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3)
2023(7044)
2022(6255)
2021(5681)
2020(5093)
2019(11949)
2018(11915)
2017(23962)
2016(13229)
2015(14874)
2014(15201)
2013(15365)
2012(14508)
2011(13135)
2010(13254)
2009(12292)
2008(12633)
2007(11457)
2006(9574)
2005(8739)
作者
(39637)
(33336)
(33205)
(31974)
(21190)
(16140)
(15368)
(12946)
(12391)
(11936)
(11309)
(11207)
(10684)
(10636)
(10599)
(10530)
(10469)
(9843)
(9830)
(9575)
(8326)
(8214)
(8189)
(7693)
(7527)
(7522)
(7512)
(7412)
(6748)
(6743)
学科
(56606)
经济(56553)
(36109)
管理(35914)
方法(31075)
(29136)
企业(29136)
数学(28149)
数学方法(27913)
(16075)
(14132)
中国(12676)
(12142)
(11648)
贸易(11646)
(11347)
(10835)
财务(10818)
财务管理(10788)
(10780)
企业财务(10293)
业经(10053)
(10028)
银行(10005)
地方(9553)
(9519)
金融(9517)
(9388)
农业(9125)
理论(8280)
机构
大学(196065)
学院(193996)
(82170)
经济(80442)
管理(72928)
研究(65746)
理学(62628)
理学院(61897)
管理学(60772)
管理学院(60403)
中国(51892)
科学(40887)
(40656)
(39328)
(36394)
(34806)
研究所(31620)
财经(31592)
中心(31127)
业大(30520)
农业(29054)
(28792)
(28683)
经济学(26503)
北京(25456)
经济学院(24268)
(24092)
师范(23814)
财经大学(23687)
(23134)
基金
项目(127110)
科学(99028)
基金(93152)
研究(89224)
(82037)
国家(81399)
科学基金(68582)
社会(56249)
社会科(53442)
社会科学(53423)
基金项目(49237)
(48874)
自然(45491)
自然科(44386)
自然科学(44369)
自然科学基金(43632)
(41812)
教育(41573)
资助(39645)
编号(35436)
成果(29243)
(29112)
重点(29078)
(26515)
(25913)
科研(25249)
教育部(24753)
(24454)
创新(24338)
课题(24295)
期刊
(84017)
经济(84017)
研究(55399)
中国(34247)
学报(33451)
(32188)
(31616)
科学(29247)
大学(24482)
管理(24040)
学学(23335)
(23283)
金融(23283)
农业(20756)
教育(16129)
财经(16112)
技术(15601)
经济研究(14403)
(13751)
业经(12738)
问题(11718)
(11510)
统计(10300)
(10153)
技术经济(10104)
(10095)
理论(10059)
实践(9069)
(9069)
(9039)
共检索到28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凯旋  蒋斌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对于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价值入账的有两个条件:第一,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即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波  倪侃侃  
本文比较了修订前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了执行修订后准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会计处理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但需要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换入资产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尚未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同时将交付换出资产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如果换入资产尚未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终止确认换出资产的同时将换入资产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骆国城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共同控制权的初始成本计量规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2条规定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两类。《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3条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按取得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即合并成本确定初始投资成本;该准则第9条规定取得共同控制权或者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时军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慧  卜华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东平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在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会出现三个应用问题即两种标准问题、公允价值不确定及相关税问题。本文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方法切实可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春艳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企业间以物易物贸易业务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交换双方换入的资产成本的核算和关于补价的内容的确定值得重新思考。本文认为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在涉税情况下换入资产成本的核算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准则中换入资产成本的公式加以修正,有助于企业正确核算换入资产成本及损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的特殊交易事项,该类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中主要涉及换入资产计量基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成本总额的分配等问题。第一,计量基础决定会计处理方法。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决定了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的计量基础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姬昂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资产交换《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指出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即持有至到期投资)为货币性资产。2007年注会考试中的一道多选题也强调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货币性。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同时具备下列三个特征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才能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一、资产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以准确计算;第二,企业持有至到期意图明确;第三,企业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第一个特征为资产特征,通常为债券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物交换方式为企业在节约资金成本、加快资本运转等方面提供了优势的途径,在具体的业务处理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定中补价是否应考虑增值税因素、交换资产的入账成本是否应包含换入资产进项税额以及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交易损益的确定等问题存在争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对于理顺业务学习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易竞  吴岚  
2006年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首次在中国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其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防止企业进行利润调节。文章对如何正确判定商业实质以及近几年商业实质引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龚长艳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会计规则趋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从经济后果和会计目标的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长虹电器的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该准则的合理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熊涛  徐媛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第3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卫丽  
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收付的补价与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之差不等的情况,如何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的认定及后续的会计处理?本文根据"补价大于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和"补价小于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之差"两种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学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涉及增值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资料对于相关税费处理的规定极为笼统简约,文章针对交换涉及的每个税种具体情形,分析论证了有关纳税义务的会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