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3)
- 2023(12876)
- 2022(10362)
- 2021(9190)
- 2020(7779)
- 2019(17904)
- 2018(18010)
- 2017(34306)
- 2016(18706)
- 2015(21716)
- 2014(22009)
- 2013(21845)
- 2012(20283)
- 2011(18385)
- 2010(18898)
- 2009(17721)
- 2008(17797)
- 2007(16417)
- 2006(14343)
- 2005(12487)
- 学科
- 济(84083)
- 经济(84015)
- 管理(57851)
- 业(51615)
- 企(42619)
- 企业(42619)
- 方法(39023)
- 数学(34474)
- 数学方法(33850)
- 业经(21862)
- 农(21838)
- 中国(21359)
- 财(19724)
- 地方(17271)
- 学(17003)
- 理论(14631)
- 农业(14484)
- 贸(14454)
- 贸易(14446)
- 易(14016)
- 制(13685)
- 和(13637)
- 产业(13066)
- 务(12812)
- 财务(12746)
- 环境(12739)
- 财务管理(12717)
- 信息(12604)
- 银(12188)
- 银行(12164)
- 机构
- 学院(278167)
- 大学(277929)
- 管理(108536)
- 济(107392)
- 经济(104836)
- 理学(92762)
- 理学院(91743)
- 研究(89902)
- 管理学(89759)
- 管理学院(89235)
- 中国(69372)
- 京(59906)
- 科学(57493)
- 财(49662)
- 农(47411)
- 所(46094)
- 江(43339)
- 中心(43146)
- 业大(42614)
- 研究所(41774)
- 财经(39263)
- 北京(37815)
- 农业(37360)
- 范(36974)
- 师范(36596)
- 经(35403)
- 州(35306)
- 院(32431)
- 经济学(32142)
- 技术(31417)
- 基金
- 项目(185063)
- 科学(144132)
- 研究(134833)
- 基金(131252)
- 家(114572)
- 国家(113628)
- 科学基金(97295)
- 社会(83028)
- 社会科(78671)
- 社会科学(78644)
- 省(74234)
- 基金项目(68403)
- 自然(63419)
- 教育(63001)
- 划(61927)
- 自然科(61785)
- 自然科学(61766)
- 自然科学基金(60629)
- 编号(57362)
- 资助(54850)
- 成果(47217)
- 重点(41632)
- 部(39868)
- 发(39608)
- 课题(39115)
- 创(38059)
- 创新(35554)
- 科研(35395)
- 项目编号(35149)
- 大学(34175)
- 期刊
- 济(116511)
- 经济(116511)
- 研究(74745)
- 中国(59419)
- 学报(45083)
- 农(42159)
- 财(39816)
- 科学(39456)
- 管理(38081)
- 教育(33538)
- 大学(32875)
- 学学(30123)
- 农业(28527)
- 技术(27435)
- 融(22265)
- 金融(22265)
- 图书(21762)
- 业经(20027)
- 财经(18932)
- 经济研究(18153)
- 业(16416)
- 经(16195)
- 统计(15836)
- 问题(15292)
- 书馆(15285)
- 图书馆(15285)
- 技术经济(14600)
- 策(14525)
- 资源(14195)
- 理论(13664)
共检索到414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体杨 欧阳光
为传承人建档是非遗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起点,也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白族聚居区及其传承人进行调查,发现当前传承人档案处于多元主体各自建档的格局,普遍存在建不全、管不好的现象。文章引入协同治理理论,从初始条件、行动者、结构、过程与结果等五个维度构建传承人建档保护的分析模型,探讨协同开展传承人建档保护问题。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黄体杨
在现代化冲击之下,非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笔者调查发现众多的白族非遗项目正在丧失其数百上千年奠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份额,并直接导致了传承人收益和社会地位的下降,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相继谢世,传承人面临着断代乃至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传承人档案能够原真地记录传承人所承载的非遗信息与文化,将活态的非遗"物化"留存下来,为后世提供无穷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管理和保护传承人档案的建档保护方式,与延续传承人传承生命、培养新的传承人的动态保护方式同等重要。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为传承人建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级非物
关键词:
传承人 白族文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泽 李玉海 金喆
[目的/意义]将知识创新作为因变量引入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生产价值链中,分析价值链中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从而理清当前我国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方法/过程]借助价值链模型分析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知识生产的系统结构,并通过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进行仿真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结论]社会整体的知识创新对于知识获取成本与知识共享性的敏感度最高,在当前我国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生产中,出版商赋予高知识附加值但传播效率低,数据商高传播率但知识附加值不足,从而导致成本高且转型困难的局面,为此需要实现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珍珍 刘晓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绕不开传承者的技能学习过程。《指尖上的传承》讲述了不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及传承者的成长故事,结合工作场所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等相关理论,构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技能学习的分析框架,有利于探究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和技能水平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为促进传承者从"学徒"到"师傅"主体身份的建构,需完善学习内容体系,提升传承者理论素养;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培育传承者工匠精神;搭建学习交流载体,深化传承者交互学习。
关键词:
传统手工技艺 传承机理 技能形成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彭鑫 王云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传承人个人存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原真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传承人个人存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应对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提出推广传承人个人数字存档、完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传承人的档案意识培养和建档业务的指导等具体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个人存档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伍婉华 苏日娜
广东省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保障。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应的国家法律政策和广东省法规条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在已有法律政策基础上,从发展过程、工作机制、记录成果三个维度,探讨广东省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实际发展现状,分析发现:随着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深化,当前现有非遗的法律政策仅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但无法提供精准的法律制度保障,同时建议非遗法律政策可以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推动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乃至其他同类型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非遗法律政策 非遗传承人 抢救性记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圣龙 李丽
文章首先论述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加能力;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最后阐述了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
在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传承成为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非遗服饰既面临着被遗弃和淘汰的危险,又迎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因此,本文将探讨非遗服饰的数字传承和消费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传承 非遗服饰 消费意愿 历史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媛之
南京民俗(非遗)博物馆内现有南京一百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以及十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展演,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及非遗,物质与非物质双重文化景观的专业性"双博馆"。近年来,不断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帮扶力度、努力做大做强非遗相关项目、竭力助推非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关键词:
民俗(非遗)博物馆 保护与传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谈国新 张立龙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入手,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文化空间的数字化、定量分析和预测、数字化活态传承等问题;然后,研究了解决上述科学问题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语义本体与知识管理模型、时空建模与大数据挖掘、可视化模型与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通过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内容和方向,为建立健全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亚召 肖剑平
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有用性进行界定,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借助层次分析法探讨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考察后期服务绩效的目的是在数字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构建一个理想的评价体系及和谐的分享环境,进一步提高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信息用户 数字信息资源 利用率 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金霞
本文以Proquest数据库中国外数字信息资源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自编程序处理所得数据,得到高频主题词共词矩阵;再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算法,得到国外数字信息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异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普丽春 王晔然 张渊彧
“有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有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有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旨归。“形感效”三维互不分离,共同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其“有形”的传承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且使各族人民在“有感”的体验中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内化“四个与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花儿”传承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共生交融的和谐民族关系,形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由“形”入“感”,有“效”跃迁,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非遗传承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感效”路径,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命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新宇 罗贤春
从协同学角度构建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与业务子系统的协同模型,提出实现协同的策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技术的自主开发、鼓励选择国产技术,强化CIO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完善政府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体系,严格遵循各项管理标准,协同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要与实际发展阶段相适应。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协同学 协同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