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9)
2023(4138)
2022(3506)
2021(3267)
2020(2702)
2019(6249)
2018(6146)
2017(12271)
2016(6616)
2015(6916)
2014(7068)
2013(7068)
2012(6542)
2011(5888)
2010(5783)
2009(5216)
2008(5581)
2007(4818)
2006(4061)
2005(3738)
作者
(18933)
(15742)
(15429)
(15109)
(10045)
(7597)
(7168)
(5893)
(5869)
(5717)
(5412)
(5285)
(5167)
(5167)
(5042)
(4934)
(4816)
(4524)
(4519)
(4500)
(3923)
(3898)
(3849)
(3733)
(3634)
(3577)
(3517)
(3347)
(3128)
(3122)
学科
(24976)
经济(24946)
管理(18867)
(18662)
(15451)
企业(15451)
方法(13868)
数学(12575)
数学方法(12439)
(8774)
(6565)
财务(6555)
财务管理(6541)
企业财务(6361)
(6009)
银行(6003)
(5659)
金融(5659)
(5611)
(5578)
(5571)
中国(5551)
(5481)
贸易(5479)
(5400)
(5364)
业经(4927)
理论(4285)
农业(3697)
技术(3596)
机构
大学(92654)
学院(91148)
(38962)
经济(38149)
管理(32812)
研究(31650)
理学(27989)
理学院(27638)
管理学(27075)
中国(26944)
管理学院(26897)
(21457)
科学(18618)
(18586)
财经(17088)
(16446)
(15661)
(15348)
中心(15032)
研究所(14743)
经济学(13315)
财经大学(13141)
(13089)
业大(12885)
农业(12205)
经济学院(12181)
(11875)
北京(11677)
金融(11663)
(11159)
基金
项目(60569)
科学(47697)
基金(45978)
研究(41430)
(41107)
国家(40811)
科学基金(34512)
社会(27196)
社会科(26013)
社会科学(26007)
基金项目(23542)
自然(23151)
自然科(22597)
自然科学(22591)
自然科学基金(22245)
(21890)
资助(19992)
(19358)
教育(19299)
编号(14849)
(14138)
重点(13986)
(13056)
成果(12647)
(12342)
教育部(12214)
科研(12087)
国家社会(11963)
创新(11684)
(11612)
期刊
(37432)
经济(37432)
研究(27990)
(18300)
中国(16740)
学报(16421)
(16249)
金融(16249)
科学(13879)
(13083)
大学(12177)
管理(12096)
学学(11798)
财经(9111)
农业(8468)
(7775)
经济研究(7248)
教育(7005)
技术(6241)
财会(5166)
(5084)
问题(4930)
统计(4917)
(4874)
国际(4859)
理论(4753)
会计(4750)
(4705)
业经(4692)
(4309)
共检索到136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夏霞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存在矛盾及改进笔者认为,实务中同一笔经济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两条判断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对支付补价方而言,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但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等于或高于25%,或者相反。此时,该笔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呢?企业应当如何进行处理?以下举例说明。例:20×8年9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钱菊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忠  
针对现行产品质量法第46条有关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模糊性,通过对强制标准和一般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对适用"双重标准"而致的不利后果的论述,认为应当尽快由最高人民法院对认识上的严重分歧作出统一、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从来  王勇  
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与GDP之比接近200%,M2/GDP也被广泛用来佐证我国货币已经超发的论点,但简单地将M2与GDP相对应,论证货币超发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结构,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力也不足。从IS—LM模型分析发现我国高M2/GDP的症结不在货币量的多少,而是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率偏低,关注的重点需要从"货币超发"转向为货币政策创造制度环境,解决的途径也不在"堵"而在"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本文以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的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 ,分别从要素角度和功能角度探讨了一个合理的货币市场结构所具有的特征 ,提出种类丰富的市场交易工具、多元化的市场交易主体、平稳而联动的市场交易价格是一个合理的货币市场结构所具有的表象特征 ;而货币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则是一个合理的货币市场结构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段然  
内控缺陷认定在本质上既是一个科学判断问题,也是一个或有事项确认问题。本文从科学判断基本要求与或有事项确认专业性要求出发,采用扎根理论连续比较法和热词分析法对2011年至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逻辑上不符合科学判断基本要求,在内容上不具备可能性与重要性等或有事项确认的基本要素。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建立内控报告概念框架,重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规范与指引以及规范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与审计等改进意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波  倪侃侃  
本文比较了修订前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了执行修订后准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会计处理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但需要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换入资产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尚未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同时将交付换出资产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如果换入资产尚未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终止确认换出资产的同时将换入资产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冷琳  
新修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已经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新准则更加强调与其他具体准则的衔接,细化了不同计量基础下的会计处理,由此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相应变化。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重点阐述了换入资产的确认时点与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时点不相同时的会计处理;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中涉及补价时,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在换入资产成本确定与换出资产交换损益确认中会计处理的区别;并讨论了多项资产交换时,在确定换入多项资产成本和换出多项资产损益中的变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继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在理解和应用中还存在难点和争议,既有准则规定不明确的地方,也存在使用者误读的因素。本文从交换性质的认定、相关税费的处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和交换中损益的确定四个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存在的困惑,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理清思路、简化核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斌  
2019年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其在适用范围、资产确认或终止确认时点、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组交换、信息披露等方面均予以补充、修订和细化,充分考虑了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求,但在商业实质判断标准、补价认定比例、资产组交换涉及金融资产的规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将劳务和资产整体置换纳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商业实质判断的定性或定量标准,明确补价边界,淡化补价认定标准的影响,补充资产组交换涉及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以持续提升新准则的规范力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萍  
一、新旧准则差异的分析(一)准则名称发生变化新准则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原准则名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名称变化包含二层意思:一是将非货币性明确为非货币性资产;二是将交易明确为交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永义  
2019年5月9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该准则发布"满月"即开始执行,仅从其发布与执行的时间节奏就可以联想到其变化的力度和敏感性。与以往相比较,该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更加严谨,与其他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呼应衔接更加顺畅,对适用范围的界定更加明晰,对账务处理时点的规定更加明确,对账务处理规则的确立层次结构更加清晰,具体交易情形的描述更加全面,当期损益具体类别的归属更加适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国珍  
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会计计量、损益确认等方面做了重大改进,这些改进有其理论进步性和客观适用性,符合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时,新准则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龚长艳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会计规则趋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从经济后果和会计目标的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长虹电器的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该准则的合理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田春晓  
财政部先后三次颁布及修订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本文结合国内研究现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本身演变和对该准则研究方法(即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和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