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30)
- 2023(21183)
- 2022(17603)
- 2021(16222)
- 2020(13829)
- 2019(31311)
- 2018(30847)
- 2017(59529)
- 2016(32414)
- 2015(36033)
- 2014(35481)
- 2013(34926)
- 2012(31511)
- 2011(27855)
- 2010(27812)
- 2009(26065)
- 2008(25064)
- 2007(22313)
- 2006(19568)
- 2005(17513)
- 学科
- 济(129371)
- 经济(129223)
- 业(113723)
- 管理(102918)
- 企(100403)
- 企业(100403)
- 方法(60767)
- 数学(50414)
- 数学方法(49834)
- 财(40837)
- 农(38875)
- 中国(38343)
- 业经(37665)
- 务(30231)
- 财务(30148)
- 财务管理(30107)
- 融(29481)
- 金融(29479)
- 企业财务(28728)
- 银(28117)
- 银行(28048)
- 制(27758)
- 农业(27569)
- 行(26892)
- 地方(24722)
- 学(23844)
- 理论(23382)
- 技术(22828)
- 贸(22596)
- 贸易(22578)
- 机构
- 学院(453170)
- 大学(450303)
- 济(182237)
- 管理(181193)
- 经济(178577)
- 理学(156810)
- 理学院(155207)
- 管理学(152427)
- 管理学院(151627)
- 研究(145202)
- 中国(115843)
- 京(94943)
- 科学(90214)
- 财(85682)
- 农(79369)
- 所(72605)
- 业大(70054)
- 财经(69377)
- 中心(68052)
- 江(66238)
- 研究所(66085)
- 经(63322)
- 农业(62515)
- 北京(59099)
- 经济学(55191)
- 范(54628)
- 师范(53981)
- 州(53785)
- 院(52397)
- 财经大学(51811)
- 基金
- 项目(309009)
- 科学(243089)
- 基金(225691)
- 研究(221362)
- 家(197885)
- 国家(196179)
- 科学基金(169504)
- 社会(140726)
- 社会科(133528)
- 社会科学(133492)
- 省(120841)
- 基金项目(119801)
- 自然(112099)
- 自然科(109633)
- 自然科学(109604)
- 自然科学基金(107646)
- 教育(101497)
- 划(101370)
- 资助(93036)
- 编号(89364)
- 成果(70681)
- 重点(69012)
- 部(67277)
- 创(65674)
- 发(64984)
- 创新(60899)
- 课题(60469)
- 科研(59651)
- 国家社会(58245)
- 教育部(57772)
- 期刊
- 济(195906)
- 经济(195906)
- 研究(127172)
- 中国(84080)
- 学报(74079)
- 农(72841)
- 管理(70056)
- 财(69637)
- 科学(66493)
- 大学(56384)
- 学学(53750)
- 融(50200)
- 金融(50200)
- 农业(49260)
- 教育(42059)
- 技术(39584)
- 财经(34640)
- 业经(33875)
- 经济研究(31020)
- 经(29742)
- 业(27811)
- 问题(25819)
- 技术经济(22774)
- 版(22009)
- 科技(21349)
- 理论(21060)
- 现代(21051)
- 财会(20831)
- 商业(20473)
- 统计(20091)
共检索到661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平 侯风云
利用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股东价值导向三个维度分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劳动就业的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负债渠道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股东价值导向渠道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负向作用体现在民营企业上,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公有性质对劳动就业具有保护作用;金融资产渠道对劳动就业没有显著影响,但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就业。因此,我们应注重建立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企业组织和治理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发挥金融资产的蓄水池作用,严加监管和控制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确保企业金融化进程始终有利于劳动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易 干胜道 傅新红 陈永智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长个人特质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影响。发现有财经类从业背景的董事长偏好投资金融资产,而只有农业类从业经历的董事长对投资金融资产持规避态度,董事长为男性、年龄越低、学历越高越偏好投资金融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企业金融化水平越高会导致企业整体风险的提高,说明农业企业过多投资金融资产的非农化经营并不可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易 干胜道 傅新红 陈永智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长个人特质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影响。发现有财经类从业背景的董事长偏好投资金融资产,而只有农业类从业经历的董事长对投资金融资产持规避态度,董事长为男性、年龄越低、学历越高越偏好投资金融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企业金融化水平越高会导致企业整体风险的提高,说明农业企业过多投资金融资产的非农化经营并不可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燕 安烨 李默夫
财务弹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内部超额的现金持有和过度保留的负债能力会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而企业代理成本是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重要因素。利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2003~2013年的数据,构建财务弹性指数,并借鉴Richardson残差模型对我国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的财务弹性与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主要表现为财务弹性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研究结论可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
财务弹性 非效率投资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羽堃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以及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这三条路径来抑制企业金融化。从中介效应的影响程度来看,融资约束缓解的影响最大,企业税负水平降低次之,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的影响最小。从异质性分析的角度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成立时间较长或研发投入强度较大的企业中比较突出。相关成果丰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影响的研究内容,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雅美庆 王斌
本文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实证方法分析金融化对企业出口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化对企业出口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从融资约束和资本密集度差异角度进行的分样本回归分析发现:金融化对低融资约束和低资本密集度企业出口产生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怀明 王成琛
基于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就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降低了实物资本投资,并且实物资本投资水平的下降是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就业的部分中介因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大。本文的研究为金融化影响就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对政府部门完善稳定就业的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化 就业 实物资本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兴华 吴晟婕
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资源错配和抑制过度投资是数字金融发展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融资约束较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适当的金融监管能够引导数字金融正外部性的发挥,助力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数字金融监管力度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海峰 高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低市盈率、高竞争地位、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低盈余管理程度、成长期企业中更为显著。高管权力提高会加剧代理问题,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投资扩张,由此减弱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加大企业风险承担与融资约束,在风险效应与资本效应双重约束下,企业将缩减金融资产配置规模而降低金融化程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 罗灵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化 生产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 罗灵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化 生产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军 陈丽萍
本文对20072015年2 232家上市公司和发债非上市公司的平衡样本研究后发现: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总体来看金融资产配置比例适度且风险可控,对非金融企业充分利用资金、增加收益、调结构、降杠杆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提高对降杠杆具有正面作用,且其金融化行为特征基本上都为"盈余效应"或"盈余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存;而非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提高对降低杠杆率存在负面影响,且其金融化行为特征基本上都为"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明 崔超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对其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金融化程度高于国有控股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金融化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金融化 金融资产持有量 金融收益 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干胜道 陈妍村 王文兵
我国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中金融资产比重不断攀升,金融化现象日益严重,应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深入思考。合理的金融化水平有利于上市公司防范财务支付危机,但金融化率过高会导致公司资产周转速度下降、代理成本上升、资金闲置、效率达不到应有水平,股东应加以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实体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机通常表现为资金储备和市场套利。本文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14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高低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创新之间呈现一种替代关系,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并没有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资金储备动机的"促进效应"并不存在;实质上,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是市场套利行为,是对于金融行业高回报率的逐利结果。从各类分项资产看,与交易类金融资产相比,流动性较弱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大;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较大的套利动机,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最为不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