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0)
2023(3108)
2022(2364)
2021(2189)
2020(1941)
2019(4062)
2018(4127)
2017(8220)
2016(4366)
2015(5098)
2014(4990)
2013(4805)
2012(4191)
2011(3809)
2010(4006)
2009(3462)
2008(3624)
2007(3283)
2006(2828)
2005(2705)
作者
(11863)
(9751)
(9748)
(9412)
(6336)
(4623)
(4516)
(3818)
(3748)
(3623)
(3463)
(3229)
(3142)
(3135)
(3055)
(3052)
(2961)
(2940)
(2850)
(2780)
(2517)
(2460)
(2346)
(2338)
(2219)
(2168)
(2147)
(2100)
(2003)
(1984)
学科
(17669)
经济(17652)
(16347)
管理(16182)
(14004)
企业(14004)
方法(7659)
数学(6308)
数学方法(6259)
(6130)
中国(5625)
(5500)
业经(4918)
(4467)
供销(4462)
(4044)
财务(4033)
财务管理(4026)
(3959)
(3941)
贸易(3939)
(3814)
企业财务(3749)
农业(3731)
(3436)
理论(3434)
地方(3266)
(2969)
银行(2963)
(2909)
机构
学院(61963)
大学(61165)
(25522)
经济(25058)
管理(23372)
理学(19896)
理学院(19654)
研究(19642)
管理学(19402)
管理学院(19255)
中国(15217)
(12922)
(12511)
科学(11311)
(9882)
财经(9706)
(9630)
(8823)
(8762)
研究所(8605)
中心(8516)
(8471)
师范(8420)
北京(8063)
经济学(8055)
业大(7927)
(7589)
经济学院(7255)
(7195)
财经大学(7133)
基金
项目(38584)
科学(30913)
研究(29528)
基金(28367)
(24322)
国家(24114)
科学基金(20990)
社会(19392)
社会科(18368)
社会科学(18359)
(14784)
基金项目(14624)
教育(14039)
自然(12957)
自然科(12628)
自然科学(12625)
自然科学基金(12438)
(12434)
编号(12050)
资助(11268)
成果(9739)
(8929)
重点(8720)
课题(8359)
(8352)
(8155)
国家社会(8078)
教育部(7979)
人文(7787)
项目编号(7651)
期刊
(31015)
经济(31015)
研究(19537)
中国(13039)
(11308)
管理(10543)
学报(9132)
教育(8801)
(8305)
科学(8162)
大学(7440)
学学(6783)
业经(5920)
技术(5862)
农业(5607)
财经(5373)
(5277)
金融(5277)
经济研究(5092)
(4665)
(4262)
问题(4119)
商业(3912)
(3492)
国际(3485)
现代(3124)
图书(3113)
技术经济(3073)
(3060)
财会(2970)
共检索到97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长征  周玲  
在后现代社会中,由于一种新部落主义的兴起,基于个人主义的现代营销范式 必须随着消费文化的变化而转变。后现代部落的消费者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兴趣并不在于 这些消费客体,而更关注消费这些客体所产生的社会联系和认同,即联系价值。随着后现代社 会的部落化,营销的有效性将取决于营销活动能否提供和支持一种修复的社区感,因此营销者 必须学会如何识别、选择部落,如何通过支持其成员的共享体验来维系部落,并最终融入部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振虎  段宗雷  万敏  
后现代社会在碎化的基础上重新建构 ,消费成了一个主题范畴。人们以消费商品的符号和意义为联结形成消费部落。对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现象。本文将从微观社会学和人类社会学的角度讨论如何对这一消费群体进行部落营销 ,部落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别 ,以及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角色的变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綦春霞  
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Sla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评析綦春霞近二十几年来,西方国家致力于“后现代”理论的研究,涌现出许多“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思潮。具体到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所涉及到的一个主题是“课程概念的重建”。围绕如何“重建概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小春  
后现代主义在对于人、消费、消费者、企业、沟通的本质的认识方面挑战了现代营销,迫使我们考虑进行营销变革。最基本的营销变革应该是从单边性营销向嵌入性营销转变,其派生变革包括从管理性营销向合作性营销转变、从集中性营销向分散性营销转变、从计划性营销向随机性营销转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长征  
随着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许多传统的营销范式与技术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效力。本文采用一种文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消费文化的考察,识别和区分了集中体现后现代消费文化特点的几种具体、典型的后现代消费形态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现代营销所需要的各种整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长征  
消费文化与营销范式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当代消费文化的变迁必然要求对传统营销范式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特征,包括超现实与享乐主义、不确定性与承诺的丧失、分裂与折衷主义以及主体的去中心化与颠倒的生产和消费等,内在地为目前的关系营销设置了障碍。为了适应当代消费文化的变迁,必须对目前的关系营销范式与技术进行某些后现代主义的修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三年前,巴黎百富勤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将进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高峰,依据是"中国自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1982年到2005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总人数已经接近了3.3亿,他们生长的环境比1977年至1981年的独生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怀斌  
本文针对当前营销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主流的现代营销范式做了初步反思和重构设想。本文运用多学科理论成果,首先界定了现代营销是一个具有经济属性的管理过程,然后论证了现代营销的内卷化和外形化表现及其困境、后现代营销作为他者的救赎价值,以及社会网络嵌入对实现救赎的工具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涵盖内部营销、组织间营销和消费者营销三大领域的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的后现代营销总体构想,以及将社会网络嵌入转化为后现代营销的创新战略,通过导入社会性的非正式权威来消解企业正式权威的刚性,实现内部的良好整合;构建兼有经济和社会双网络机制的企业合作网络;开展不同于传统细分群体的社群营销和后现代视角的形象营销等具体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晋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信息化、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国成功入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特别是当今中国正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重要生产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彦亮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传统高端消费市场与中低端消费市场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应结合中低端市场自身的特点以及中低端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进行战略转变和创新,并为此构建了一个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整合营销策略框架,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为中国企业开拓和满足这一市场的要求提供指导。绘制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螺旋增长模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寻求出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逸  赵楠  
数字营销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日益凸显其前沿性、重要性,并逐步渗透于互联网环境下各类营销活动、运营之中,深刻影响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互动。本文尝试对于数字营销进行多维度探讨。首先,对于数字营销与网络营销、大数据营销等相近领域,在内涵与定义上进行辨析;其次,透过数字营销在内容、触点、数据三个实践域上的具体实施状况,分析其当前核心关注要点和已有落地举措;最后,立足于数字营销相关研究的演变路径,针对内容、触点、数据三个重要维度,展望其可能的未来研究议题。全文从数字营销的内涵定义、实践域图景、未来研究议题三方面入手,对数字经济进行分析,以深化对于数字营销的理解与把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海  
知识经济带来的顾客消费个性化和消费价值化 ,要求实行全新的文化营销 ,在环境、顾客、产品、服务、能力、观念和技术等方面做出新的思考和定位。这不仅对顾客 ,而且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莉群  
信息时代,为提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高校图书馆可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理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将信息服务营销贯穿于高校图书馆建设、管理、经营和服务全过程,实施信息服务营销策略,从而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爱民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威廉姆·E·多尔  王红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