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7)
- 2023(6722)
- 2022(5793)
- 2021(5401)
- 2020(4411)
- 2019(10149)
- 2018(9873)
- 2017(20184)
- 2016(10969)
- 2015(11795)
- 2014(11867)
- 2013(11782)
- 2012(10916)
- 2011(9856)
- 2010(10028)
- 2009(9191)
- 2008(9482)
- 2007(8431)
- 2006(7671)
- 2005(7087)
- 学科
- 济(38509)
- 经济(38469)
- 管理(32581)
- 业(31592)
- 企(25808)
- 企业(25808)
- 税(21804)
- 税收(20361)
- 收(20192)
- 财(17572)
- 方法(17160)
- 数学(15513)
- 数学方法(15285)
- 农(11544)
- 中国(10267)
- 务(9920)
- 财务(9905)
- 财务管理(9889)
- 企业财务(9494)
- 制(9476)
- 贸(9440)
- 贸易(9437)
- 易(9278)
- 策(8726)
- 银(8409)
- 银行(8403)
- 行(7910)
- 业经(7889)
- 学(7669)
- 融(7560)
- 机构
- 学院(150214)
- 大学(148272)
- 济(64356)
- 经济(62975)
- 管理(55900)
- 研究(51762)
- 理学(47200)
- 理学院(46703)
- 管理学(45953)
- 管理学院(45650)
- 中国(42226)
- 财(39706)
- 京(30109)
- 科学(29736)
- 财经(29208)
- 所(26677)
- 经(26490)
- 江(23847)
- 中心(23687)
- 研究所(23425)
- 农(23415)
- 财经大学(21611)
- 经济学(20292)
- 业大(19404)
- 北京(19251)
- 州(19004)
- 院(18379)
- 经济学院(18363)
- 农业(18245)
- 范(17515)
- 基金
- 项目(93340)
- 科学(73608)
- 基金(68897)
- 研究(68682)
- 家(59989)
- 国家(59488)
- 科学基金(50754)
- 社会(43731)
- 社会科(41690)
- 社会科学(41680)
- 省(34979)
- 基金项目(34818)
- 自然(32703)
- 自然科(31901)
- 自然科学(31892)
- 自然科学基金(31371)
- 教育(31022)
- 划(30171)
- 资助(29947)
- 编号(27666)
- 成果(24064)
- 部(21221)
- 性(21086)
- 重点(20935)
- 发(19393)
- 创(19272)
- 课题(19221)
- 国家社会(18318)
- 教育部(18300)
- 创新(18116)
共检索到238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纪宏奎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交易的双方虽未取得货币资金,也未增加企业的现实利润,但在税收政策上,应当视同销售实物,购买实物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刘维彬
非货币性资产已成为我国个人捐赠的重要来源,但相关税收制度尚不健全。美国税法规定,捐赠有形和无形资产,都可以按照调整后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扣除。超额结转和按年计税,扩大了税前扣除额度;细化的扣除范围和估值规则,增强了纳税操作性;通过资产计价和扣除比例规定,维护了政府和捐赠双方权益;赠予(含代际转移)税的配合,也是其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同时吸取美国教训,我国应鼓励高收入群体捐赠,注重税收优惠弹性分析,同时避免慈善捐赠的返还性,并防止股权捐赠中的避税问题。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捐赠 税收激励 个人所得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刘维彬
非货币性资产已成为我国个人捐赠的重要来源,但相关税收制度尚不健全。美国税法规定,捐赠有形和无形资产,都可以按照调整后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扣除。超额结转和按年计税,扩大了税前扣除额度;细化的扣除范围和估值规则,增强了纳税操作性;通过资产计价和扣除比例规定,维护了政府和捐赠双方权益;赠予(含代际转移)税的配合,也是其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同时吸取美国教训,我国应鼓励高收入群体捐赠,注重税收优惠弹性分析,同时避免慈善捐赠的返还性,并防止股权捐赠中的避税问题。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 捐赠 税收激励 个人所得税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时军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慧 卜华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凯旋 蒋斌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对于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价值入账的有两个条件:第一,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即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东平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在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会出现三个应用问题即两种标准问题、公允价值不确定及相关税问题。本文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方法切实可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我国"营改增"的影响涉及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在处理实际经济业务时,既要依据会计准则,又要遵循商业惯例。基于此,对"营改增"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补价是否应考虑增值税因素、交换双方是否需要等值交换以及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时为换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是否应计入当期损益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实务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兴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准则"),不论以公允价值还是以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都应将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但是,相关税费种类繁多,有换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税费,也有换入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税费,在会计实务中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相关税费会计处理方法。究竟应如何解读准则中关于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笔者作了如下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柳东梅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的增值税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涉及资产的类型和税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税法规定的"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学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涉及增值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资料对于相关税费处理的规定极为笼统简约,文章针对交换涉及的每个税种具体情形,分析论证了有关纳税义务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资本化 费用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卫丽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交换双方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时,必然涉及增值税,那么此增值税是否包含在补价中呢?这一问题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以及交换双方的业务处理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以补价含与不含增值税两种情况,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认定及业务处理展开比较探讨。
关键词:
增值税 补价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忠 钱晨 冯徐琼
本文以2007~2014年期间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影响国有企业的R&D投入,但会通过降低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促进它们的R&D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同样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资没有影响,而对民营企业的R&D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个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制约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促进其创新投资;针对创新的直接财政税收政策对于民营企业也有显著的效果。国有企业可能是因为代理成本高、激励机制落后而对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不敏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税收政策 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海燕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引入"商业实质"概念,重启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新准则对具体名词、量度及计量标准没有作出严格界定,给予报表编制者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本文在分析新准则漏洞的基础上阐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中存在的利润操纵方式,并提出若干反利润操纵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斌
2019年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其在适用范围、资产确认或终止确认时点、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组交换、信息披露等方面均予以补充、修订和细化,充分考虑了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求,但在商业实质判断标准、补价认定比例、资产组交换涉及金融资产的规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将劳务和资产整体置换纳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商业实质判断的定性或定量标准,明确补价边界,淡化补价认定标准的影响,补充资产组交换涉及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以持续提升新准则的规范力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