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4)
- 2023(13098)
- 2022(10476)
- 2021(9624)
- 2020(7746)
- 2019(17265)
- 2018(16733)
- 2017(33132)
- 2016(17543)
- 2015(19362)
- 2014(18948)
- 2013(18642)
- 2012(17070)
- 2011(15079)
- 2010(15537)
- 2009(15090)
- 2008(14447)
- 2007(13221)
- 2006(11935)
- 2005(11240)
- 学科
- 业(81828)
- 济(79046)
- 经济(78960)
- 企(75312)
- 企业(75312)
- 管理(65982)
- 方法(32731)
- 业经(29880)
- 农(27399)
- 融(27288)
- 金融(27287)
- 财(27240)
- 银(25194)
- 银行(25187)
- 中国(25055)
- 数学(24973)
- 数学方法(24767)
- 行(24499)
- 务(20657)
- 财务(20629)
- 财务管理(20612)
- 制(20078)
- 农业(19733)
- 企业财务(19554)
- 策(17851)
- 技术(16754)
- 理论(15492)
- 贸(15139)
- 贸易(15125)
- 易(14823)
- 机构
- 学院(249283)
- 大学(238984)
- 济(113870)
- 经济(111794)
- 管理(100515)
- 理学(85025)
- 理学院(84345)
- 管理学(83419)
- 管理学院(82957)
- 研究(76598)
- 中国(70841)
- 财(56729)
- 京(48152)
- 财经(44116)
- 经(40036)
- 科学(39888)
- 江(38964)
- 中心(37766)
- 所(36819)
- 农(36522)
- 经济学(35529)
- 财经大学(32588)
- 研究所(32366)
- 经济学院(32259)
- 州(31269)
- 业大(30612)
- 北京(30449)
- 商学(29676)
- 商学院(29389)
- 融(28769)
- 基金
- 项目(153157)
- 科学(123598)
- 研究(119221)
- 基金(112537)
- 家(94057)
- 国家(93092)
- 科学基金(83039)
- 社会(78749)
- 社会科(74927)
- 社会科学(74911)
- 省(61012)
- 基金项目(58050)
- 教育(53890)
- 自然(50409)
- 自然科(49318)
- 自然科学(49307)
- 划(48847)
- 编号(48846)
- 自然科学基金(48515)
- 资助(46591)
- 成果(39078)
- 创(35802)
- 业(34666)
- 部(34310)
- 发(34220)
- 重点(33722)
- 课题(33460)
- 创新(32533)
- 国家社会(32405)
- 制(32047)
- 期刊
- 济(131756)
- 经济(131756)
- 研究(78608)
- 中国(49529)
- 财(46900)
- 融(45297)
- 金融(45297)
- 管理(43582)
- 农(36077)
- 科学(28366)
- 学报(26540)
- 农业(23943)
- 技术(23806)
- 业经(23596)
- 财经(22834)
- 大学(22447)
- 经济研究(21764)
- 学学(21746)
- 教育(21644)
- 经(19743)
- 问题(16283)
- 技术经济(14813)
- 贸(14374)
- 业(13910)
- 现代(13451)
- 国际(13134)
- 财会(12883)
- 世界(12784)
- 商业(12571)
- 理论(12297)
共检索到392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志强 马永健 范爱军
文章基于2000—2020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和上市公司数据,在识别数量型货币政策外生冲击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状态依赖投影等方法,从宏观、微观角度研究了企业债务负担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宏观杠杆率处于高杠杆期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比民营企业更大,对实际GDP、实际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更大,并且更容易引发通胀;相对于高杠杆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低杠杆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效应更大;异质性分析发现,规模较小、更年轻、现金持有更少的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更强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超峰
运用时变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非金融类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宏观上具有产业结构效应,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杠杆率分化,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长短期杠杆率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各行业金融摩擦程度不同,货币政策会导致各行业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存在分化。同时,由于信贷歧视程度不同,货币政策调整也会导致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分化。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在实施总量型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需注重去杠杆、稳增长以及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更需要政策之间的协调以保证杠杆率处在合理区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全球流动性异常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美国影子利率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美国影子利率的降低会促使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发现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调控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过程中,除要考虑国内因素外,也应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志忠 谢军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从企业投资层面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激励了企业扩张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3)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强化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化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的传导机制提供了企业投融资层面的微观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颖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迅速上升。不少学者认为过高的杠杆率可能增加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思想在索洛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因素,以研究宏观杠杆率的演化路径和货币政策对宏观杠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国宏观杠杆率有着自己的时间趋势,而货币政策会使得宏观杠杆率反向偏离其趋势。研究结论表明不宜随意确定目标宏观杠杆率,也不应通过紧缩货币来达到降杠杆的目的。
关键词:
宏观杠杆率 资本产出比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影响个人的消费、投资行为,个人行为的累积会形成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通过信贷和融资将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从而达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SidrauSki模型,提出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假说,并构建ardL-EC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认为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效果比对宏观经济更有效,短期调整比长期影响更有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勇 周浩 彭连清
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最新进展,以"金融压力"刻画金融失衡状态,从金融压力内涵、金融压力指数构建与金融压力状态的识别,金融压力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及其如何纳入到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等三个方面展开评述,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的突破点。
关键词:
金融压力 宏观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在基于投资生产的债务偿还模型中,本文发现,当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短期内较弱、企业发行债务期限较短时,出现两难困境不可避免:要么发行大量短期限债务,以出现不良债务的代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么举债规模不足以达到资源配置效率,但不出现不良债务。当资源配置效率被融资不足所制约时,货币政策强化产出目标,减少债务偿还目标的权重,同时延长债务期限,有利于使得产出与资源最优配置的水平保持一致。
关键词:
企业杠杆率 债务期限 货币政策 产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连磊 赵昕 丁黎黎
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摩擦和价格黏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于产出和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不同的企业融资溢价、杠杆率、高低风险企业比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并对比了基准泰勒规则和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下的福利损失情况。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是随着企业外部融资溢价的增加,单位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的波动增大;二是企业杠杆率的降低有助于降低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三是技术冲击短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四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企业杠杆率的升高,而盯住企业杠杆率的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社会福利损失下降得比较明显,企业杠杆率应成为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作用的一个"关注"变量。
关键词:
融资溢价 企业杠杆率 货币政策 福利损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亚平 朱力
本文着重从企业家信心的角度,探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面临梗阻的原因。企业投资不仅取决于利率、通货膨胀等实际经济因素,企业家信心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家信心对投资的重要影响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研究显示,我国企业家信心与投资及经济运行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反馈机制;在考虑企业家信心影响因素后,货币政策调控对投资的影响有较明显的提高,在货币政策调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中,企业家信心渠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通过稳定和提振企业家信心来促进企业创新型投资的扩大,以此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根本所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黎春 赵德武
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财务指数变量的引入,将微观财务信息提炼为宏观财务指数,突破了货币政策与企业财务的宏微观属性差异,采用S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传导对企业财务波动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都具有显著的微观效应,比较而言货币渠道的影响作用普遍大于信贷渠道;同时,货币政策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负债规模、现金流量水平和成长能力,但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营运水平难以产生效力,说明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效力更多体现在对微观经济的规模型调节,而对内涵式的企业财务质量促进作用不足。建议央行在制定具体货币政策时充分考虑与利用利率对经济的及时调节效应。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财务指数 微观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晶
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企业部门去杠杆又是整个杠杆去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当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发展现状和结构特征入手,剖析企业杠杆率不断攀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杠杆去化路径做出了相应探索。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去杠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舒悦 刘悦 张际
本文以上市企业微观杠杆率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一当前重要且面临重大变革的供给侧要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融资平台负债度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挤出和利率扭曲两种机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从而显著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外,相较而言,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影响更大,是导致当前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先斌 王明虎 许贯
资本结构波动能引发资本成本上升,增加财务风险,而我国许多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发展思维,这种思维是否会诱发资本结构波动扩大值得讨论。文章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论证了企业成长对资本结构波动的助推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变动对资本结构波动以及对企业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波动关系之间的作用,并通过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13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越大,资本结构波动越高;货币政策的收缩有利于资本结构波动幅度的降低;当企业处于货币政策收缩阶段时,企业成长对资本结构波动的推动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成长 资本结构波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静 刘玉杰
高杠杆是相对于适度杠杆而言的,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传导路径还有待研究。文章通过梳理现有的关于杠杆的文献,分析了非金融企业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三种传导路径,分别是高杠杆带来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损失了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生了抑制性的影响;引起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可能诱发金融风险。针对于这三种路径,文章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机制:政府应当着手于发挥市场机制,有效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完善信贷渠道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精准去杠杆。鉴于"控杠杆"与"稳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一致性,有效利用微观机制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和整体经济而言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杠杆 传导路径 优化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