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1)
2023(8133)
2022(6911)
2021(6426)
2020(5402)
2019(12372)
2018(11904)
2017(23934)
2016(12527)
2015(14102)
2014(14320)
2013(13971)
2012(13157)
2011(11540)
2010(11678)
2009(10792)
2008(10900)
2007(9583)
2006(8396)
2005(7927)
作者
(34795)
(28956)
(28580)
(27502)
(18443)
(14123)
(13313)
(11099)
(10734)
(10465)
(9775)
(9650)
(9348)
(9108)
(9071)
(8760)
(8721)
(8612)
(8473)
(8178)
(7251)
(7035)
(6876)
(6674)
(6592)
(6376)
(6367)
(6273)
(5870)
(5755)
学科
(46187)
经济(46119)
管理(35087)
(34411)
(27994)
企业(27994)
(22725)
贸易(22716)
(22140)
方法(19937)
(16288)
数学(15331)
数学方法(15067)
(14401)
中国(13481)
业经(11612)
(11435)
(10653)
金融(10652)
(10438)
银行(10430)
(9934)
理论(9726)
(9597)
(9183)
(8991)
财务(8970)
财务管理(8943)
地方(8940)
农业(8610)
机构
学院(178502)
大学(177295)
(76019)
经济(74509)
管理(63925)
研究(60311)
理学(54151)
理学院(53528)
管理学(52630)
管理学院(52295)
中国(47817)
(37598)
(36486)
科学(33884)
(30507)
财经(29407)
中心(28002)
(27541)
研究所(26943)
(26915)
(26680)
(24453)
师范(24244)
经济学(23745)
北京(23191)
业大(23064)
(22304)
财经大学(21918)
(21732)
经济学院(21539)
基金
项目(111976)
科学(87705)
研究(85241)
基金(81118)
(70069)
国家(69490)
科学基金(58717)
社会(54544)
社会科(51877)
社会科学(51862)
(42585)
基金项目(42040)
教育(38868)
自然(36086)
(36034)
自然科(35278)
自然科学(35269)
自然科学基金(34643)
编号(34578)
资助(33340)
成果(29858)
(25659)
重点(25412)
(24380)
(24179)
课题(24010)
(23343)
国家社会(22576)
教育部(22416)
人文(22134)
期刊
(86319)
经济(86319)
研究(57704)
中国(33490)
(29357)
学报(26498)
(26318)
管理(23971)
科学(23120)
(21490)
金融(21490)
大学(20670)
教育(20531)
学学(19373)
(17879)
农业(17854)
国际(17038)
业经(15380)
经济研究(15014)
财经(14898)
问题(13219)
(12935)
技术(12718)
世界(10200)
(9448)
商业(9430)
(8328)
贸易(8328)
(8221)
理论(8194)
共检索到279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帅梁  
WTO法律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法律怪圈,非WTO国际法规范在理论上具有适用于WTO案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构也曾适用非WTO国际法规范解决成员方的贸易争端。适用的渊源包括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条约,适用的方式包括直接适用和"作为解释的证据和材料"。而中国在中美文化产品案中的败诉凸显出WTO的文化贸易立法不具自足性,无法保证成员有效维护本国文化主权。在WTO现有文化贸易立法之外,存在适用《文化多样性公约》等非WTO国际法规范的可行性。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处于国际文化贸易弱势地位的中国具有另辟蹊径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2007年4月,美国就中国文化作品市场准入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这是DSB受理的第一起就文化作品市场准入问题所引发的争端。中国对国外文化作品进入前的审查措施系《伯尔尼公约》所授权的为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管理措施,审查期间的国外文化作品的著作权依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美国对此指控忽视了《伯尔尼公约》赋予主权国家对文化作品正当管理之主权;对文化作品进口贸易权主体的审批与限定、对外商投资进口文化作品分销领域的限制等规定,既与中国入世承诺不符,也不符合实践的发展,应当予以改革和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承忠  牟阳  
本文首先厘清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研究国际文化贸易规则中应秉持的价值倾向是"文化例外",重点分析的管理机制为WTO,然后结合三个经典的国际文化贸易案例对在WTO中体现"文化例外"精神的国际文化贸易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归纳了相关的主要争议点和难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争端解决策略及其规则制定参与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峰  卢进勇  
本文在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多元非参数回归模型检验"平滑调整假说"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调整成本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农业劳动者人均收入均呈反向变动关系,与农产品显性需求和农业贸易开放度均呈正向变动关系,这证实"平滑调整假说"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有效性。为缓解竞争日趋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给农业带来的调整成本压力,我国应从完善农产品贸易管理体制、科技兴农、实施农产品品牌差异战略等入手,提高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康乃昕  
国际货物贸易历史较长,对其理论、实践等各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成熟、普及。而国际服务贸易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WTO谈判时引入的,我国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刊将从本期起开设“服务贸易”栏目,旨在为学术界、实务界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探讨的平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勇  
保护公共道德是WTO成员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合法依据之一。文章分析了公共道德的通常含义、WTO体制内的公共道德例外规定以及适用情况等,并对"中美文化产品市场准入"案的相关争议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红  郑寰宇  
因WTO的贸易自由化宗旨及历史原因,WTO的现行规则未因电影产品的文化和经济属性对其内容审查制度存有"特殊待遇"条款。WTO成员既不能以电影的文化性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也无法有效适用"公共道德"例外条款证明其违反相关贸易承诺的正当性。为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唯有在国内层面上经过适当的法律协调,国际层面上相关成员方共同的长期努力,才能使电影的文化性、服务性受到重视,享有相应的特别待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墨丝  佘少峰  
近年来,视听产品贸易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中,据WTO统计,视听及相关服务的全球出口额自2000年起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达到了350亿美元。视听产品的重要地位不仅源于其经济价值,更在于其社会文化功能。开展视听产品贸易须同时强化文化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春慧  纪秋颖  
在文化禀赋差异下,中美贸易进入,文化禀赋差异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竞争优势来源。根据国际贸易文化互补和文化禀赋理论,采用霍夫斯德跨文化研究模型,分析了中美文化差异,跨文化禀赋贸易必须慎重对待文化禀赋差异,通过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来尽量消除文化禀赋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合适的贸易进入方式。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张敏  
当今,不少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执法权限日益扩张,并与贸易自由、尤其是过境自由的法律制度相冲突。这一冲突近年来在针对过境货物的知识产权边境措施中凸显,包括荷兰在内的欧盟国家频繁扣押过境货物,其中不少涉及我国出口的货物。2010年5月,印度就仿制药扣押案正式通过WTO向欧盟提起磋商。2011年7月印度和欧盟已达成了一项临时性谅解协议,①但这只是暂时解决了欧盟与印度之间针对通用名药的纷争,远未解决欧盟边境措施本身的合法性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欧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析其在GATT和TRIPS协定项下的合法性,并简述我国的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彭德雷  
在WTO体系中存在专门适用中国之规则,主要表现为中国《加入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在这其中又包含不少"超WTO条款(WTO-plus provisions)",是中国承担"超WTO义务"的文本体现。新近"稀土案"再次将"超WTO条款"与《WTO协定》,尤其是与GATT例外规则的关系问题置于关注视野。立法上的不足导致目前司法裁判者对"超WTO条款"的适用采取区分对待,争端各方对此则各抒己见。"稀土案"的裁决表明即便裁判者内部对同一"超WTO条款"的适用也存在分歧,并出现"单独裁判意见"。对此适用争议,短期内试图通过顶层的立法澄清恐难实现,为此可考虑通过WTO决策机构"专有解释"的第三条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闫玉刚#博士  李怀亮  
中国虽然是美国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国,但是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美国一直处于绝对顺差的地位。近年来,美国一直将文化贸易作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美之间的文化贸易摩擦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研究探讨中美文化贸易摩擦的原因,有的放矢,尽早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检验要素结构动态变化对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端要素在要素结构中占比较低,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为主。总体而言,要素结构视角下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转型,其中基础设施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与服务出口结构水平显著正相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市,人力资本、技术、服务业开放程度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而服务业FDI流入相对于劳动力的要素结构比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兴光  
WTO框架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对当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出规范。文章以中国贸易壁垒调查第一案为例,从法律角度出发,就上述协议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WTO成员方的自主权与国际制约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就我国的对策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军洲  
物流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其复杂性的一面。由于物流是一种包含了多种内容的一体化给付,根据合同法所坚持的合同类型化立场,其法律含义不太容易明确。在学术界,物流合同被视为非典型合同,在商事实践中尚未形成固化的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尚未形成具有司法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律适用规则,其法律适用的合适通道只能是法律类推。在这种思想路线指导下,物流合同适用的是承揽规范。为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利益,避免法官解决纷争时考虑适用典型合同规则,当事人应将物流合同细化。物流除具有服务性外,还具有营业性。由于物流营业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市场准入成为政府的管制通道;由于物流本质上是一项服务,需要审慎思考法律控制管制的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