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94)
- 2023(19424)
- 2022(15953)
- 2021(14811)
- 2020(12473)
- 2019(28516)
- 2018(28085)
- 2017(54562)
- 2016(29151)
- 2015(32572)
- 2014(32183)
- 2013(31600)
- 2012(28448)
- 2011(25242)
- 2010(25103)
- 2009(23603)
- 2008(22215)
- 2007(19520)
- 2006(16930)
- 2005(15063)
- 学科
- 济(119785)
- 经济(119652)
- 业(103504)
- 管理(94089)
- 企(92314)
- 企业(92314)
- 方法(55266)
- 数学(45311)
- 数学方法(44752)
- 业经(36083)
- 农(35811)
- 财(35599)
- 中国(35243)
- 融(28424)
- 金融(28422)
- 银(26975)
- 银行(26934)
- 务(25931)
- 行(25913)
- 财务(25847)
- 财务管理(25806)
- 农业(25357)
- 制(24942)
- 企业财务(24501)
- 地方(23706)
- 理论(22572)
- 技术(21934)
- 学(20967)
- 和(20263)
- 贸(20097)
- 机构
- 学院(406290)
- 大学(402612)
- 管理(165587)
- 济(165026)
- 经济(161641)
- 理学(143227)
- 理学院(141807)
- 管理学(139381)
- 管理学院(138656)
- 研究(127700)
- 中国(102782)
- 京(84266)
- 科学(77412)
- 财(76744)
- 农(65196)
- 所(62077)
- 财经(62043)
- 中心(60390)
- 业大(59398)
- 江(59087)
- 经(56511)
- 研究所(56422)
- 北京(52456)
- 农业(51048)
- 范(50168)
- 经济学(50053)
- 师范(49707)
- 州(48296)
- 院(46665)
- 财经大学(46256)
- 基金
- 项目(277662)
- 科学(220112)
- 研究(204552)
- 基金(202878)
- 家(175301)
- 国家(173759)
- 科学基金(151828)
- 社会(130657)
- 社会科(123969)
- 社会科学(123938)
- 省(109004)
- 基金项目(107584)
- 自然(98254)
- 自然科(96075)
- 自然科学(96056)
- 自然科学基金(94334)
- 教育(93923)
- 划(90338)
- 编号(83470)
- 资助(83091)
- 成果(66036)
- 重点(61406)
- 部(61084)
- 创(59572)
- 发(59008)
- 课题(56485)
- 创新(55121)
- 国家社会(54013)
- 科研(52978)
- 教育部(52971)
- 期刊
- 济(178476)
- 经济(178476)
- 研究(116737)
- 中国(73659)
- 管理(64156)
- 财(61404)
- 农(60448)
- 学报(59999)
- 科学(56499)
- 大学(46810)
- 融(45347)
- 金融(45347)
- 学学(44219)
- 农业(41389)
- 教育(40700)
- 技术(37450)
- 业经(31632)
- 财经(30465)
- 经济研究(28228)
- 经(26190)
- 问题(23382)
- 业(23205)
- 技术经济(21052)
- 现代(19439)
- 理论(19294)
- 图书(18859)
- 商业(18774)
- 科技(18719)
- 版(18554)
- 财会(18400)
共检索到591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婕 杨吉喆 戴鹭
近年来,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问题凸显。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可能出于"蓄水池"或"替代"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本文基于2007—2019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首次从金融周期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金融化动机。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与金融周期正相关,繁荣的金融市场对企业金融化具有促进作用;低融资约束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对金融周期波动更敏感,企业金融化的主导动机是"替代"而不是"蓄水池";企业持有长、短期金融资产均出于"替代"动机,且短期金融资产"替代"效应更显著。本文所得结论对引导非金融企业回归实体经济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金融周期 金融资产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广奇 崔西桃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中1 177家非金融企业2016—2021年共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用系统GMM两步法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对财务柔性的总体影响和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显著增强了企业的财务柔性,蓄水池效应明显,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差异较大,震荡期的影响最小(0.097),其次是成长期(0.102)、初始期(0.122),成熟期较大(0.137),衰退期的影响最大(0.262),约成熟期的两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存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门槛效应。债权融资为双门槛,呈现出倒U型关系,随着债权融资增高,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削弱作用。股权融资为单门槛,跨过门槛值后,金融化对财务柔性的促进作用增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沉 闫宇聪 王涛 刘喆 郑毅
本文选取我国2008—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生命周期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金融化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均发挥抑制作用;第二,企业金融化抑制了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的投资不足,但只对成长期企业的投资过度发挥抑制作用;第三,进一步区分行业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发挥抑制作用,但对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影响不显著;同时,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提升了企业金融化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怀明 王成琛
基于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就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降低了实物资本投资,并且实物资本投资水平的下降是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就业的部分中介因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大。本文的研究为金融化影响就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对政府部门完善稳定就业的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化 就业 实物资本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喜和 杨汉枫
厘清《资管新规》对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将《资管新规》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利用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数据,分析了《资管新规》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资管新规》显著抑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并抑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借助非金融企业实现“监管套利”的行为以及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的金融化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对国有企业、金融套利企业、影子银行发展活跃地区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未来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协同有效的理财市场监管政策提供了事实依据。
关键词:
《资管新规》 企业金融化 PSM-DID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楚皓 邢天才
金融周期中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中国实体企业的金融化作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现象,是否也会受金融周期波动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年至2020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周期与企业金融化水平和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关系,并得到了如下结论: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与基于广义信贷的金融周期具有同方向性,而企业利用金融周期扩张贮存流动性是企业金融化的重要动因;金融投资风险占企业总风险的比重也会随着金融周期的扩张而上升,而金融周期扩张对企业金融化的加速效应是其重要原因,即金融扩张带来的市场风险也会传导至企业,企业金融投资活动是这种金融风险的重要传导媒介。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金融投资 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飞
通过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制度对上市公司金融化行为的影响,发现与没有进入试点的上市公司相比,融资融券试点公司的金融化水平显著上升,且融资融券对企业金融化的效应在非国有和区域市场化进程较低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是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约束和被收购的威胁等因素促使企业更多地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因此,证券监管部门需要反思融资融券制度的缺陷,保障股票卖空机制发挥治理效应,激励企业专注于实体经济。同时,合理规范我国金融体系,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出台反恶意收购的监管政策,有效化解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张梅 唐莹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化 金融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张梅 唐莹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化 金融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百兴 李弄文
本文突破已往研究对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费用之间线性关系的局部探索,以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水平会对审计费用产生非线性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是通过非线性影响审计复杂性,进而引起审计费用出现倒“U”型变化。异质性检验则表明该倒“U”型关系只在较大规模企业或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在较小规模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中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质量对该倒“U”型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企业中,金融化水平对审计费用的非线性影响更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一丁 吕芝兰
本文基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这一热点问题,以2002~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异质性角度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损害了企业价值,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其中:在经济上行时期,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在经济下行时期,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无显著影响。在纳入行业异质性因素后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行业的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差异性较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井建 张冬妮 李惠竹
本文揭示了公司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影响机理及形成动机,以我国制造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结果发现,公司金融化对实业投资存在抑制作用;低融资约束公司金融化抑制实业投资,高融资约束公司金融化作用不显著,公司金融化没有通过融资支持而促进实业投资;高股权集中度公司金融化抑制实业投资,低股权集中度公司金融化作用不显著,食利动机是公司金融化抑制作用的原因之一;通过对投资机会以及破产风险的比较分析,在实业投资机会较低和破产风险较大时,公司金融化显著抑制实业投资,说明投机动机是形成公司金融化抑制实业投资的关键因素。自2015年股市暴跌以来,一系列“脱虚入实”政策减弱了公司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抑制作用。最后,在提高公司金融化的融资功能、抑制金融投机以及促进实业投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金融化 实业投资 融资 投机 食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妍村 干胜道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支柱,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企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分析企业金融化实质,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化水平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经营利润越少,则购入的金融化资产越多,这一特点在成熟期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制造业企业在金融领域的资金投入量与其获得的金融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正向影响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化水平,企业在生命发展历程中所处阶段越靠后,这种相关性越强。该研究有益于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金融化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丽丽 徐珊
本文利用2011—2016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化对非金融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尝试从实体投资这一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实体投资在这一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金融化通过"挤出"实体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引入企业融资约束,本文发现,高融资约束下,由于资金受到限制,企业倾向于将实体投资转向金融投资,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被放大,而低融资约束下,企业融资渠道被拓宽且金融收益可以"反哺"实体经济,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正面效应得到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均负向调节金融化与实体投资、实体投资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化 融资约束 实体投资 企业经营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平
文章建立了包含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持有、债务水平以及股东价值导向在内的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资本积累效应模型,并利用2009-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变量对企业资本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水平和股东价值导向对资本积累没有显著影响,但企业房地产持有水平和负债比重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显著为负。据此,应继续着力破解房地产虚拟资本化难题,扭转企业投资房地产对资本积累的负面作用,同时深入推进企业去杠杆攻坚战,实现企业债务融资对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化 脱实向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