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2)
- 2023(4383)
- 2022(3371)
- 2021(3266)
- 2020(2427)
- 2019(5549)
- 2018(5423)
- 2017(10619)
- 2016(5352)
- 2015(5977)
- 2014(5960)
- 2013(5597)
- 2012(5150)
- 2011(4638)
- 2010(4498)
- 2009(4328)
- 2008(4408)
- 2007(4118)
- 2006(3904)
- 2005(3668)
- 学科
- 济(17103)
- 经济(17091)
- 管理(16706)
- 银(15838)
- 银行(15693)
- 业(14778)
- 行(14458)
- 企(13417)
- 企业(13417)
- 制(12390)
- 业务(9566)
- 度(8858)
- 制度(8856)
- 银行制(8325)
- 融(7994)
- 金融(7993)
- 方法(7095)
- 业经(6430)
- 财(6225)
- 数学(5622)
- 中国(5551)
- 数学方法(5543)
- 务(5090)
- 财务(5078)
- 财务管理(5067)
- 企业财务(4879)
- 信息(4854)
- 农(4800)
- 理论(4464)
- 体(4044)
- 机构
- 大学(71438)
- 学院(71350)
- 管理(29942)
- 济(25937)
- 中国(25739)
- 经济(25209)
- 理学(24298)
- 理学院(24099)
- 管理学(23863)
- 管理学院(23707)
- 研究(20594)
- 银(19445)
- 银行(18649)
- 行(17384)
- 财(15464)
- 京(15206)
- 中心(12900)
- 江(12101)
- 财经(11987)
- 科学(10978)
- 州(10839)
- 经(10801)
- 农(10585)
- 融(10281)
- 金融(10098)
- 人民(9730)
- 北京(9591)
- 所(9345)
- 财经大学(9049)
- 范(8658)
- 基金
- 项目(44815)
- 研究(35658)
- 科学(35476)
- 基金(32374)
- 家(27155)
- 国家(26917)
- 科学基金(23841)
- 社会(22320)
- 社会科(21137)
- 社会科学(21132)
- 省(17107)
- 基金项目(16774)
- 编号(16374)
- 教育(15933)
- 成果(14403)
- 自然(14300)
- 划(14272)
- 自然科(13970)
- 自然科学(13965)
- 自然科学基金(13743)
- 资助(12741)
- 项目编号(11452)
- 课题(9962)
- 重点(9684)
- 创(9476)
- 部(9352)
- 国家社会(9321)
- 发(9226)
- 性(9188)
- 制(8984)
共检索到12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绪红
结合日照市环保征信案例,探讨非银行信用信息实现充分共享的有效途径,提出设计一个有效的征信监管机构,以减少征信过程中的外部性与部门机会主义行为,促进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征信 非银行用信息 共享 合作博弈
[期刊] 征信
[作者]
史晋 齐俊峰
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信用信息采集的重要内容受到关注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其采集的可持续性、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可以在采集、应用和管理之间达到成本和资源的经济性。分析当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与应用状况,认为非银行信用信息要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应用需要实现规模化的采集,同时,必须从采集初期就要特别重视数据质量管理。
关键词:
征信管理 非银行信用信息 采集应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寒阳 蒋恒波
信用体系建设应该选择何种模式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作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信用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已经在相关文献中得到了论证,但对于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实现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仍然存在争议。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的概率模型来分析影响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内生性的重要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我们的结论是现阶段我国银行间内生出一套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较难实现,为正在建设中的公共征信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信用信息共享 影响因素 内生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红阳
一、存在问题1、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无法可依。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与《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责虽有一定联系,但毕竟没有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征信法规加以明确,采集依据不够具体充分,不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苗挺 唐德鑫
本文比较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非银行信息的采集情况,对我国非银行信息采集面临的法律障碍、范围过广以及具体采集模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征信 征信体系 非银行信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叶友
品牌是一种能够体现企业独特性、区别不同企业的差异性,信用卡品牌是体现不同发卡银行差异性的服务品牌,信用卡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发卡银行差异性的定位、调整与形成的过程。无形服务与有形产品在差异性领域以及差异性传递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决定了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的重大不同。有形产品主要通过广告宣传来建立认知和品牌,无形服务主要通过客户服务和客户体验来建立认知和品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客户服务 信用卡品牌 品牌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玲
农民收入途径:重新审视与根本抉择梁玲15年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连续15年的快速增长。但自1989年以来,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日渐显露。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永军 丁守海 刘晔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经济下行期面临诸多挑战,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减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降低中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累积,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快速深化,法规逐步健全,为发展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现实,审慎稳妥发展信用衍生品,是中国当前纾解金融体系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永军 丁守海 刘晔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经济下行期面临诸多挑战,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减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降低中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累积,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快速深化,法规逐步健全,为发展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现实,审慎稳妥发展信用衍生品,是中国当前纾解金融体系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淑娟 陈达飞
中国民间资本即将拥有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的权利,但未必立即进入,不过等待又会失去先动优势。文章通过采用"相对"与"绝对"进入次序计量模型对中国近200家银行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显示我国银行业确实存在先动优势。未来民营银行主要依赖于"地缘"关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早进入所获得的较高利润将使其能为客户带来实惠,这使客户感受到的转换成本较高。仅从先动优势的角度考虑,民间资本应该选择尽早进入。
关键词:
民间资本 中国银行业 先动优势 地缘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少岩 张亮
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为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必须摒弃传统的"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加快创新转型,建立更加适应新常态要求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风险逐渐增加、不良贷款增多、存贷利差缩小、隐性担保消失、互联网金融冲击、监管更加严格等挑战,在风险控制、产品开发、经营理念等方面着力提高商业银行竞争能力。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商业银行 战略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文彬 王博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银行面临向业务专业化还是向全能化发展的艰难抉择,不少中小银行经营状况日显艰难。本文在经验借鉴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小银行摆脱困境的路径,一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进行跨区域经营;二是不断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优化市场定位;三是通过股改上市。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困境分析 艰难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娴
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体制中地位非常特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通过对硅谷银行危机处置中美联储抉择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对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于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危机处置 美联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