仍将持续发展,且速度惊人。据预测,本世纪末旅游业将成为世界最大产业,其产值将由现在的第3位跃居冠首。旅游事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旅游形式和内容的多层次、多样化。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提高,科学旅游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作为科学旅游的重要组成部份,地质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和不可忽视的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任洨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表明中国今后要以海洋强国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为了逐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全面"经略海洋":注重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强国奠定物质基础;注重海洋社会进步,为海洋强国铸就前沿阵地;注重海洋生态文明,为海洋强国开发示范基地;注重海洋创新驱动,为海洋强国强化战略支撑;注重海上通道安全,为海洋强国拓展扬帆远航;注重捍卫海洋权益,为海洋强国维护发展空间;注重海洋军事保障,为海洋强国进程保驾护航;注重海洋国际合作,为海洋强国提供广阔舞台。
关键词:
海洋强国战略 推进构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丽兰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朱丽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首先是在教育系统谈的。既然教育要“三个面向”,那么科技要不要“三个面向”?经济要不要“三个面向”?教育的“三个面向”跟其它的“三个面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承选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实行“精英教育”时代,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种高素质人才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高校必须坚持实行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开放教育和人文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人格 创业精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阮铭
一1983年国庆节,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意义,远远超出教育领域,它是指导我国整个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战略指导思想,是在对当代世界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历史的前进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推动当代历史前进的是两大潮流。第一个,是人民民主和民族解放的历史潮流。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占人类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靖宇 张卓
跟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依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必须适时探讨和形成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战略构想,协调建立起太平洋出海口与印度洋出海口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此,应当透视中国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历史背景,确认中国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战略价值,谋划中国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进取路线,展望①中国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光明前景,做出中国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对策创意:营造良好周边氛围,提供有利开拓条件;确立两洋战略取向,实现陆海通达目标;积极探讨建设形式,投放政策加以支持;合理谋划操作方案,促成区域互动格局;锁定进取战略方向,采取先易后难策略。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有效开拓印度洋出海口,实现两洋出海的战略构想,充实周边外交的政策内涵,全面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图
“三个面向”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李正图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一贯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中的战略地位上来看待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越 文淑惠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教育输出为代表的跨境教育发展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发达国家教育资源进行境内合作办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国家竞争力的加强和高教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输出应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部分具备实力的中国高校应考虑面向周边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同模式的教育输出,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易梦春
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与此同时,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扩大。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值将可能突破50%,主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在学规模增长可能放缓,除中国、印度等少数国家以外的主要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将仍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难有大的突破。为实现"教育2030"的愿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发展基于公平与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索更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加强高等
关键词:
世界高等教育 普及化 趋势预测 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