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6)
- 2023(8979)
- 2022(7440)
- 2021(6624)
- 2020(5098)
- 2019(11465)
- 2018(11000)
- 2017(21007)
- 2016(11217)
- 2015(12140)
- 2014(12240)
- 2013(12117)
- 2012(11640)
- 2011(10855)
- 2010(10941)
- 2009(9920)
- 2008(9608)
- 2007(8785)
- 2006(7993)
- 2005(7537)
- 学科
- 济(59060)
- 经济(59012)
- 管理(29040)
- 业(27339)
- 地方(21578)
- 企(19636)
- 企业(19636)
- 中国(18872)
- 方法(18314)
- 数学(16204)
- 数学方法(16059)
- 农(15950)
- 业经(13087)
- 地方经济(12833)
- 农业(11019)
- 贸(10607)
- 贸易(10597)
- 发(10587)
- 融(10380)
- 金融(10379)
- 易(10183)
- 环境(10106)
- 学(10030)
- 银(9785)
- 银行(9768)
- 行(9608)
- 财(9562)
- 制(8714)
- 技术(8567)
- 发展(7722)
- 机构
- 学院(164794)
- 大学(161932)
- 济(71618)
- 经济(70194)
- 研究(62340)
- 管理(59102)
- 理学(50213)
- 理学院(49521)
- 管理学(48616)
- 管理学院(48296)
- 中国(47380)
- 科学(38361)
- 京(35166)
- 所(31987)
- 财(31572)
- 研究所(28994)
- 农(28410)
- 中心(28147)
- 江(26110)
- 财经(24581)
- 范(23903)
- 师范(23633)
- 业大(23153)
- 院(22820)
- 经济学(22518)
- 北京(22443)
- 经(22329)
- 农业(22001)
- 州(21310)
- 经济学院(20335)
- 基金
- 项目(108964)
- 科学(87024)
- 研究(79736)
- 基金(78518)
- 家(68650)
- 国家(68083)
- 科学基金(58443)
- 社会(52305)
- 社会科(49854)
- 社会科学(49848)
- 省(43943)
- 基金项目(41041)
- 划(36821)
- 自然(36197)
- 教育(35557)
- 自然科(35379)
- 自然科学(35373)
- 自然科学基金(34725)
- 资助(31686)
- 编号(31539)
- 发(30459)
- 重点(25265)
- 成果(25002)
- 发展(24755)
- 展(24305)
- 部(23278)
- 课题(23060)
- 创(22838)
- 国家社会(22102)
- 创新(21447)
共检索到261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勇 苏振鹏
在内磁层中,磁声波被认为能够通过渡越时间散射影响很大能量以及投掷角范围的辐射带电子.近期观测研究发现,磁声波可以在等离子体层内的非赤道区域被激发并且在纬度覆盖范围、法向角变化等方面都与传统的赤道区域磁声波有显著不同.利用之前发展的试验粒子模型,我们研究了非赤道磁声波对辐射带电子的渡越时间散射效应.发现该效应主要发生在波列的边缘.波动纬度覆盖范围的扩展造成了该效应的有效赤道投掷角范围的收缩.相比于赤道区域磁声波,非赤道激发的磁声波可以产生更强的能量扰动以及可忽略的投掷角扰动.
关键词:
磁声波 辐射带 渡越时间散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娴 姜创业 肖科丽 王越
基于100 m×10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全面考虑了地形因子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影响,改进了开阔度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建立陕西省不同时空尺度月散射分量和晴空指数的估算模型,确定了陕西省气候平均情况下月散射系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实际起伏地形下陕西省太阳散射辐射的分布式模拟,计算了陕西省范围内100 m×100 m分辨率1~12月气候平均太阳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局地地形对太阳散射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模拟结果可靠,可进行大数据量处理,适用于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处理平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学兆 周涛 贾根锁 张自银 李秀娟 赵超 冯胜辉
研究利用基于冠层辐射传输与植物生理过程的MAESTRA模型,结合中国东部鼎湖山、千烟洲及长白山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CO2通量观测数据,对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总量及其散射辐射比例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变化进行了模拟与敏感性分析,从而探讨这两者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GPP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R总量变化对GPP的影响程度由PAR总量变化幅度以及GPP对PAR总量变化的敏感程度所决定,较低的PAR总量与较高的温度条件下GPP对PAR总量变化较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瑞龙 王书茂
为了解决散射辐射地面测量中难以摆脱遮光装置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整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拟建立晴空条件下的散射辐射估算模型。具体方法是,选择晴朗无云的天气条件,在美国华盛顿州普罗瑟市郊无绿色植物覆盖的空旷场地上测试07:30—19:30(间隔15min)的北向局部散射辐射数据(PARf-N)和总体散射辐射数据(PARf)。测试同时拍摄天空图像,并计算其灰度特征值(H)和颜色特征值(B)。结果分析表明:1)PARf-N与PARf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为0.768;2)天空图像的H值与PARf之间呈三次函数关系,r2为0.688;3)结合PARf-N、H和B值,及常见气象因素,构建多元线性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家鸣 律江 石云 许行 张志强
【目的】在量化生态系统阳冠层和阴冠层光合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其季节动态变化和主要生物物理调控因子,揭示散射辐射变化对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汇能力的准确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顺义区共青林场的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微气象观测系统,对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生物物理因素进行了连续4年(2015—2018年)的定位观测;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将生态系统最大光合速率(A_(max))和表观量子效率(α)拆分为受直接辐射(A_(max,dir)、αdir)和散射辐射(A_(max,dif)、α~(dif))影响的两部分。由于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 model)在模拟GPP时会出现不饱和现象,本研究采用PAR为2 000μmol·m~(–2) s~(–1)时的GPP作为最大光合速率(A2000)。【结果】采用晴空指数和太阳高度角模拟的散射辐射与实测值接近(斜率为0.82,R~2=0.87,RMSE=51.67 W·m~(–2),P <0.01),而PrestleyTaylor系数(η)和晴空指数(CI)无论是在春秋还是夏季,对A_(2000,dif)都无显著影响。【结论】α和A2000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散射辐射对A_(2000)和α的影响要显著高于直接辐射的影响,且在生长季中期更加明显,A_(2000,dif)在春秋季和夏季的变化分别主要受生物因素(LAI)和环境因素(Ta)主导。A_(2000,dif)是调控GPP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散射辐射是影响该人工林生态系统光合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凯 寸守栋
准确测度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和辐射力水平并深入探讨二者相互关系,有助于检验各省份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和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提出路径建议。本文选取17个典型省份作为区域辐射中心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法和回归分析法开展研究表明,区域辐射中心建设进程中存在明显的"人才政策—人才集聚指数—辐射力"交互推动关系,且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与辐射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升0.936个百分点。相反,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高1个百分点,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068个百分点。区域中心辐射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二者对人才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86和0.56。研究成果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指明了路径:人才政策应聚焦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辐射中心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区域性、特色化产融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辐射力和金融服务辐射力来提升区域辐射中心辐射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红
在LS模型框架下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集中可以使得核心区获得较前更高的增长率,即金融集聚会对本地区经济产生增长效应(具体包括"需求关联效应"和"资本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效应则包括金融资源集中的福利补偿效应以及金融资源扩散的涓流效应。进一步对上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海金融集聚的增长效应,但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增长效应 辐射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促进辽宁发展、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6—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联系结构及引力格局,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城市高质量辐射范围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同时呈现“以大连为高地,黄海翼、渤海翼两大低谷连绵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各维度指标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和共享发展呈大连一核引领的空间分异,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呈渤海翼领先发展的空间分异,开放发展和深化改革呈黄海翼领先发展空间分异特征。(3)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复杂,但仍需进一步创新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城市空间联系等级。(4)辽宁沿海经济带呈现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辐射依赖相当型3类城市空间联系结构;并将经济带划分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引力格局;大连是唯一的对外辐射型城市,空间辐射范围也呈对外扩张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颜秋 邱立成
自贸区建设是国家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升级改革层次的制度创新。天津自贸区设立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建立定会对母城和区域发展带来辐射效应。首先从制度、基础和途径三个方面,对自贸区建设发挥辐射效应的机制进行分析,从要素聚集、产业发展等角度研究天津自贸区建设对母城的辐射效应,进而从投资扩大、贸易转型和金融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天津自贸区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辐射效应。
关键词:
自贸区 辐射效应 区域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学龙 刘玚 李万新
逆全球化背景下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发展空间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所实行的重要战略安排。自2013年9月我国11个自由贸易区相继挂牌运行以来,各地吸引了大量外资,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然而,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区域范围、协调发展成效和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仍存在瓶颈。伴随着近几年国际经济金融局势的迅速变化,经济逆全球化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珑瑛 杨任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邵帅
现代国防工业对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对其辐射机理进行科学的阐释及定量评价,可以为国防产业布局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过程主要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技术外溢、产业关联和劳动力流动四种途径来完成。在辐射机制研究基础上,从带动能力与扩散效应两大方面构建了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辐射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建立了辐射力评价模型,由此提出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辐射力的一种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印梅
近两年上海自贸板块业绩提升十分明显,市场走势相当强劲,市场质量显著提高。自贸板块上市公司须发挥独特的区域效应,抓住自贸区建设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引入上海本地及外地的民营资本,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国际合作以实现深化发展。为了增强对上海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它们还需利用互联网向周边地区拓展融资、商贸与理财等业务,开展积极的合作与并购以及开设分支机构,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互补,利用诸多商会之间的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技术创新 企业并购 辐射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虹冕 赵今明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安徽省16个地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分别利用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模型,测算并修正合(肥)芜(湖)蚌(埠)试验区的辐射范围。研究发现:合肥、芜湖两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辐射范围集中在皖中地区及沿江地区,蚌埠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明显。合肥、芜湖、滁州、安庆、六安等城市辐射范围相互重叠,阶段性形成以合肥市为区域核心的蛛状城市群网络。
关键词:
经济辐射 区域性中心城市 合芜蚌试验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虹冕 赵今明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安徽省16个地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分别利用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模型,测算并修正合(肥)芜(湖)蚌(埠)试验区的辐射范围。研究发现:合肥、芜湖两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辐射范围集中在皖中地区及沿江地区,蚌埠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明显。合肥、芜湖、滁州、安庆、六安等城市辐射范围相互重叠,阶段性形成以合肥市为区域核心的蛛状城市群网络。
关键词:
经济辐射 区域性中心城市 合芜蚌试验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