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7)
2023(15428)
2022(13493)
2021(12655)
2020(10941)
2019(25456)
2018(25282)
2017(49879)
2016(26951)
2015(30711)
2014(30971)
2013(30867)
2012(28674)
2011(25782)
2010(25955)
2009(24670)
2008(23763)
2007(21416)
2006(18628)
2005(16689)
作者
(79319)
(65710)
(65448)
(62543)
(41706)
(31606)
(30232)
(25857)
(25154)
(23654)
(22647)
(22151)
(20827)
(20737)
(20619)
(20490)
(20070)
(19563)
(18927)
(18890)
(16223)
(16179)
(16134)
(14956)
(14913)
(14763)
(14688)
(14653)
(13334)
(13051)
学科
(106315)
经济(106201)
(76519)
管理(75639)
(62540)
企业(62540)
方法(54039)
数学(47499)
数学方法(46935)
(35934)
银行(35787)
(34100)
中国(33225)
(32690)
金融(32687)
(30012)
(28035)
(27823)
(23027)
业经(22756)
地方(22699)
(20549)
财务(20473)
财务管理(20424)
(19977)
贸易(19960)
企业财务(19413)
(19377)
农业(18712)
理论(18354)
机构
大学(384615)
学院(381918)
管理(152609)
(152214)
经济(148617)
理学(131077)
理学院(129670)
管理学(127351)
管理学院(126676)
研究(124285)
中国(107295)
(81661)
科学(77324)
(73109)
(65352)
(63135)
中心(60865)
财经(58563)
业大(57916)
研究所(57571)
(56551)
(52996)
北京(51954)
农业(51627)
(47735)
师范(47281)
(47092)
经济学(46222)
(44309)
财经大学(43732)
基金
项目(256259)
科学(199657)
研究(185368)
基金(185340)
(160575)
国家(159249)
科学基金(136503)
社会(114709)
社会科(108727)
社会科学(108694)
(100172)
基金项目(98805)
自然(90223)
自然科(88091)
自然科学(88068)
自然科学基金(86465)
教育(84941)
(84176)
资助(78409)
编号(76651)
成果(61972)
重点(56863)
(56588)
(53641)
(52583)
课题(51880)
科研(49777)
创新(49131)
教育部(48322)
大学(48006)
期刊
(160631)
经济(160631)
研究(115295)
中国(71788)
(60733)
金融(60733)
学报(60527)
(58071)
(55932)
科学(54678)
管理(51864)
大学(45149)
学学(42683)
农业(37740)
教育(36531)
技术(32075)
财经(28418)
业经(25519)
经济研究(25108)
(23958)
理论(21335)
问题(20941)
实践(19788)
(19788)
(19342)
技术经济(19242)
图书(19080)
统计(18159)
(17341)
科技(17145)
共检索到56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  李大伟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被应用到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及信用评级中,这其中包括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如判别分析法、Logistic回归等,另外还有基于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方法,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而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领域,国内却鲜有学者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对国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特别是给出了证券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详细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该指标体系将对商业银行进行证券类客户信用评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宾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融资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使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出现了一些盲区,积累了大量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法律、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三个方面。为了防止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应改变监管理念,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监管能力,促进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需要提高治理水平,以期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安全有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丛湘萍  
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扩张问题研究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丛湘萍近年来,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的迅速增加,非银行信用占全社会信用的比重日益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的扩张,分析估价其对国民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天琦  
面对加入WTO尤其是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 ,混业经营问题是摆在业界、理论界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而混业合作是走向混业经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渐进路径 ,文章以银行业为例给出促进银行与证券、保险以及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与存款式金融机构相似的巨大的外部性 ,其隐含的行业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必须慎重。重整是较之于破产更有利于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强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把社会利益作为首选的政策目标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 ,降低其对社会带来的震荡。重整模式的选择对重整的效果至关重要 ,应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 ;重整的资金来源也不宜过多地依赖中央银行 ,要积极探寻重整资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渠道。要把治理结构的重整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整的重中之重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证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整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莉  张德栋  
针对由于受信主体信用信息的规范程度和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分析多是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的状况,论文从信用风险相关因素、风险度量和定价三个方面,对于信用风险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和平  庄媛媛  
利用融资租赁谱系图解介绍资本市场融资租赁业务的参与主体后,结合以融资租赁为基础的保理融资业务案例分析,构造了二类金融机构在合约过程中的决策机理,展示二类基础牌照联合业务在资源动员过程中比传统金融机构有效。研究结果显示,非银基础牌照资源的发放权限应该下放到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和平  唐丽莎  
过去几年间,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新型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中介群,在金融资源动员方面较银行类金融机构更为有效。独立且新型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中介群对现有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在给出广义资源动员的有效性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释义的基础上,选取ROSCA模型作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动员金融资源的讨论框架,通过个体"储蓄—消费—效用"行为机理的解构,得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动员金融资源的概率高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动员金融资源的概率的原因在于制度贸易优势的结论,并指出,我国经济新一轮经济增长转型和动力机制的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中佳  汤钟尧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特色金融业务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分行王中佳,汤钟尧本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定包括城乡信用社、信托公司、融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性公司,以城市信用社和信托公司为主要论述对象。特色金融界定为目前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开展或开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路易吉·费代里科·西尼奥里尼  刘圣  赵天奕  
非银行金融可能会加剧金融体系顺周期行为,增加金融机构与市场的关联程度。金融监管部门应该考虑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并相应调整政策框架鉴于银行风险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监管机构纷纷加强了对银行机构的监管,以解决风险过度积累造成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我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如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丽莎  
本文研究了大连市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大连市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在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下,金融秩序良好,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依据金融监管理论对大连市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完善监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