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0)
2023(4176)
2022(3324)
2021(3101)
2020(2563)
2019(5855)
2018(5411)
2017(10989)
2016(5314)
2015(5973)
2014(5918)
2013(5904)
2012(5397)
2011(4900)
2010(5103)
2009(5309)
2008(4360)
2007(3954)
2006(3796)
2005(3810)
作者
(14065)
(11239)
(11094)
(10871)
(7101)
(5370)
(5349)
(4708)
(4189)
(4049)
(3955)
(3942)
(3687)
(3681)
(3649)
(3446)
(3339)
(3318)
(3217)
(2929)
(2908)
(2878)
(2707)
(2687)
(2616)
(2542)
(2480)
(2446)
(2418)
(2301)
学科
(33136)
银行(32991)
(31443)
(28964)
金融(28964)
(17570)
经济(17556)
(16510)
中国(15063)
(14976)
(13103)
企业(13103)
管理(12913)
业务(11838)
中国金融(11669)
(10925)
制度(10924)
银行制(10317)
(8152)
方法(7159)
数学(6565)
数学方法(6543)
地方(6511)
(6448)
财务(6434)
财务管理(6426)
企业财务(6222)
(6093)
体制(5665)
业经(5117)
机构
学院(65502)
大学(65487)
中国(33162)
(31044)
经济(30194)
(28437)
银行(27387)
(25546)
管理(23910)
研究(20770)
(18946)
理学(18861)
理学院(18702)
金融(18620)
(18613)
管理学(18540)
管理学院(18412)
人民(15350)
中心(14272)
财经(14243)
国人(13799)
中国人(13752)
中国人民(13628)
(13346)
(12877)
人民银行(11815)
经济学(11426)
(11175)
财经大学(10964)
(10582)
基金
项目(37398)
研究(29627)
科学(29198)
基金(27430)
(22235)
国家(22019)
科学基金(19524)
社会(19462)
社会科(18691)
社会科学(18686)
(14497)
基金项目(14024)
教育(12904)
编号(12063)
资助(11959)
(11484)
(11304)
自然(10993)
自然科(10780)
自然科学(10779)
自然科学基金(10607)
成果(10280)
(8754)
(8597)
(8582)
重点(8421)
金融(8334)
(8281)
国家社会(8246)
课题(8197)
期刊
(43631)
金融(43631)
(31679)
经济(31679)
研究(27319)
中国(16912)
(15062)
(9315)
管理(8447)
财经(7931)
学报(6744)
(6598)
中国金融(6583)
科学(6192)
理论(6149)
大学(5805)
实践(5715)
(5715)
农村(5571)
(5571)
学学(5542)
经济研究(5194)
教育(4916)
国际(4757)
农村金融(4700)
技术(4404)
上海(4276)
业经(3954)
(3954)
(3734)
共检索到126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中佳  汤钟尧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特色金融业务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分行王中佳,汤钟尧本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包括城乡信用社、信托公司、融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性公司,以城市信用社和信托公司为主要论述对象。特色金融界定为目前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开展或开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丁聪  
消费金融正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即时化、场景化、个性化和普惠化成为明显趋势。本文尝试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做些有益的探讨,提出商业银行既需要打好地基,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合纵连横,深入客户消费场景,更需要巩固优势,推进风控模式创新。消费金融包括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信用卡、房屋按揭贷款,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分期贷款以及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信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凤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迅速跨界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进行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客户需求、跨界竞争等多方面的力量正共同推动银行经营模式向全面数字化的银行4.0时代转变。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互联网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探究其互联网业务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真  
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入手,探讨了当前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快速、健康发展土地金融业务的具体应对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光  孔訸炜  姜冠群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开展文化金融的现状,指出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文化金融业务领域的差距。另外指出了银行开展文化金融业务的领域范围,从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指出了该供应链当中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有融资的需求,并指出了银行介入的切入点。另外文章指出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文化金融业务时所面临的文化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金融业务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竞争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控的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面对加入WTO尤其是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 ,混业经营问题是摆在业界、理论界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而混业合作是走向混业经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渐进路径 ,文章以银行业为例给出促进银行与证券、保险以及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民  高戌煦  
供应链金融促使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等参与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多方共赢,但也存在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的溢出效应和潜在风险的放大效应、贸易真实性问题、市场商业信用风险等供应链金融的特有风险,还存在质押担保模式评估考核难、业务运作成本较高、金融产品种类缺乏产业特色等一般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共性问题。产融结合型银行凭借与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控股企业建立超越契约合作的关系,具有有效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降低业务运作成本、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的特殊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产融结合型银行的优势、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当开发特色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建立统一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我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如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进行了探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逯晓玮  阚悦  
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商业银行需要大力发展零售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而互联网金融业务成为大多数银行首先考虑开展的领域。鼓励商业银行致力互联网金融业务,既是满足更多个人客户、小微企业对小额、分散的互联网贷款需求,也是对当前互联网P2P平台清理整顿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的必要且有效的弥补。同时,合作机构客户信息来源合法性、外包催收服务合规性等问题也给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治乾  
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是科技金融领域的领导者。国内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将硅谷银行作为学习的榜样,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城商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既要借鉴,但又不能照搬硅谷银行的经验。首先,要根据地域特征,明确目标客户定位;其次,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家队伍的建设;第三,只能以间接方式积极开展与VC/PE的合作;第四,利用地缘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卢霞  黄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善吉  郭超洁  
为契合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外银行业经长期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交易主体、交易平台、交易业务三位一体的碳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碳金融业务,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在客观利益以及国际趋势的推动下,我国也正在大力开拓碳金融市场。为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必要借鉴他国的优秀经验,这对我国发展碳金融极具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宇  
日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及其影响东北财经大学郭宇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委托公司、人寿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短期资金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其中,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且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几家大型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与存款式金融机构相似的巨大的外部性 ,其隐含的行业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必须慎重。重整是较之于破产更有利于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强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把社会利益作为首选的政策目标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 ,降低其对社会带来的震荡。重整模式的选择对重整的效果至关重要 ,应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 ;重整的资金来源也不宜过多地依赖中央银行 ,要积极探寻重整资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渠道。要把治理结构的重整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整的重中之重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证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整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