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3)
2023(9446)
2022(7808)
2021(7361)
2020(5976)
2019(13208)
2018(13084)
2017(24244)
2016(13312)
2015(14386)
2014(14394)
2013(13812)
2012(12923)
2011(11621)
2010(11767)
2009(10784)
2008(10603)
2007(9958)
2006(8902)
2005(8157)
作者
(37414)
(31311)
(30801)
(29524)
(19566)
(14792)
(13983)
(12030)
(11846)
(11145)
(10619)
(10573)
(10151)
(9955)
(9767)
(9628)
(9305)
(9150)
(8822)
(8765)
(7961)
(7636)
(7459)
(7306)
(7111)
(6819)
(6785)
(6717)
(6510)
(6357)
学科
(49588)
经济(49522)
管理(44573)
(40621)
(35059)
企业(35059)
中国(16739)
技术(16333)
方法(15522)
地方(15212)
(14759)
(14127)
(13866)
业经(12550)
数学(12507)
数学方法(12300)
技术管理(11891)
(11234)
(10939)
(10049)
银行(10026)
(9649)
农业(9596)
理论(9439)
(9401)
金融(9393)
地方经济(8989)
(8487)
环境(8397)
教育(8121)
机构
学院(179969)
大学(178194)
(70643)
经济(68942)
管理(68052)
研究(64501)
理学(57261)
理学院(56565)
管理学(55622)
管理学院(55251)
中国(50281)
科学(39181)
(38513)
(35340)
(32576)
(30214)
中心(29857)
研究所(29115)
(28842)
财经(26404)
(25285)
师范(25031)
业大(24791)
北京(24469)
(24287)
(24078)
(23769)
农业(22062)
技术(21356)
(21339)
基金
项目(119016)
科学(94852)
研究(90879)
基金(83976)
(73751)
国家(73093)
科学基金(62510)
社会(57569)
社会科(54450)
社会科学(54438)
(49335)
基金项目(44186)
教育(41816)
(41089)
自然(38443)
自然科(37564)
自然科学(37551)
自然科学基金(36879)
编号(36833)
资助(32050)
成果(31133)
(30515)
重点(27619)
创新(27550)
课题(27421)
(27121)
(25546)
国家社会(23682)
(23149)
项目编号(22649)
期刊
(87088)
经济(87088)
研究(57793)
中国(44944)
管理(29485)
(28216)
教育(28050)
学报(27911)
(27539)
科学(26269)
大学(21403)
学学(19788)
(18909)
金融(18909)
农业(18178)
技术(17539)
业经(15040)
财经(13290)
经济研究(13138)
(11643)
科技(11519)
问题(11064)
(9527)
论坛(9527)
(9328)
图书(9291)
技术经济(9211)
(8762)
职业(8701)
(8455)
共检索到29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郭锐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应成为区域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的五年规划中,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予以创新。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需求体现在:区域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应转向缩小政策单元、强化战略针对性;主体功能区战略应从理念创新阶段步入深入实施阶段;城镇化应从集中、单一的发展模式转入多样化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应从扶持绝对贫困转向扶持相对贫困。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采用类型区和政策区两个维度共建我国区域政策体系;更加注重约束型、限制性政策的运用;明确主体功能区深化的路线图;适应国土空间精细管理的要求。未来经济地理学在面向区域治理体系创新时应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加强地域功能成因和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升对地域空间格局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预测能力;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提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评估能力;加强区域政策体系和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提升基于区域发展调控机理和途径研究的决策支持能力;加强数据、模型、研究方法等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地理学科的科学水平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陆大道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新区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苏生  
我国区域政策的制定,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等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从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到缩小区域差距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区域发展战略也由最初的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1979年)、西部大开发(2000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年)、中部崛起(2004年)转向"三大战略"(2013年),区域合作正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苏生  
我国区域政策的制定,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等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从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到缩小区域差距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区域发展战略也由最初的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1979年)、西部大开发(2000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年)、中部崛起(2004年)转向"三大战略"(2013年),区域合作正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十三五"时期,我国应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继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体制建设方向,在保证政府投资对公益性项目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增强财政资金投入的适用性,改进财政投资方式,进一步激发民间养老服务的投资积极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杰长  
服务业在稳增长、促就业、优结构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预期目标有望超额完成,但也面临着附加值率低、结构不合理和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根据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经验,利用服务业使用法预测的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分别达到55.00%和45.39%;"十三五"时期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分别增加5.67和5.05个百分点,年均分别增加1.13和1.0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有望迎来"服务经济时代"。未来应以"激励创新,跨界融合,空间集聚,双向开放"的战略思路引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立彬  
本科教育是大学一项永恒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历久弥新的事业。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再一次被明确和强化。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中国大学中最为广泛的地方本科院校群体的代表,在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张这一使命之后,在实现"质"的变化方面应再担重任,结合自身和区域特点,找准定位,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亮  张楠  
从实践角度看,高等教育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校企联合培养是进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两个层面。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导向,有必要从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政府规制、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合作层次、丰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合作内涵、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体系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颖廉  
监管资源区域布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形成了地理区域、专项事务和产业分布三类布局模式。我国环保、国土和林业等部门也有监管派出(驻)机构实践。基于监管政治学理论构建"产业发展—监管能力—制度环境"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将31个省(区、市)划分为市场内生型、外部驱动型、监管缺位型和发展滞后型四类食品安全监管区域,并比较分析其特征。"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在全国设置若干食品安全监管分局,构建市场嵌入型监管体系,设计精细高效的管理机制,创新监管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刘汉初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为主加快向科技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区域发展格局在转型发展中的变化将成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新因素、新机制的新命题,而且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对转型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传统发展模式——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下形成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力度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在省际层面正逐步超过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贡献;当前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大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科技创新能力对未来区域发展的作用及区域发展格局有可能强化"沿海—内陆"梯度的前景,提出在创新驱动下我国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的预测结论,从而说明统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同协调、均衡、共享等区域发展理念的必要性。针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最大短板是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为避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起跑线上就落伍,提出了着力资源优势转化、激活"三线"科技创新潜力以及打造创新链条等培育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雁  丁继安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是一种全球性的教育诉求。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符合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服务于区域产业、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然而,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高职院校科研体系构建仍存在种种失灵。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面向区域产业"三层对接"的科研新体系,对从规模扩张到内涵质量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春杰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是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亟需从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琦岩  曾文  车尧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阶段,为适应新的科技发展形势,开展重点领域的科技前沿识别,全面跟踪国外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新动态,感知和研判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发挥情报体系的保障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面向重点领域科技前沿识别情报体系构建框架和方法,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情报研究实践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多维数据实现情报感知,进行重点领域的科技前沿识别的情报体系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成明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浪潮,国家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绘制了新的蓝图。在此背景下,面向"十三五"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急需立足自身现状,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推进步伐,以职教强国建设为发展定位,并通过强化自身服务能力、提升世界竞争力、凸显中国特色来使得职教强国的内涵在促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有效支撑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个体自由幸福生活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得以深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叶继元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创新密集的崭新时代,科学研究深入广泛,新兴技术竞相涌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旋律。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了解国内外现有的科学成就和前沿动态。科技查新作为科技创新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的第一道工序,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科研评价、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了解查新,走进查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