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5)
2023(4925)
2022(4211)
2021(4036)
2020(3435)
2019(7861)
2018(7830)
2017(15779)
2016(8669)
2015(9357)
2014(9615)
2013(9720)
2012(9214)
2011(8197)
2010(8331)
2009(7648)
2008(8176)
2007(7280)
2006(6549)
2005(6259)
作者
(25080)
(20633)
(20340)
(20097)
(13107)
(9937)
(9412)
(7776)
(7770)
(7640)
(7158)
(6999)
(6754)
(6731)
(6630)
(6492)
(6276)
(6050)
(5978)
(5936)
(5211)
(5060)
(5042)
(4860)
(4765)
(4689)
(4602)
(4572)
(4201)
(4156)
学科
(31749)
经济(31695)
管理(25270)
(24814)
(19931)
企业(19931)
方法(14729)
数学(13034)
数学方法(12818)
(12452)
(9475)
(9466)
中国(9049)
(8757)
银行(8751)
(8331)
财务(8308)
财务管理(8283)
(8171)
企业财务(7933)
(7653)
金融(7653)
(7039)
贸易(7035)
(6925)
(6905)
业经(6555)
农业(6136)
(5624)
(5623)
机构
大学(120000)
学院(119332)
(50515)
经济(49321)
研究(42841)
管理(42422)
中国(37808)
理学(34791)
理学院(34378)
管理学(33700)
管理学院(33479)
(29923)
(25235)
科学(24603)
(22901)
财经(22327)
中心(20750)
(20198)
(20109)
研究所(19882)
(19225)
北京(16678)
财经大学(16664)
经济学(16108)
(15796)
业大(15701)
农业(15416)
(15004)
(14914)
(14814)
基金
项目(71298)
科学(55507)
基金(52336)
研究(51465)
(46062)
国家(45677)
科学基金(38291)
社会(32446)
社会科(30855)
社会科学(30846)
基金项目(26636)
(26551)
自然(24920)
自然科(24296)
自然科学(24290)
自然科学基金(23893)
教育(23750)
资助(23090)
(23037)
编号(19932)
成果(17989)
(16394)
重点(16385)
(16181)
课题(14599)
(14279)
(14229)
教育部(14107)
科研(13946)
国家社会(13612)
期刊
(57774)
经济(57774)
研究(41704)
中国(25600)
(25525)
(23000)
金融(23000)
学报(19001)
(18573)
管理(16651)
科学(16515)
大学(14230)
学学(13512)
教育(11897)
农业(11763)
财经(11667)
经济研究(9988)
(9945)
技术(8709)
业经(8357)
问题(7693)
(7235)
会计(6969)
理论(6894)
国际(6742)
财会(6631)
实践(6074)
(6074)
(6037)
统计(5954)
共检索到197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国珍  
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会计计量、损益确认等方面做了重大改进,这些改进有其理论进步性和客观适用性,符合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时,新准则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斌  
2019年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其在适用范围、资产确认或终止确认时点、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组交换、信息披露等方面均予以补充、修订和细化,充分考虑了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求,但在商业实质判断标准、补价认定比例、资产组交换涉及金融资产的规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将劳务和资产整体置换纳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商业实质判断的定性或定量标准,明确补价边界,淡化补价认定标准的影响,补充资产组交换涉及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以持续提升新准则的规范力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波  倪侃侃  
本文比较了修订前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了执行修订后准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会计处理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但需要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换入资产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尚未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同时将交付换出资产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如果换入资产尚未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终止确认换出资产的同时将换入资产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冷琳  
新修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已经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新准则更加强调与其他具体准则的衔接,细化了不同计量基础下的会计处理,由此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相应变化。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重点阐述了换入资产的确认时点与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时点不相同时的会计处理;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中涉及补价时,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在换入资产成本确定与换出资产交换损益确认中会计处理的区别;并讨论了多项资产交换时,在确定换入多项资产成本和换出多项资产损益中的变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继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在理解和应用中还存在难点和争议,既有准则规定不明确的地方,也存在使用者误读的因素。本文从交换性质的认定、相关税费的处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和交换中损益的确定四个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存在的困惑,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理清思路、简化核算。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萍  
一、新旧准则差异的分析(一)准则名称发生变化新准则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原准则名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名称变化包含二层意思:一是将非货币性明确为非货币性资产;二是将交易明确为交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永义  
2019年5月9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该准则发布"满月"即开始执行,仅从其发布与执行的时间节奏就可以联想到其变化的力度和敏感性。与以往相比较,该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更加严谨,与其他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呼应衔接更加顺畅,对适用范围的界定更加明晰,对账务处理时点的规定更加明确,对账务处理规则的确立层次结构更加清晰,具体交易情形的描述更加全面,当期损益具体类别的归属更加适当。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龚长艳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会计规则趋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从经济后果和会计目标的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长虹电器的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该准则的合理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田春晓  
财政部先后三次颁布及修订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本文结合国内研究现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本身演变和对该准则研究方法(即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和评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涂娟  徐凯  
文章以我国制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历史为线索,分析不同阶段相关准则的导向特征,并结合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导向分析,对上市公司报表中涉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的审计问题展开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同剪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伟  
本文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增值税和其他相关税费的处理等规定尚不够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秀兰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商业实质"的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2003年首次出现在国际会计准则中,2004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53号公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FAS153),对1973年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修订。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耿建新  李博文  
从纵向(国内)和横向(国际)两个维度探讨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演变过程及其与国际对应准则的密切联系,以揭示2019年《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修订意义及其国际趋同的价值内涵。从纵向比较的角度,阐述了该准则四个版本的变化历程,展现了与该准则相关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该准则与美国、加拿大同类准则的异同,以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关联之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盖地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现行准则相比,其最大变化就是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按其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也是决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价的关键。本文分别具有商业实质和不具有商业实质两种情况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作出说明。一、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