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8)
2023(7910)
2022(6616)
2021(5880)
2020(4937)
2019(10819)
2018(10694)
2017(20325)
2016(10107)
2015(10957)
2014(10433)
2013(10277)
2012(9915)
2011(9098)
2010(9367)
2009(8775)
2008(8172)
2007(7707)
2006(6993)
2005(6222)
作者
(27515)
(23008)
(22963)
(21631)
(14749)
(10638)
(10137)
(8777)
(8661)
(8120)
(8020)
(7486)
(7475)
(7248)
(7034)
(7010)
(6809)
(6545)
(6472)
(6080)
(5747)
(5411)
(5395)
(5368)
(5330)
(5108)
(4856)
(4733)
(4496)
(4432)
学科
(65401)
经济(65358)
管理(36196)
(31024)
(27251)
企业(27251)
方法(19292)
地方(17291)
数学(16777)
数学方法(16692)
技术(14882)
中国(14680)
地方经济(12584)
业经(12403)
技术管理(11646)
(11445)
(10621)
(9475)
(9038)
(8181)
金融(8181)
产业(7855)
(7594)
银行(7584)
环境(7446)
(7371)
(7353)
经济学(7305)
理论(7092)
(7085)
机构
学院(148528)
大学(147203)
(77066)
经济(75886)
管理(58747)
研究(51137)
理学(50482)
理学院(49994)
管理学(49410)
管理学院(49104)
中国(39060)
(34426)
(28903)
财经(26752)
科学(26333)
经济学(25634)
(24268)
(24103)
中心(22721)
经济学院(22704)
(22637)
研究所(21339)
财经大学(19689)
北京(18313)
(18136)
(17549)
(17215)
商学(17204)
师范(17103)
商学院(16989)
基金
项目(93580)
科学(76413)
研究(71900)
基金(69374)
(58462)
国家(57996)
科学基金(51500)
社会(50687)
社会科(48322)
社会科学(48308)
(37256)
基金项目(36205)
教育(31947)
自然(29638)
(29628)
自然科(29061)
自然科学(29057)
自然科学基金(28581)
资助(27051)
编号(26915)
(25887)
创新(23178)
国家社会(21806)
成果(21663)
(21571)
(20848)
重点(20747)
课题(19322)
教育部(18927)
人文(18862)
期刊
(94102)
经济(94102)
研究(52433)
中国(32636)
管理(26693)
(26444)
经济研究(18264)
科学(17181)
学报(15554)
(14785)
金融(14785)
财经(14432)
技术(14369)
(14073)
业经(13864)
大学(13182)
教育(12922)
(12687)
学学(12574)
问题(10974)
技术经济(10710)
商业(9286)
农业(9176)
(8582)
科技(8455)
统计(8255)
(8134)
世界(7918)
经济管理(7569)
经济问题(7125)
共检索到235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  王金红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非预期经济波动对流通创新的传导机制,并探讨政府补助在传导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非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负向抑制流通创新,加入控制变量后的抑制效果传导更明显;非预期政策调整对流通创新的传导不显著,但加入控制变量后表现为负向抑制。政府补助在非预期经济波动向流通创新的传导机制中存在显著的正向回调效应。税收补助的增长期权效应仅存在于非预期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中,信贷支持的增长期权效应在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的传导机制中均存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频  侯成琪  
本文通过在一个包含耐心家庭和缺乏耐心家庭两类家庭、包含消费品部门和房地产部门的DSGE模型中引入住房交易成本和住房价格加成的预期冲击,研究预期对住房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参数识别检验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本文引入的预期冲击,尤其是住房交易成本和住房价格加成的预期冲击,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而且具有经验上的识别性和重要性。(2)虽然当期住房价格上涨会增加住房使用者成本,但是如果预期未来住房价格会大幅上涨,家庭的住房使用者成本也会下降,从而出现越涨越买的现象。(3)如果政府因为房价上涨过快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频  侯成琪  
本文通过在一个包含耐心家庭和缺乏耐心家庭两类家庭、包含消费品部门和房地产部门的DSGE模型中引入住房交易成本和住房价格加成的预期冲击,研究预期对住房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参数识别检验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本文引入的预期冲击,尤其是住房交易成本和住房价格加成的预期冲击,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而且具有经验上的识别性和重要性。(2)虽然当期住房价格上涨会增加住房使用者成本,但是如果预期未来住房价格会大幅上涨,家庭的住房使用者成本也会下降,从而出现越涨越买的现象。(3)如果政府因为房价上涨过快而实施增加住房交易成本等房地产业的紧缩政策,但是公众预期未来政府会因为宏观经济下行转而采取房地产业的扩张政策,则这种预期会使当前的紧缩政策失效。(4)如果政府能够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预期,则能够改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的经济效果;而公众的错误预期会增加经济的波动,因为必须进行反向修正来抵消错误预期对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巨成  
护国战争掀起了巨大的经济波动浪潮。这巨大的经济波动,动摇着袁政权的“国本”,加剧了袁政府的财政危机,它与军事、政治上的斗争相呼应,加速了袁政权的灭亡。袁政府经济波动中的第一个浪潮就是军费问题;袁政府经济波动的又一巨大浪潮,就是袁政府金融的崩溃。认识护国战争中袁政府的经济波动,有助于我们认识护国战争和护国运动,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民国初期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护国战争中袁政府的经济波动,增大了袁政府的经济熵值;经济熵值的增大又使得社会熵值、政治熵值增大;社会熵值和政治熵值又作用于经济熵值。这些熵值的增大,又使得袁政府军的熵值增大,有序度降低。袁世凯的死亡,又进一步增大了袁政府的熵值,并趋于最高无序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刘方  
中国过去的宏观经济实践显示出政府对生产性财政支出政策的强烈偏好,在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的生产性支出方面更是着意倾斜。本文将政府生产性支出纳入生产函数,构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利用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公共资本产出份额大约为10%,同时表明政府支出确实会造成生产的外部性;(2)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是产出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冲击能解释约23%的总产出波动;(3)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造成了短期"挤出"效应,长期"挤入"效应,另外该冲击有利于促进经济体系资本持续性积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沈坤荣  
中国经济波动可能是由多种冲击因素共同引发。本文沿着"条条块块"思路对中国经济波动冲击源进行完整的分解,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波动有大约30%的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冲击。对于地方政府冲击表现出的跨时差异和地域差异,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探寻了根源,并拓展了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激励的研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本文发现,官员腐败对地方政府短期化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现有文献所强调的财税激励和政治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短期化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四灿  张云  
本文将金融加速器机制和政府干预因素嵌入到基本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以此研究政府干预和利率管制通过影响企业投资引发并加剧总需求结构失衡的具体机制,以及总需求结构渠道在传导外生冲击并最终引起经济波动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和利率管制均会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其中,政府干预通过降低企业要素价格敏感性并增强企业的产出规模动机引发投资冲动,导致用于消费的产出份额被挤占;利率管制则压低了存贷利率,导致家庭储蓄收益和消费水平下降并刺激企业扩大投资。总需求结构渠道对外生冲击的放大效应是通过增强投资对产出波动的影响来发挥作用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总需求结构失衡越严重,金融加速器对外生冲击的放大效应越显著;(2)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降低政府干预需要同步进行才能有效扭转总需求结构失衡。由此,改善的需求结构才能有效降低外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本田  王一杰  
基于2007~2017年全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均表现出稳健的部分中介效应,即政府行为可以直接或通过资源错配间接地影响经济波动,且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在东、中部分别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由此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政府应重视地方政策对资源要素配置的辐射效应,以便稳定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  
本文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的框架内引入政府购买冲击,模拟政府购买的持久性和暂时性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购买的暂时性增加可以明显提高就业及经济增长速度,但长期看拉动效果有限,如果政府购买乘数小于1,就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一、中国经济的运行周期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国不应当存在经济周期。但是,自从我国的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从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经济的波动就从来没有终止过,并且,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特征相当明显,这从图1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曲线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笔者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RBC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溢出、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FDI渠道的技术溢出,来自FDI的技术冲击能够减轻我国经济的波动;其次是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通过进口渠道溢出的技术会加速我国经济波动;国内的技术创新对本国经济波动影响最小,而且影响为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庄子罐  崔小勇  龚六堂  邹恒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在不断增加,预期冲击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将预期冲击与中国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内探讨其动态特征,并从数量上测度其重要性。文中首先建立一个包含预期冲击的小型DSGE模型,探讨预期冲击驱动经济波动的机制及其动态特征。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贝叶斯方法估计预期冲击解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性。估计结果表明:预期冲击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最主要的驱动力,预期冲击可以解释超过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的波动。最后,本文在小型DSGE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更多冲击的大型DSGE模型,以考察上述结论是否稳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庆  
自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作为对市场缺陷的一种弥补,政府逐渐远离古典主义所信奉的市场"守夜人"角色,并作为经济活动主体越来越广泛地介入和参与到实际经济生活之中。经济危机使经济学家们和公众更加关注自由市场本身的缺陷以及市场失灵问题,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政府失灵问题,而政府失灵却是导致危机爆发并长期持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回顾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政府的行为,认为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波动事件背后均隐藏着政府失灵的影子。但是对于如何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由于市场失灵的动态性、政府相机抉择政策的长期影响和短期效果的差异问题以及广泛存在的政府"俘获"现象,事实上是一个...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晓峰  
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新的世界经济波动,结合中国当前通货膨胀两难局面,运用古典模型中的二分法解构中国通货膨胀,得出"名义变量引致了通胀"的结论,并将古典增长模型与利率平滑规则有机结合,推断出现阶段通胀背景下仍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规则,引导公众心理形成稳定的期望收入预期,才能真正意义上在稳定通胀的同时,形成社会理性消费预期,从而使扩大内需成为可能,这才是解决现阶段增长困境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晨涔  许文立  
文章基于政府消费性支出影响经济波动的税收债务机制以及非需求性机制,利用中国1978—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政府消费性支出波动对经济波动影响途径的差异。结果发现:需求波动具有顺周期特征且是产出波动的根本原因;政府消费波动不是引起产出波动的原因;我国传导政府消费波动的税收-债务机制、税率机制和财政支出制度机制失效。政府制定稳定政策时应以需求管理为主,理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可保证各机制有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