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4)
- 2023(11612)
- 2022(10123)
- 2021(9681)
- 2020(8102)
- 2019(18879)
- 2018(18622)
- 2017(36653)
- 2016(19623)
- 2015(22193)
- 2014(22186)
- 2013(22072)
- 2012(20085)
- 2011(17833)
- 2010(18125)
- 2009(17177)
- 2008(15811)
- 2007(13787)
- 2006(12284)
- 2005(11084)
- 学科
- 济(73482)
- 经济(73389)
- 管理(56974)
- 业(56151)
- 企(47699)
- 企业(47699)
- 方法(34062)
- 数学(29399)
- 数学方法(29024)
- 融(27789)
- 金融(27788)
- 银(26425)
- 银行(26393)
- 中国(26129)
- 行(25400)
- 财(22371)
- 农(20142)
- 制(18496)
- 业经(17518)
- 地方(17166)
- 学(15620)
- 务(15613)
- 财务(15545)
- 财务管理(15514)
- 企业财务(14816)
- 贸(13924)
- 贸易(13912)
- 理论(13807)
- 农业(13744)
- 易(13541)
- 机构
- 大学(271144)
- 学院(269545)
- 管理(109881)
- 济(106061)
- 经济(103442)
- 理学(94309)
- 理学院(93315)
- 管理学(91799)
- 管理学院(91317)
- 研究(87084)
- 中国(74859)
- 京(57928)
- 科学(52728)
- 财(51375)
- 所(43265)
- 中心(42933)
- 农(41082)
- 财经(40915)
- 江(39376)
- 研究所(38986)
- 业大(38347)
- 北京(37350)
- 经(37048)
- 范(34858)
- 师范(34579)
- 州(33533)
- 农业(31727)
- 经济学(31536)
- 院(31380)
- 财经大学(30569)
- 基金
- 项目(181965)
- 科学(142517)
- 研究(136065)
- 基金(131403)
- 家(112760)
- 国家(111762)
- 科学基金(96559)
- 社会(84103)
- 社会科(79703)
- 社会科学(79680)
- 省(71025)
- 基金项目(70390)
- 自然(62673)
- 教育(61763)
- 自然科(61210)
- 自然科学(61200)
- 自然科学基金(60082)
- 划(59389)
- 编号(56782)
- 资助(54706)
- 成果(46608)
- 重点(40061)
- 部(39932)
- 发(38368)
- 课题(38324)
- 创(37996)
- 项目编号(35673)
- 创新(35308)
- 科研(34733)
- 教育部(34625)
- 期刊
- 济(115522)
- 经济(115522)
- 研究(84333)
- 中国(51254)
- 融(44326)
- 金融(44326)
- 学报(39603)
- 管理(39350)
- 财(39199)
- 农(37553)
- 科学(36643)
- 大学(30299)
- 教育(30037)
- 学学(28311)
- 农业(24655)
- 技术(22265)
- 财经(19877)
- 业经(18654)
- 经济研究(17254)
- 经(16717)
- 理论(16246)
- 图书(15311)
- 实践(15069)
- 践(15069)
- 问题(14959)
- 科技(12546)
- 技术经济(12522)
- 现代(12309)
- 业(11621)
- 财会(11204)
共检索到40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穹 潘为
典当、小额贷款公司两类非金融机构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融资通道受限与融资服务狭窄的困境。尽管这类非金融机构为此努力尝试过、创新过,如,银行合作模式、信托合作模式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但均存在合法性的挑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为此建议如下:在基本理念上,首先要扶持非金融机构贷款人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在制度创新上,一是法律规则的调整;二是鼓励非金融机构贷款人做大做强,进入资本市场;三是政府设立"小贷基金"的模式进行引导;四是建立非银行信贷资产转让平台。
关键词:
非金融机构贷款人 民间融资 融资瓶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绍荣 杨晓杰 蔡华铭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涉农贷款 信用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最后贷款人概念自18世纪末提出后,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各国金融救援的指导原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等部门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实施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既体现出对最后贷款人理论的遵循,又在金融救援主体、金融救援对象和金融救援方式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理论的界定,丰富了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内容。分析美国金融救援并得到有益启示,有助于推动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救援方式 实施主体 救援对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鸿 邱峰
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限放开,城乡信用社上浮幅度上限提高到2.3倍,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有利于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提高金融机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腾
大部分理论研究者把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但研究发现私人部门也可以通过功能的拓展替代公共部门发挥作用。早期私人机构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责的主要形式是清算所票据、股票市场团体及银行合作。分析表明:在特殊情况下合理引导私人机构及时参与危机救援不可或缺;同样,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私人机构才能通过功能的拓展部分承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私人机构 中央银行 金融危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士清
本文对中国金融机构贷款长期化的原因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商业银行改革进程都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信贷长期化的重要原因。信贷长期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结构影响的结果,也是金融机构对长期贷款偏好、主动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为避免中长期贷款的过快扩张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是必要的。
关键词:
贷款长期化 理论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莉亚 周峰
最后贷款人救助是金融监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基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针对传统理论的救助原则争议不断,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理论突破。金融危机以后,最后贷款人理论出现了三个显著的转变:其一,传统最后贷款人理论的争议融入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其二,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关注焦点由单个问题机构转移到对市场的救助,即"最后做市商"职能;其三,危机管理模式不再局限于最后贷款人的"救"与"不救",针对"如何救"出现了突破,即提出"自救机制"。本文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变革,以及危机后新的理论突破,并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与制度现状,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祁红 孙炜 彭宇松
随着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融资性非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中蕴含的风险也不断积累,引起了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而建立融资性非金融机构征信机制可以有效揭示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地区经济金融秩序。本文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建立融资性非金融机构征信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模式选择,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性非金融机构 征信 机制构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同民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步完善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模糊"与"透明"相结合的救助规则、注重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被援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切实强化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海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占权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贷款业务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贷款价格是信贷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针对各种定价方法的优劣,选择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方法,介绍了试点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实践,并参考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订贷款...
关键词:
农村 新型金融机构 贷款定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随着近几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种类,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分析了目前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存在问题,最后并提出了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对于全国和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非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枫 沙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金融机构贷款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预测方法,从金融机构贷款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出发,构建金融机构贷款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实际还原验证。预测结果较为满意,可供相关金融机构和经济部门决策时参考。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1)模型 贷款预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怩
最后贷款人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银行业经营过程中起事中监督作用。当前,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仍存在最后贷款人职责不十分明确、操作的法律依据不清晰等缺陷。为了有效提高银行业危机应对能力与效率,我国需要从法律上确立明确的最后贷款人救助规则和建设性模棱两可原则,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贷款 银行危机 最后贷款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