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1)
2023(3786)
2022(2986)
2021(2764)
2020(2292)
2019(5163)
2018(4605)
2017(9705)
2016(4707)
2015(5292)
2014(5236)
2013(5167)
2012(4782)
2011(4271)
2010(4478)
2009(4726)
2008(3787)
2007(3526)
2006(3407)
2005(3407)
作者
(12343)
(9883)
(9703)
(9510)
(6241)
(4686)
(4679)
(4170)
(3649)
(3557)
(3460)
(3456)
(3268)
(3222)
(3218)
(2990)
(2933)
(2925)
(2806)
(2562)
(2521)
(2433)
(2404)
(2374)
(2280)
(2218)
(2211)
(2124)
(2076)
(2056)
学科
(32492)
银行(32347)
(30843)
(28762)
金融(28762)
(16404)
经济(16391)
(15395)
中国(13854)
(13304)
(11705)
企业(11705)
中国金融(11659)
管理(11217)
业务(11134)
(10040)
制度(10039)
银行制(9784)
(7267)
方法(6931)
数学(6433)
数学方法(6415)
地方(6090)
(5791)
(5713)
财务(5701)
财务管理(5692)
企业财务(5526)
体制(5426)
业经(4651)
机构
学院(58490)
大学(58161)
中国(30417)
(28835)
经济(28139)
(27250)
银行(26259)
(24457)
管理(21313)
(18415)
研究(18395)
金融(18116)
(17207)
理学(16912)
理学院(16783)
管理学(16650)
管理学院(16544)
人民(14272)
财经(13284)
国人(12893)
中国人(12853)
中心(12795)
中国人民(12778)
(12053)
(11589)
人民银行(11206)
经济学(10856)
财经大学(10290)
中国人民银行(10044)
经济学院(9969)
基金
项目(33791)
科学(26608)
研究(26441)
基金(25267)
(20431)
国家(20241)
科学基金(18069)
社会(17874)
社会科(17253)
社会科学(17249)
(12938)
基金项目(12906)
教育(11414)
资助(11111)
(11068)
编号(10454)
(10231)
自然(10112)
自然科(9914)
自然科学(9914)
自然科学基金(9751)
成果(8692)
金融(8213)
(7916)
(7810)
国家社会(7768)
(7721)
重点(7624)
(7603)
创新(7335)
期刊
(41966)
金融(41966)
(28551)
经济(28551)
研究(24449)
(13570)
中国(13228)
(8264)
管理(7636)
财经(7428)
中国金融(6371)
(6168)
学报(5784)
理论(5642)
科学(5556)
农村(5275)
(5275)
实践(5226)
(5226)
大学(4999)
学学(4919)
经济研究(4858)
农村金融(4530)
国际(4443)
上海(4068)
(3685)
技术(3634)
业经(3522)
(3511)
浙江(3511)
共检索到11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剑峰  
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崛起,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分业监管的金融架构提出了挑战在2016年10月的《金融稳定报告》中,IMF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和强化的银行监管,非银行金融部门(Nonbanks)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得到快速发展,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剑峰  
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崛起,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分业监管的金融架构提出了挑战在2016年10月的《金融稳定报告》中,IMF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和强化的银行监管,非银行金融部门(Nonbanks)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得到快速发展,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争艳   程硕   陈彦斌  
近年来,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跨部门传导效应,尤其是非银行金融部门风险传染可能成为威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微观数据,采用弹性网分位数回归构建尾部风险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动态捕捉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的演变特征,研究金融监管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总水平主要来自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其中多元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尤为突出,证券部门和多元金融部门存在较为密切的双向系统性风险溢出;第二,2017年金融监管改革后,金融公司之间的风险网络结构密度有所降低,跨部门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显著降低;第三,金融监管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2016—2017年金融监管明显降低了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2018年后政策效果因受到外部冲击而有所弱化;第四,不同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对政策冲击的响应存在差异,金融监管政策在短期内降低多元金融部门和证券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中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防止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和健全相应的风险监管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勇  
通过加入非银行金融发展代理变量的方法对传统货币需求方程做出修正,然后运用协整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银行及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对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确实能够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显著影响。在长期内,无论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发展都会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短期来看,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但银行部门的发展会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中国金融发展及创新对于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林宏  陈广汉  
尽管香港的各家银行为保证服务质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还是因种种原因,不断遭到客户的投诉。为“促进银行业体系的整体稳定与有效运作”,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有关处理投诉的具体指示———《投诉银行产品或服务须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路易吉·费代里科·西尼奥里尼  刘圣  赵天奕  
非银行金融可能会加剧金融体系顺周期行为,增加金融机构与市场的关联程度。金融监管部门应该考虑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并相应调整政策框架鉴于银行风险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监管机构纷纷加强了对银行机构的监管,以解决风险过度积累造成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面对加入WTO尤其是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 ,混业经营问题是摆在业界、理论界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而混业合作是走向混业经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渐进路径 ,文章以银行业为例给出促进银行与证券、保险以及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ahmut Kutlukaya   Michele Fornino   Kazuko Shirono   Ananthakrishnan Prasad   Dulani Seneviratne   唐成千   陆春华  
银行贷款碳足迹(CFBL)是旨在量化一个国家银行业面临的气候转型风险的指标。该指标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气候变化指标仪表板(CID)公开获取,其基于两种方式测算:一是以强度为基础,仅考虑直接排放;二是以乘数为基础,将上游部门投入的排放纳入直接排放。本文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银行贷款碳足迹呈上升趋势,而发达经济体略有下降;前者的银行贷款碳足迹总体高于后者;考虑间接排放时,这种差别更加明显。该文还讨论了如何在更广泛的气候信息架构背景下克服与CFBL相关的数据限制。本文是2023年IMF出版物《绿色世界的数据: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指南》的第7章。该报告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参考意义。本刊编译了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年来,迅速扩张的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宏观调控及宏观审慎管理的难度。如何有效管理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及其流向,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将非银金融部门界定为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将非银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年来,迅速扩张的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宏观调控及宏观审慎管理的难度。如何有效管理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及其流向,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将非银金融部门界定为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将非银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中佳  汤钟尧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特色金融业务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分行王中佳,汤钟尧本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包括城乡信用社、信托公司、融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性公司,以城市信用社和信托公司为主要论述对象。特色金融界定为目前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开展或开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秀荣  王爱华  陈丽娟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发达的金融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大量财富,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运用非银行金融中介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生产、产品创造、资产定价和风险分散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拟借用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分析,把非银行金融中介纳入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生态圈来研究,分析非银行金融中介在金融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揭示其服务内容,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宇  
日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及其影响东北财经大学郭宇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委托公司、人寿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短期资金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其中,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且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几家大型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与存款式金融机构相似的巨大的外部性 ,其隐含的行业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必须慎重。重整是较之于破产更有利于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强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把社会利益作为首选的政策目标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 ,降低其对社会带来的震荡。重整模式的选择对重整的效果至关重要 ,应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 ;重整的资金来源也不宜过多地依赖中央银行 ,要积极探寻重整资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渠道。要把治理结构的重整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整的重中之重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证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整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