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4)
- 2023(13677)
- 2022(11707)
- 2021(11466)
- 2020(9390)
- 2019(22193)
- 2018(22025)
- 2017(41055)
- 2016(22816)
- 2015(25958)
- 2014(25758)
- 2013(25310)
- 2012(23332)
- 2011(21188)
- 2010(21094)
- 2009(18907)
- 2008(18415)
- 2007(15620)
- 2006(13536)
- 2005(12204)
- 学科
- 济(88882)
- 经济(88775)
- 管理(59217)
- 业(54905)
- 企(45044)
- 企业(45044)
- 方法(41075)
- 数学(35282)
- 数学方法(34904)
- 中国(27338)
- 农(23605)
- 财(20243)
- 学(19848)
- 业经(19126)
- 理论(17942)
- 贸(17820)
- 贸易(17807)
- 易(17368)
- 地方(16340)
- 农业(15589)
- 制(15390)
- 教育(14797)
- 和(14736)
- 环境(13582)
- 银(13241)
- 技术(13231)
- 银行(13200)
- 融(12819)
- 金融(12818)
- 行(12649)
- 机构
- 大学(316603)
- 学院(311411)
- 济(126603)
- 经济(123923)
- 管理(120869)
- 研究(110485)
- 理学(104646)
- 理学院(103444)
- 管理学(101717)
- 管理学院(101156)
- 中国(81764)
- 京(69233)
- 科学(67588)
- 财(55766)
- 所(55345)
- 研究所(50845)
- 农(50069)
- 中心(48890)
- 业大(46184)
- 财经(44850)
- 北京(44409)
- 江(44306)
- 范(43519)
- 师范(43153)
- 经(41088)
- 院(39780)
- 农业(39366)
- 经济学(38786)
- 州(35993)
- 师范大学(35219)
- 基金
- 项目(215023)
- 科学(168231)
- 研究(160088)
- 基金(155115)
- 家(135609)
- 国家(134504)
- 科学基金(114320)
- 社会(99185)
- 社会科(93861)
- 社会科学(93838)
- 基金项目(81968)
- 省(81932)
- 教育(75318)
- 自然(73285)
- 自然科(71561)
- 自然科学(71544)
- 自然科学基金(70269)
- 划(70085)
- 编号(65512)
- 资助(64163)
- 成果(54368)
- 部(48704)
- 重点(48703)
- 课题(46059)
- 发(45634)
- 创(44783)
- 教育部(41955)
- 创新(41715)
- 大学(41089)
- 国家社会(41006)
- 期刊
- 济(136001)
- 经济(136001)
- 研究(96579)
- 中国(65530)
- 学报(51239)
- 科学(46272)
- 教育(46179)
- 农(46128)
- 管理(44838)
- 财(40599)
- 大学(39027)
- 学学(35872)
- 农业(33409)
- 技术(28851)
- 融(24293)
- 金融(24293)
- 经济研究(22304)
- 财经(21936)
- 业经(19834)
- 图书(19371)
- 经(18823)
- 业(18345)
- 问题(17615)
- 理论(15420)
- 贸(15249)
- 世界(14642)
- 科技(14633)
- 技术经济(14581)
- 版(14205)
- 实践(13921)
共检索到46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第六届全国水稻栽培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会于1997年8月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次会议由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作物学会承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共90人,会议收到论文71篇,专著10本,有45位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代表们不顾盛夏烈日到重庆永川参观了再生稻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德峰 张玉屏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文章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稻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水稻生产经历的4个阶段的特点,良种良法配套对水稻增产的贡献,不同阶段创新的稻作技术;简述了全球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特点;回顾了中国矮秆品种、杂交稻及超级稻品种更替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剖析了水稻高产栽培存在的新问题;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创新与品种生育特性配套的水稻种植制度、生产模式和环境协调的栽培技术,发挥品种产量潜力和应用,可以实现增产增效,促进水稻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株型 栽培 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广彬 徐海港 丁艳锋 王绍华
为了进一步促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新技术的信息化,使其便于推广应用,在总结和提炼水稻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思想,采用数据库技术,集成水稻生育进程、群体指标、栽培管理和叶色诊断等方面的知识模型,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水稻设计栽培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目标产量结构、生育进程、群体质量指标,以及密度、施肥、灌溉等农艺措施的设计,并具有输入简便、输出模式多样、易用性强等特点。用多年多点的数据对系统进行验证,按系统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田间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指标与设计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水稻 设计 栽培 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友斌 叶永印 Ibrahim
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对水稻旱种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播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与基肥施氮比例和播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播种密度一定和施氮水平较低时,氮肥应先满足中、后期群体之需要而作穗肥施用,基肥施氮比例不应超过50%;而在施氮水平较高时,氮肥施用应以基肥深施为主,基肥施氮比例应占总施氮量的72·5%右左,其余视苗情作穗肥施用较佳。选择生育期较短、高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是水稻旱种成攻的关键;选用适当的除草剂并进行有效除草是水稻旱种成攻的保证。
关键词:
二次回归旋转设计 播种密度 穗肥 生育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应斌 周上游 唐起源
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中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季稻栽培,产量可达12t/hm2,生育期130~150d,颖花量5.5~6.0万/m2,叶面积指数9~10,株高100~110cm,分蘖力偏强,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力
由中国财政学会牵头,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财政学会、东北财经大学和抚顺市财政局承办的全国第六届财政基础理论讨论会,于1992年7月下旬在辽宁抚顺市召开.来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财政部门以及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著名经济学家许毅教授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发展财政基础理论"的主旨发言.会议期间,代表们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服务现实的原则,就如何发展财政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情况择要如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俊起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5月27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主办,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位学科工作组和浙江农林大学共同承办的“农林学位学科建设第六届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48所涉农高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培植农林学位学科新动能、培养国家急需农林人才”,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新时代农林学位学科的新认识、新要求、新突破,乡村振兴驱动农林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新起点、新机遇、新面貌,
关键词:
学术交流会 学科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一、会议概况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于1997年7月21-2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届年会由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中央单位和全国24个省市区的164名代表参加会议,他们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淑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生院和日本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于1994年6月6至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了“中日市场经济学术交流会”。以冈本康雄为团长的日本经济学界访华代表团应邀出席。日方代表团成员有日本经济学界著名学者东京大学教授桥本寿郎博士、林健久博士、河合正弘博士和武田晴人博士,还有日本经济界的领袖SAISON文化财团会长堤清二先生、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森田尧丸先生和日本流通产业研究所常务理事生野重夫先生。出席会议参加交流的中方学者有朱绍文、刘国光、吴敬琏、于祖尧、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2010年5月29—30日,中国地理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之际,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换届选举会议和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佘之祥研究员主持,有委员与青年学者50余人参加。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研究员代表第五届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1997年10月,为期三天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格局变化、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地讨论。一、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变化(一)有的学者在发言中指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冬林 屠乃美 关广晟 邓小华
水稻少免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用技术,对中国水稻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综述了稻田免耕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免耕对稻田土壤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微生物和酶等方面的影响,免耕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免耕的生态、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免耕 稻田 土壤肥力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应斌
对中国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现已育成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种植产量达到12t.hm2,表现出根系旺盛、分蘖力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以及前期能早发和后期抗早衰的潜在高产优势。有关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超级杂交稻在保持较高经济系数的同时,通过增加生物产量是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超级杂交稻的产量稳定性、产量形成机理、适宜种植区域,群体诊断指标、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关键栽培的技术等,对于建立超级杂交稻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技术 生理生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中和 方文 郑家国 熊洪
四川水稻栽培研究六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的“好种壮秧、少秧密植、合理施肥”三大技术以及“湿润育秧”、“新法泡田与浅水灌溉”;六十年代矮秆水稻栽培技术关于“主攻穗多、争取穗大;依靠主穗,争取分蘖”的技术路线;七十年代的多蘖壮秧技术;八十年代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关于“在一定基本苗基础上依靠分蘖成穗,在一定穗数水平上争取穗大”的技术路线;九十年代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关于“采用穗重型品种,适当降低群体基数,提高成穗率,保证穗数;通过提高成穗质量以增加单位面积总实粒数,从而提高产量的技术路线”等促进了四川水稻生产上了几个台阶。旱育秧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避高温伏旱技术...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双季稻,栽培技术,四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祥根 郑寨生 张尚法
通过多项试验,探讨赤霉素、施用穗肥在水稻等蘖穗定向栽培技术中的作用,初步明确了赤霉素施用时期与浓度,以及搁田和施肥与赤霉素联因的较佳时期,为水稻等蘖穗定向栽培提供配套技术。
关键词:
水稻,成穗率,等蘖穗,赤霉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面向21世纪的《资本论》研讨——“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综述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21世纪中国卫生发展”学术交流会综述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第六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福建安溪召开
中国目录学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的交流协作——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纪要
“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会议纪要——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土地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第六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城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纪要(1999年10月18日)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