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8)
- 2023(8309)
- 2022(6799)
- 2021(6622)
- 2020(5619)
- 2019(13102)
- 2018(13312)
- 2017(24365)
- 2016(13740)
- 2015(16131)
- 2014(16087)
- 2013(14858)
- 2012(13556)
- 2011(12265)
- 2010(12787)
- 2009(11030)
- 2008(11022)
- 2007(10343)
- 2006(9049)
- 2005(7691)
- 学科
- 济(49158)
- 经济(49128)
- 管理(32603)
- 业(24759)
- 方法(23882)
- 数学(20898)
- 数学方法(20360)
- 企(19670)
- 企业(19670)
- 贸(19130)
- 贸易(19118)
- 易(18518)
- 中国(15463)
- 地方(14068)
- 农(13722)
- 理论(12160)
- 教育(10356)
- 业经(10127)
- 教学(10062)
- 财(9753)
- 学(8928)
- 农业(8298)
- 出(7587)
- 和(7539)
- 制(7498)
- 环境(7293)
- 技术(6973)
- 关系(6722)
- 融(6634)
- 金融(6631)
- 机构
- 学院(178259)
- 大学(176647)
- 济(67145)
- 经济(65420)
- 管理(62901)
- 研究(58487)
- 理学(53258)
- 理学院(52646)
- 管理学(51136)
- 管理学院(50816)
- 中国(41965)
- 京(37611)
- 科学(36070)
- 财(30517)
- 所(28633)
- 江(28489)
- 农(27084)
- 中心(27007)
- 范(26607)
- 师范(26387)
- 业大(26114)
- 研究所(25912)
- 技术(23836)
- 北京(23739)
- 州(23431)
- 财经(23095)
- 院(22191)
- 农业(20951)
- 经(20860)
- 师范大学(20346)
- 基金
- 项目(118620)
- 研究(91783)
- 科学(90753)
- 基金(79317)
- 家(68387)
- 国家(67821)
- 科学基金(57260)
- 社会(53295)
- 社会科(50398)
- 社会科学(50381)
- 省(49469)
- 教育(46654)
- 基金项目(41185)
- 划(41102)
- 编号(40713)
- 自然(36103)
- 自然科(35214)
- 自然科学(35205)
- 自然科学基金(34464)
- 成果(34159)
- 资助(33948)
- 课题(30317)
- 重点(27483)
- 发(25868)
- 年(25468)
- 部(25304)
- 创(25113)
- 项目编号(24192)
- 大学(23591)
- 创新(23347)
共检索到280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艳艳
为满足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催生的对优质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地方高校可以尝试"专业实践+跨文化沟通+语言"三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现路径有: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搭建、高层次教学团队建设、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构建 上海自贸实验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目前,地方高校比较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具体表现为"直饮水"和"灌装水"两种形式。构建此模式的策略主要有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组建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建立社会服务案例库、完善制度和机制五个方面。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反哺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武彦瑾
自贸区的设立为福建省物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分析自贸区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了面向福建自贸区的本科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自贸区 国际物流 培养模式 福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武彦瑾
自贸区的设立为福建省物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分析自贸区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了面向福建自贸区的本科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自贸区 国际物流 培养模式 福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春勇 杨杰
以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四化四导"构建团队"浸润"培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科研项目为创新驱动源,采取团队多层次自我管理和协同学习方法,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探索意识浸润和思维浸润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团队"浸润"模式可有效提升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玲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在继续保持行业学科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加快实现从为行业服务、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主的转变,坚持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结合地区经济建设,在课程改革、资源投入、教学管理、校园文明建设等方面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
调整 发展 质量 合格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文化产业的繁荣需要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培 张凤生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职教育自身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指导思想的滞后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因素。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支撑,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先导,逐步发展成为依托行业产业链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静
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灵活性、教学方式手段陈旧、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昕 王丽霞 刘焕君 于建军
调查发现,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培养方案设计简单、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乏陈可新,以及与执业资格脱节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应遵循程序性、符合性、本质性、形成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禹四明
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对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办学观念和专业设置、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等视角,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构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维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增长极的曹妃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法律人才的储备及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不能满足曹妃甸的跨越式发展,建立符合曹妃甸自身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法律人才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曹妃甸法律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符合沿海自贸区发展的现代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即"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三位一体的新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曹妃甸自贸区 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