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7)
2023(11110)
2022(9045)
2021(8183)
2020(6967)
2019(15252)
2018(14791)
2017(28585)
2016(15487)
2015(16833)
2014(16638)
2013(16541)
2012(15113)
2011(13177)
2010(13365)
2009(12370)
2008(12729)
2007(11476)
2006(10006)
2005(9479)
作者
(44899)
(37502)
(37338)
(35480)
(24072)
(17961)
(16892)
(14488)
(13938)
(13599)
(12807)
(12514)
(12247)
(12092)
(11911)
(11432)
(11279)
(11131)
(10887)
(10602)
(9336)
(9335)
(9196)
(8609)
(8574)
(8262)
(8253)
(8176)
(7589)
(7485)
学科
(82495)
(77882)
企业(77882)
(71604)
经济(71531)
管理(64280)
方法(32841)
(27733)
业经(27388)
数学(24684)
数学方法(24497)
(23278)
(21300)
财务(21284)
财务管理(21261)
技术(21029)
企业财务(20272)
农业(17068)
中国(15698)
(15466)
(15319)
贸易(15314)
(15006)
(14011)
(13727)
理论(13011)
(12875)
(12802)
技术管理(12671)
企业经济(12362)
机构
学院(229207)
大学(222753)
(100088)
经济(98426)
管理(93767)
理学(80939)
理学院(80192)
管理学(79110)
管理学院(78671)
研究(71981)
中国(56979)
(47716)
(45885)
科学(42774)
(40215)
财经(38135)
(36198)
(35393)
(34782)
业大(33305)
研究所(32606)
中心(32501)
农业(31621)
经济学(30791)
财经大学(28188)
北京(28180)
经济学院(28056)
商学(27819)
商学院(27590)
(27382)
基金
项目(151199)
科学(121834)
基金(113058)
研究(109450)
(98524)
国家(97677)
科学基金(85772)
社会(73037)
社会科(69588)
社会科学(69570)
(59708)
基金项目(59546)
自然(55438)
自然科(54249)
自然科学(54237)
自然科学基金(53382)
教育(49080)
(48520)
资助(45536)
编号(41397)
(36654)
(35337)
重点(34110)
(34036)
(32290)
创新(32230)
成果(31494)
国家社会(31260)
(29596)
教育部(29281)
期刊
(111768)
经济(111768)
研究(65166)
中国(42255)
(41692)
管理(40455)
(37782)
学报(33634)
科学(33352)
农业(26310)
大学(26242)
学学(25452)
技术(23509)
(20115)
金融(20115)
业经(19886)
财经(19866)
经济研究(18181)
(17241)
(16831)
教育(16820)
技术经济(15617)
问题(14620)
(13138)
财会(12736)
现代(12000)
科技(11820)
世界(11723)
商业(11341)
(10783)
共检索到339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常风林  
本文在定义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企业最优治理结构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出呈非连续性 0— 1分布的情况下 ,高新技术企业的治理结构具有“内生性非稳态”特征。因此 ,建立微观“补偿”机制 (如鼓励“技术折股”)和宏观“补偿”机制 (如设立高新技术板块或创业板块 )对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亮  张淑敏  
非连续性技术变革给在位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要求在位企业克服新技术研发困难和自身潜在惰性进行积极响应,在与新进入企业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化解熊彼特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威胁。整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及创新管理理论,以65家汽车综合型整车在位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搭建发明家桥、合作研发桥、混合技术桥等3个维度的技术代际桥,探讨在位企业如何在维持两代技术阶段性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结果发现:发明家桥与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合作研发桥和混合技术桥对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负向调节发明家桥与新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结论旨在为在位企业应对非连续性技术变革,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凤元  
运用2009年10月到2011年6月间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了风险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以及风险资本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问题。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风险资本对董事会治理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创业板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也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波  陈柳  
风险投资能促进技术创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其技术成果转化。由于风险投资占高新技术企业相当比例的股权,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治理机制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利益,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企业创业、成长的风险期内获得内在的持续发展的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凡  任建造  伍敏冬  刘天辉  符文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区位研究是当今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而数据的缺乏导致了目前全国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县域等尺度,运用核密度估计、区域重心、相对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同时建立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以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区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1世纪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较稳定的多核心空间结构。(2)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域重心小幅度地自东南向西北移动。(3)高新技术企业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霞   杨仕恩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具有空间集聚特征。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MGWR模型等方法对2000—2023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特征、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空间自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整体空间格局变化较小且趋向稳定发展;不同类型企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并都有其特定的高密度集聚区域。(2)MGWR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调整权重,更精细地揭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尺度上的异质性。(3)不同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作用强度不同且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MGWR模型全局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与分类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创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勇  吴洋  张合  
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5个关系假设,并建立了一套适合研究的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文娜  
运用来自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对R&D资金投入、R&D人员投入与专利产出、新产品产出、创新绩效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等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研发资金投入与专利产出、新产品产出、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但是研发人员投入与专利产出、新产品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创新绩效具有弱的负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勤华  刘晓冰  黄昊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和帮助种子期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发展。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有助于种子期企业实现平稳发展并获得较好收益,但企业能否存活并取得成功是由其技术、财务、管理等要素决定的。通过构建政府支持政策-企业关键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产出效益理论模型,以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作用机制进行验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英  陈平来  
采用2004—2014年我国28个省份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将金融因素加入C-D函数,分别从全国及5个不同行业实证检验资本约束、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上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出效应均呈正向相关关系,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达到了0.678;分行业来看,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不同行业产出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和金融因素影响各不相同。由此可知资本投入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关键,而流动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培浩   李阳  
高新技术制造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1年间A股上市的9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6 321个样本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审计意见、监管评价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针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且税收优惠对监管意见较好的企业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同时,税收优惠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企业研发产出,从而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企业审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仅能在前半路径表现出调节效应,而在后半段路径不能表现出调节效应,监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在前后路径均表现出调节效应。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着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和监管评价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凌州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天津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调研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持有情况,总结了其分布的4个结构性特点:集中度高、内外资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国际化水平低。探讨了出现结构性差异的深度原因,最后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上官小放  贺丹丹  黄子暄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比较各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企业性质的科技投入对生产率与创新成果的影响。实证表明,科技投入对创新成果具有正作用,并且科技经费的贡献率要大于科技人员的贡献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民  李志军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利用1996年至2004年上海市125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影响与效果。本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即R&D人员比例以及R&D投入强度水平对其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其专利产出却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业安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的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人力资本和其所有者是不可分的 ,这就导致了人力资产是一种主动资产 ,可以由其所有者自由配置 ;人力资本具有不完全的替代性 ,可以通过资产专用性或形成一个组织来获取垄断势力 ;人力资本具备学习特征 ,可以通过“干中学”机制来实现报酬递增路径 ;人力资本又具有不确定性 ,体现在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可能涉及到的团队生产方面。这些特征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比如合同设计必须权衡人力资本的垄断势力可能带来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机制产生的报酬递增 ;合同必须面向未来 ,包含某种期权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