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1)
2023(7953)
2022(6653)
2021(6067)
2020(5116)
2019(11725)
2018(11027)
2017(21837)
2016(11305)
2015(12119)
2014(11517)
2013(11416)
2012(10316)
2011(9300)
2010(9090)
2009(8625)
2008(8639)
2007(7579)
2006(6819)
2005(6259)
作者
(33448)
(27736)
(27516)
(26271)
(17757)
(13527)
(12558)
(10645)
(10626)
(9713)
(9607)
(9173)
(8898)
(8727)
(8713)
(8712)
(8294)
(8196)
(8135)
(7968)
(7075)
(6853)
(6753)
(6425)
(6364)
(6328)
(6183)
(5993)
(5560)
(5402)
学科
(44414)
经济(44369)
(31295)
管理(30744)
(25447)
企业(25447)
方法(21582)
数学(19525)
数学方法(19352)
(18977)
银行(18831)
(17511)
(16201)
(13461)
(12121)
金融(12121)
中国(12072)
(10823)
(10544)
制度(10539)
业务(10496)
(10172)
贸易(10164)
(9930)
(9019)
财务(9004)
财务管理(8994)
业经(8972)
银行制(8919)
企业财务(8649)
机构
大学(156130)
学院(152625)
(67575)
经济(66402)
管理(59422)
研究(52366)
理学(51452)
理学院(50905)
中国(50022)
管理学(50006)
管理学院(49735)
(34380)
(32425)
(32332)
科学(31371)
农业(27403)
(26581)
中心(26239)
财经(26016)
业大(25903)
(25201)
研究所(24326)
银行(24182)
(23915)
(23218)
(22610)
经济学(22338)
经济学院(20474)
北京(20062)
财经大学(19836)
基金
项目(106132)
科学(83739)
基金(81016)
(73054)
国家(72485)
研究(70370)
科学基金(61883)
社会(48309)
社会科(46049)
社会科学(46037)
基金项目(42782)
自然(41593)
自然科(40713)
自然科学(40696)
自然科学基金(40034)
(39518)
(34044)
资助(33226)
教育(31905)
编号(24987)
重点(23976)
(23746)
(22479)
(21658)
科研(21328)
国家社会(21300)
创新(21051)
教育部(20442)
计划(20427)
大学(19784)
期刊
(65534)
经济(65534)
研究(48187)
(35966)
金融(35966)
学报(29939)
中国(29373)
(29237)
科学(25450)
(25360)
大学(22429)
学学(21515)
管理(20370)
农业(16707)
财经(13577)
经济研究(12363)
(11484)
技术(10091)
业经(9621)
教育(9429)
(9382)
问题(8737)
国际(8435)
(8420)
(8178)
理论(8157)
业大(8001)
实践(7386)
(7386)
技术经济(7338)
共检索到235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琼  刘亚  
本文以中国内地108家商业银行2006~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非贷款业务规模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它不仅不能起到节约一级资本的作用,反而还会拉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15%的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随着银行非贷款业务规模的扩大,这种负效应更显著、作用程度也更深;决定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微观因素随银行业务结构不同呈差异化,但上期一级资本充足率偏离和当期不良贷款率均为关键因素。银行必须理性发展非贷款业务,盲目追求业务结构创新反而会对一级资本带来负面的冲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庹明轩  
本文利用同时考虑不良贷款和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利用截尾回归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忽视不良贷款会显著高估银行效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当资本充足率较低时,银行效率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加而提升;但当资本充足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严重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刚  李广子  谢玮  
基于Berrospide and Edge(2010)和巴塞尔委员会宏观经济评估小组(MAG,2010)的最新研究,利用上市银行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资本充足率水平与银行信贷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对其贷款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数据测算表明,资本充足率变动将在3个季度后对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6个季度后这一影响的程度达到最大值。资本约束对信贷增长影响的这种滞后效应对于不同规模银行和不同时间段样本均成立,但幅度略有差别。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洪吉  
文章对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发现:一是银行减值准备的计提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二是发现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存在通过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经验证据。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赟宏  李云雁  
本文利用中国12家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就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促使资本充足率监管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2)4家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小于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目前中国银行业并不存在"银行资本渠道",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存在"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但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对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造成影响。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资本金压力,促进信贷扩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荣耀  胡海鸥  
货币银行传统理论认为:货币当局以准备金率控制贷款规模,以资本充足率控制贷款风险。本文从分析准备金与资本充足率对贷款规模的约束机制入手,引入银行资产负债表模型,证明银行贷款规模主要受资本充足率影响。研究结论是:准备金率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作用已经弱化,资本充足率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作用趋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鹿波  李昌琼  
本文认为,从整体看,银行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冲动,无论是在自身贷款增长率较高的时候,还是在宏观经济繁荣的时候,都会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出于避税考虑,银行会在自身收益比较好的时候增加准备金计提,熨平收入的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运用我国16家商业银行实际数据,从分机构和总量两方面研究资本充足率要求对我国贷款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资本约束对不同银行贷款的影响程度不同,特别是对于资本相对不足的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贷款的影响程度较大。此外,从总量数据看, 资本约束对贷款、产出及物价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斌  赵洁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银行对抗金融风险的缓冲器。银行需要及时补充资本金,以满足持续经营的需要。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使之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公认国际标淮,成为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标尺。同时,资本充足率还是商业银行良好公司治理的准绳,贯穿于银行管理的始终。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宇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标准成为影响银行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由于资本监管的存在,会使得经济周期内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加大,进而加剧经济周期波动。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一方面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本文从银行的监管机制出发,考察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受资本充足率提高和建立资本缓冲的影响,通过银行信贷最优选择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资本缓冲的大小是银行信贷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的根本性影响因素,提高资本充足率会增强银行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平贵  
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测定苏平贵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比率。实行资本充足比率管理的根本意义在于建立一种约束机制,以资本/风险资产比率约束银行的风险业务,促使银行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保证营运资金的安全运行。计算资本充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薛运鸿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商业银行受到的资本约束效应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影响对改善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成因、影响,据此提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频  张勇  金静  
资本充足率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回顾了资本充足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对国际银行业执行巴塞尔协议的现状以及我国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引用最新数据 ,通过实证分析重点讨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晓甫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问题,并且今后随着风险加权资产的快速增长,对资本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资本缺口将会更加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经营机制,从而实现从以往高风险积累、高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向高质量、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有效的内外补充资本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