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9)
- 2023(6971)
- 2022(6096)
- 2021(5663)
- 2020(4697)
- 2019(10854)
- 2018(10771)
- 2017(21106)
- 2016(11709)
- 2015(12802)
- 2014(13033)
- 2013(12885)
- 2012(11816)
- 2011(10499)
- 2010(10470)
- 2009(9425)
- 2008(9658)
- 2007(8699)
- 2006(7713)
- 2005(7256)
- 学科
- 济(39701)
- 经济(39656)
- 管理(33701)
- 业(32945)
- 企(28648)
- 企业(28648)
- 财(21907)
- 税(21736)
- 税收(20280)
- 收(20111)
- 方法(19554)
- 数学(17411)
- 数学方法(17250)
- 贸(14588)
- 贸易(14582)
- 易(14400)
- 务(13298)
- 财务(13284)
- 财务管理(13253)
- 企业财务(12673)
- 出(12415)
- 中国(10650)
- 农(9550)
- 制(9521)
- 银(8807)
- 银行(8797)
- 行(8250)
- 融(8134)
- 金融(8133)
- 口(8023)
- 机构
- 学院(155043)
- 大学(153681)
- 济(64442)
- 经济(63004)
- 管理(53853)
- 研究(49335)
- 理学(45168)
- 理学院(44689)
- 管理学(43881)
- 管理学院(43607)
- 中国(42913)
- 财(41561)
- 京(31198)
- 财经(30891)
- 科学(28521)
- 经(28036)
- 所(25480)
- 江(25206)
- 中心(23526)
- 财经大学(23019)
- 农(22339)
- 研究所(22113)
- 经济学(22008)
- 州(20313)
- 经济学院(20243)
- 北京(19809)
- 业大(19269)
- 范(17845)
- 省(17641)
- 师范(17604)
- 基金
- 项目(94441)
- 科学(73120)
- 研究(70018)
- 基金(68866)
- 家(59617)
- 国家(59134)
- 科学基金(50325)
- 社会(44005)
- 社会科(41928)
- 社会科学(41917)
- 省(35901)
- 基金项目(35419)
- 教育(32377)
- 自然(31891)
- 自然科(31150)
- 自然科学(31142)
- 自然科学基金(30635)
- 资助(30181)
- 划(30080)
- 编号(28568)
- 成果(24500)
- 性(22067)
- 部(21352)
- 重点(21214)
- 创(19765)
- 课题(19525)
- 发(19084)
- 大学(18901)
- 国家社会(18741)
- 教育部(18690)
共检索到24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少英 赵菁
随着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所得税规则的确立,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涉税的焦点已经从税款流失,转向税制对投资的掣肘,引发理论和实务界的争议。争议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可税性问题,二是纳税期限问题。事实上,无论从立法实践还是理论分析,都可以看出可税性毋庸置疑,真正的问题在于纳税期限。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涉税的纳税期限规定,我国应在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所得税中,围绕"纳税人无现金流困境"和"股东利益持续性原则",建立纳税期限的体系规定。同时,以立法的形式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以实现对纳税人权益的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鞠铭
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通常会导致资产评估价值与其历史成本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而当投资方为个人时,该项差额将被视同财产转让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然而,由于所得并未完全实现,一次性纳税不尽合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政策评述,尝试构建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框架,切实推进税收法治。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评估增值 个人所得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鲍翔 朱恭平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等政策的公布为纳税人非货币性资产转让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空间。本文对非货币性投资业务的税收政策作了归纳。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可弥补亏损期限、税收优惠以及确认收入与可税前扣除项目时间配比方面,选择一次性或分期确认非货币资产转让所得,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关键词:
税务筹划 非货币性资产 转让所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上官鸣 秦丽丽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新政是一种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财税〔2015〕41号内容的解读,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分析了递延纳税政策对减轻个人纳税负担、促进民间投资等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个人所得税 递延纳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莲美 李高波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庆丰
会计准则和税法对非货币交易的主要差异在于:其一,会计上一般不确认收入和收益(涉及补价时部分确认换出资产的转让利得),而税法则要求视同销售,确认资产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侯莉莉
个人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给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税收压力,甚至抑制了部分个人投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分期纳税政策对个人投资者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秀萍
企业在处置非货币性资产时,选择的交易方式不同,其适用的税收政策也不同,所承担的税负更是有很大区别。以不动产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与出售方式的税务处理差异,并且发现我国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存在增值税计算方式不明确以及企业所得税适用政策多样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企业处置非货币性资产造成较大的税务风险,但也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投资 出售 纳税筹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洹 房子磊
科研事业已成为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对科研经费的账务处理不明确,甚至有歧义,这会严重影响到科研经费的管理,对科研事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关于科研经费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征缴双方尚存争议,文章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财务 科研经费 会计制度 企业所得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文祥
目前,我国对非货币财产出资尚没有明确和连贯的税收政策,实践中大部分的非货币财产出资与一般的财产交易不同,具有明显的"权益持续性"特征。笔者认为,对这类财产出资应当借鉴美国联邦公司所得税制度,比照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特殊税务处理方式,给予递延纳税待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拥军 范锰杰
本文拟对2015年新发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中缴税困难与分期纳税合理性如何判定、取得现金补价如何纳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两项或多项资产如何处理、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如何确认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为新政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争议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对外投资 个人所得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国卫
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投资,国家近年先后发布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本文就如何理解与运用这些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所得税 政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鞠铭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相关的所得税处理存在差异,容易产生混淆。本文通过政策分析对比,探讨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需要进行的涉税考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晓红 李羿锦
从法理上看,认定所得税法上的"所得"必须具备两大构成要件:存在资产增益和收益已经实现。以此为依据反思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增值的所得税规则,发现当前我国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所得税规则是直接在资产转让行为发生的时点确认所得,并要求个人一次性缴纳所得税、企业5年内平均分摊缴纳所得税,这样的规定违背了收益实现原则的要求。因此,建议根据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增值部分的后续处理是否产生与原资产相分离的纳税必要资金,来区分认定所得的可税性;同时,基于鼓励投资的目的和税收稽征便利的要求,细化对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支付对价形式以及纳税信息留存事项等的相关规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果
集团内部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亦较为复杂。本文将通过案例深入分析集团内发生上述特殊业务时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算及转回,结合案例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及核算结果的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