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9)
2023(14993)
2022(12944)
2021(12402)
2020(10416)
2019(24516)
2018(24501)
2017(47294)
2016(25680)
2015(29110)
2014(29221)
2013(28015)
2012(25195)
2011(22475)
2010(22419)
2009(19891)
2008(19190)
2007(16211)
2006(14050)
2005(12000)
作者
(69928)
(57979)
(57613)
(55024)
(36862)
(27800)
(26284)
(22924)
(22284)
(20570)
(19860)
(19405)
(18376)
(18168)
(18072)
(17590)
(17382)
(17258)
(16594)
(16562)
(14288)
(14218)
(13941)
(13373)
(13000)
(12909)
(12872)
(12669)
(11611)
(11301)
学科
(97985)
经济(97869)
管理(72153)
(66868)
(57072)
企业(57072)
方法(49012)
数学(43269)
数学方法(42498)
(25500)
中国(25356)
(24999)
业经(22329)
(19748)
(19311)
理论(18784)
地方(18532)
农业(16754)
技术(16631)
(16231)
贸易(16223)
(15757)
(15503)
(15400)
财务(15318)
财务管理(15279)
环境(14484)
企业财务(14431)
(14023)
(14006)
机构
学院(349128)
大学(345180)
管理(140425)
(134858)
经济(131911)
理学(122589)
理学院(121292)
管理学(118777)
管理学院(118141)
研究(110741)
中国(81322)
(73000)
科学(69097)
(61609)
(53811)
(51595)
业大(51414)
中心(50597)
(49841)
财经(49472)
研究所(49242)
(46230)
师范(45811)
北京(45787)
(45226)
技术(41508)
(40942)
(40528)
农业(40066)
经济学(39991)
基金
项目(244453)
科学(193007)
研究(181268)
基金(176224)
(152677)
国家(151423)
科学基金(131608)
社会(111755)
社会科(105841)
社会科学(105812)
(96654)
基金项目(93409)
教育(86631)
自然(86625)
自然科(84660)
自然科学(84640)
自然科学基金(83066)
(81087)
编号(76041)
资助(73336)
成果(60211)
重点(54667)
(53819)
课题(52423)
(51368)
(51180)
创新(47559)
教育部(46732)
科研(46722)
项目编号(46450)
期刊
(141806)
经济(141806)
研究(99888)
中国(65849)
管理(52041)
学报(52040)
教育(48678)
科学(48554)
(46918)
(45713)
大学(40778)
学学(38017)
技术(36208)
农业(31763)
(26001)
金融(26001)
业经(23965)
财经(23405)
经济研究(22845)
(19969)
图书(18130)
问题(18034)
技术经济(16878)
科技(16538)
理论(16448)
(16298)
统计(16187)
职业(15914)
(15503)
实践(15096)
共检索到49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薇  李青  
"新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大工程""大数据""大科学""大产业""大知识"的发展趋势,为高职会展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性发展机遇。基于CDIO模式,秉承其"大教育"观、"大教学"观、"大发展"观,高职会展专业应坚持实践智慧置首位的顶层设计,协同项目贯全程的实践路径,契合"新工业革命"诉求,与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与全球工程创新同步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韩旭  胡顺顺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塑造创造性人格、面向重大需求为目标指向;通过革新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重构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以校政企协同、科教融合与创新文化环境等为支撑保障。同时建立了针对工程硕士生创造力、教学效果和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昱霖  
物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在旅游业广泛应用,由此引发旅游产业融合逐渐加速、旅游企业运营模式不断变革、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升级。随着新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工作世界变革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旅游业的人才短缺问题和人才质量问题将更加突显出来。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办学模式、课程教学体系都亟待通过变革回应工作世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正伟  李茂国  
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人本主义的工程观、实践主义教育思想将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对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分解,提出我国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重构;我国工程教育与中国工业界及国际工程教育的融合创新;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融合创新等战略举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俊骥  
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交互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正扑面而来,它必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此,从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人才素质要求入手,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手段、机制、师资等方面,整体构建高职教育应对并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刘云浩  
深度互联,开启智慧革命,你准备好了吗?[从人类群体智慧的角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本书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解新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精准剖析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和本质,解开对这场新变革的种种困惑与谜团,帮助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陆军  
自18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先后出现了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为先导技术的三次工业革命,相应的是,企业的组织模式实现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工厂制到U型组织,再到M型组织的动态演进。当前的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则引领企业的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和平台型组织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健  戚聿东  
产业组织模式转型所形塑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具有适应性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更高的生产和组织柔性、更强的协同效应、更优的创新模式、更低的生产成本等特征。应遵循"经济环境驱动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形塑产业组织"的科学思路,从经济环境和市场主体两个层面入手,通过优化经济环境和健全体制机制来驱动主体行为,助推产业融合,从而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实现产业组织模式的成功转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易  邱国栋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组织需要从一元集权制向多元治理转变,本文通过对通用电气公司(GE)和海尔的跨案例研究发现组织从一元集权制向多元治理转变的"四反"演进路径。其中,"反集权"的本质是组织权利分化,组织演进逻辑是从"垂直"到"水平",以构建赋权赋能为核心的扁平网络化组织。"反边界"的本质是组织边界扩张,组织演进逻辑是从"有形"到"无形",以构建动态无边界的虚拟组织。"反分工"的本质是组织流程再造,组织演进逻辑是从"分散"到"整合",以构建人机融合智能型组织。"反范式"的本质是管理范式转变,组织演进逻辑是从"有序"到"无序",以构建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管理范式。进一步对"四反"路径进行整合分析,构建了基于"四反"的多元智能组织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后现代管理哲学为理论基础,符合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组织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将引领未来的组织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当前,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的关键阶段。新工业革命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构筑新动力、促进包容性发展和提升人类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将重塑国家间竞争格局,为后发国家的竞争与赶超提供窗口期。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冲击,只有坚持开放和多边主义,以多边规则基于公平对等原则进行约束和引导,各国才能共享工业革命的红利,有效应对工业革命的挑战。这决定了未来全球治理变革的主流方向和主导逻辑必然是多边主义,而不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诸如WTO等现有多边组织的改革,必须在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推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德淼  
产业融合变革是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新工业革命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有序演进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对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和融合变革驱动力的分析,探索产业融合变革的新路径,为我国在新工业革命与互联网融合情景下的产业变革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根良  
按照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有关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机会窗口"不可能存在追赶机会。但是,由于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第一种机会窗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大量地出现了,那么,这是否有追赶成功的可能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无法承担起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重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仍然试图通过"第一种机会窗口"即继续沿袭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应对新工业革命。为了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二种机会窗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亟须重大变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雯轩  
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在即,以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改变了既有行业的要素比例,使得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入手,通过梳理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贸易体系、世界产业格局带来的变化,研究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新的比较优势和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力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和比较优势重塑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盛勇  李晓华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传统"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国际分工出现新格局。中国既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存在难得机遇。顺应变革,中国应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全球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的领军企业;加快互补性制度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扩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雯轩  
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在即,以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改变了既有行业的要素比例,使得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入手,通过梳理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贸易体系、世界产业格局带来的变化,研究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新的比较优势和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力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和比较优势重塑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