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5)
2023(4874)
2022(4218)
2021(3824)
2020(3295)
2019(7545)
2018(7412)
2017(15639)
2016(8379)
2015(8811)
2014(8791)
2013(8955)
2012(8299)
2011(7326)
2010(7300)
2009(6801)
2008(7224)
2007(6400)
2006(5607)
2005(5282)
作者
(23164)
(19207)
(19131)
(18784)
(12258)
(9444)
(8815)
(7141)
(7109)
(7086)
(6803)
(6497)
(6424)
(6380)
(6240)
(6002)
(5666)
(5602)
(5599)
(5470)
(4833)
(4817)
(4683)
(4491)
(4445)
(4428)
(4385)
(4044)
(3848)
(3838)
学科
(32445)
经济(32416)
管理(24470)
(24165)
(21639)
(21181)
企业(21181)
税收(20192)
(20025)
方法(17750)
(16967)
数学(16408)
数学方法(16293)
(10994)
财务(10990)
财务管理(10978)
企业财务(10646)
(6908)
(6746)
银行(6736)
(6648)
金融(6648)
中国(6371)
(6228)
(6202)
贸易(6199)
(6099)
(5608)
财政(5247)
(5122)
机构
大学(115968)
学院(114328)
(50864)
经济(49933)
管理(41609)
研究(37790)
理学(35513)
理学院(35145)
管理学(34575)
管理学院(34358)
(34204)
中国(32302)
财经(25617)
(23311)
(22866)
科学(21404)
(19776)
财经大学(19314)
经济学(17251)
研究所(17228)
中心(17080)
(16710)
(16303)
经济学院(15830)
(15166)
金融(14871)
北京(14642)
业大(14392)
(13653)
(13018)
基金
项目(71513)
科学(56225)
基金(54918)
研究(49206)
(48496)
国家(48156)
科学基金(41205)
社会(32806)
社会科(31504)
社会科学(31493)
基金项目(28278)
自然(27292)
自然科(26682)
自然科学(26674)
自然科学基金(26259)
(25070)
资助(24320)
(22074)
教育(22011)
编号(18272)
(16638)
(16330)
重点(15886)
成果(15773)
(14665)
国家社会(14651)
教育部(14618)
科研(14235)
人文(13950)
大学(13919)
期刊
(50125)
经济(50125)
研究(41942)
(28451)
学报(19159)
(18721)
金融(18721)
中国(17793)
(15475)
(15346)
科学(15079)
管理(14804)
大学(14024)
学学(13715)
税务(13609)
(13276)
财经(12790)
(10795)
经济研究(9996)
国际(8857)
农业(8442)
财会(7796)
(7715)
技术(7078)
问题(6674)
会计(6193)
统计(5732)
理论(5500)
教育(5263)
技术经济(5187)
共检索到178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拥军  范锰杰  
本文拟对2015年新发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中缴税困难与分期纳税合理性如何判定、取得现金补价如何纳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两项或多项资产如何处理、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如何确认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为新政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争议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侯莉莉  
个人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给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税收压力,甚至抑制了部分个人投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分期纳税政策对个人投资者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宏  
目前,个人以股权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是资本市场较为普遍的做法,即被收购企业的自然人股东以其名下的股权换取上市公司对应的股票,实现企业资产重组或企业借壳上市的目的。但个人以非货币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却仍存模糊地带。股权投资过程中,自然人股东的股权转让收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收入;另一种是取得有限售期限的上市公司股票,同时,转让方与受让方签署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规定股权交割后被收购公司在限售期限内的每年均有应完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上官鸣  秦丽丽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新政是一种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财税〔2015〕41号内容的解读,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分析了递延纳税政策对减轻个人纳税负担、促进民间投资等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丽  周荣华  舒建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鼓励非货币资产投资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分期纳税的政策。新政策对促进非货币资产投资和企业兼并重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借鉴部分OECD成员国家立法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非货币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鞠铭  
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通常会导致资产评估价值与其历史成本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而当投资方为个人时,该项差额将被视同财产转让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然而,由于所得并未完全实现,一次性纳税不尽合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政策评述,尝试构建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框架,切实推进税收法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鞠铭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相关的所得税处理存在差异,容易产生混淆。本文通过政策分析对比,探讨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需要进行的涉税考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可  白彦  
在日益复杂的转增股本、股权置换等财产置换性交易中,判断应税所得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造成了挑战。基于增量说和流量说的经济增益确认理论,借鉴比较法下的实现规则,我国应引入非货币所得确认标准,完善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确认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思宜  刘华  
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讨论了境内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值的所得税征售问题,并给出了一定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雪锋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企业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可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分期确认所得或特殊性税务处理,每种处理方式的税务影响各不相同。企业在具体执行时,应综合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和公允价值、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经营纳税情况、分摊应纳税所得额的年限、资产及股权的后续处理情况等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国卫  
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投资,国家近年先后发布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本文就如何理解与运用这些政策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晓红  李羿锦  
从法理上看,认定所得税法上的"所得"必须具备两大构成要件:存在资产增益和收益已经实现。以此为依据反思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增值的所得税规则,发现当前我国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所得税规则是直接在资产转让行为发生的时点确认所得,并要求个人一次性缴纳所得税、企业5年内平均分摊缴纳所得税,这样的规定违背了收益实现原则的要求。因此,建议根据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增值部分的后续处理是否产生与原资产相分离的纳税必要资金,来区分认定所得的可税性;同时,基于鼓励投资的目的和税收稽征便利的要求,细化对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支付对价形式以及纳税信息留存事项等的相关规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果  
集团内部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亦较为复杂。本文将通过案例深入分析集团内发生上述特殊业务时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算及转回,结合案例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及核算结果的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