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3)
- 2023(9264)
- 2022(8026)
- 2021(7551)
- 2020(6154)
- 2019(14288)
- 2018(14053)
- 2017(27553)
- 2016(15234)
- 2015(16712)
- 2014(16974)
- 2013(16544)
- 2012(15366)
- 2011(13749)
- 2010(14016)
- 2009(12689)
- 2008(12968)
- 2007(11764)
- 2006(10664)
- 2005(9943)
- 学科
- 济(52279)
- 经济(52221)
- 管理(45826)
- 业(43893)
- 企(36996)
- 企业(36996)
- 财(25508)
- 方法(22747)
- 税(21930)
- 税收(20471)
- 收(20298)
- 数学(20092)
- 数学方法(19813)
- 贸(17573)
- 贸易(17567)
- 易(17315)
- 农(15386)
- 中国(15179)
- 务(14999)
- 财务(14974)
- 财务管理(14939)
- 企业财务(14246)
- 制(13353)
- 出(13209)
- 银(11717)
- 银行(11709)
- 业经(11147)
- 行(11084)
- 融(10290)
- 金融(10289)
- 机构
- 学院(205631)
- 大学(201911)
- 济(86312)
- 经济(84325)
- 管理(74797)
- 研究(67254)
- 理学(62554)
- 理学院(61909)
- 管理学(60890)
- 管理学院(60503)
- 中国(56536)
- 财(51660)
- 京(41562)
- 财经(38193)
- 科学(38073)
- 经(34562)
- 所(34236)
- 江(34025)
- 中心(31996)
- 研究所(29773)
- 农(29707)
- 财经大学(28111)
- 经济学(27687)
- 州(27263)
- 北京(26555)
- 业大(25300)
- 经济学院(25183)
- 范(25112)
- 师范(24875)
- 院(24160)
- 基金
- 项目(124338)
- 科学(97127)
- 研究(95033)
- 基金(89642)
- 家(76679)
- 国家(75989)
- 科学基金(65061)
- 社会(59159)
- 社会科(56227)
- 社会科学(56214)
- 省(47938)
- 基金项目(45506)
- 教育(44059)
- 自然(40639)
- 划(40055)
- 编号(39947)
- 自然科(39658)
- 自然科学(39648)
- 自然科学基金(38972)
- 资助(38894)
- 成果(34433)
- 性(28303)
- 部(28065)
- 课题(27782)
- 重点(27731)
- 发(26117)
- 创(25845)
- 项目编号(24984)
- 教育部(24481)
- 国家社会(24420)
共检索到33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鞠铭
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通常会导致资产评估价值与其历史成本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而当投资方为个人时,该项差额将被视同财产转让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然而,由于所得并未完全实现,一次性纳税不尽合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政策评述,尝试构建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框架,切实推进税收法治。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评估增值 个人所得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宏
目前,个人以股权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是资本市场较为普遍的做法,即被收购企业的自然人股东以其名下的股权换取上市公司对应的股票,实现企业资产重组或企业借壳上市的目的。但个人以非货币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却仍存模糊地带。股权投资过程中,自然人股东的股权转让收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收入;另一种是取得有限售期限的上市公司股票,同时,转让方与受让方签署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规定股权交割后被收购公司在限售期限内的每年均有应完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上官鸣 秦丽丽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新政是一种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财税〔2015〕41号内容的解读,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分析了递延纳税政策对减轻个人纳税负担、促进民间投资等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个人所得税 递延纳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拥军 范锰杰
本文拟对2015年新发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中缴税困难与分期纳税合理性如何判定、取得现金补价如何纳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两项或多项资产如何处理、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如何确认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为新政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争议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对外投资 个人所得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少英 赵菁
随着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所得税规则的确立,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涉税的焦点已经从税款流失,转向税制对投资的掣肘,引发理论和实务界的争议。争议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可税性问题,二是纳税期限问题。事实上,无论从立法实践还是理论分析,都可以看出可税性毋庸置疑,真正的问题在于纳税期限。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涉税的纳税期限规定,我国应在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所得税中,围绕"纳税人无现金流困境"和"股东利益持续性原则",建立纳税期限的体系规定。同时,以立法的形式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以实现对纳税人权益的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侯莉莉
个人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给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税收压力,甚至抑制了部分个人投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分期纳税政策对个人投资者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国俊
1991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其间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13年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正式确立了企业年金的"EET模式"。但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仍存在税法"盲点"。如何消除"盲点",需要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明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个人所得税 EET模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卢燕
股票期权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薪酬激励工具。美国税法中详细的股票期权操作及应税实务规范对我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的选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对美国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简单评述,并对完善我国股票期权个人所得税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收入 个人所得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卓立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国卫
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投资,国家近年先后发布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本文就如何理解与运用这些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所得税 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利 张志忠
本文以投资方以非货币性资产对被投资方投资为假设,通过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主体不同身份的梳理,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分析了递延纳税政策对减轻个人纳税负担、促进企业投资、改善税负公平的作用,并提出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关于非上市公司个人股权交易的计税问题,我国税收法规缺乏系统明确的政策规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各种不同性质所得或同一性质不同获得渠道的所得之间税收负担有失公平,造成征纳矛盾。随着纳税人经营形式的不断多样化,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应加快健全和完善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关键词:
股权转让 个人所得税 非上市公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凤珍 武玲玲 张鹏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极低的参与率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要真正发挥企业年金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补充养老作用,减轻政府养老压力,就必须提高我国企业年金的参与率。为此,本文建议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由目前实行的EET模式调整为"TEE+EEE"模式,即按一定的工资收入标准将劳动者划分为高收入者和一般收入者,对高收入参与者实行TEE模式,而对一般收入参与者实行EEE模式,同时取消优惠幅度范围的限制。这种差别化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可以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因企业年金覆盖面狭窄而产生的税收优惠不公平问题,提高一般收入群体的参与度,推动我国企业年金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个人所得税 差别化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