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5)
2023(4867)
2022(4052)
2021(3658)
2020(3037)
2019(6840)
2018(6765)
2017(13635)
2016(7215)
2015(7773)
2014(7736)
2013(7741)
2012(7081)
2011(6461)
2010(6445)
2009(5841)
2008(6225)
2007(5400)
2006(4503)
2005(4222)
作者
(20885)
(17211)
(16939)
(16533)
(10999)
(8315)
(7865)
(6493)
(6381)
(6295)
(5926)
(5778)
(5664)
(5639)
(5556)
(5344)
(5220)
(5038)
(5014)
(4930)
(4245)
(4234)
(4189)
(3969)
(3967)
(3958)
(3871)
(3613)
(3414)
(3405)
学科
(29195)
经济(29169)
管理(21631)
(20863)
(18667)
企业(18667)
方法(15373)
数学(13558)
数学方法(13426)
(9759)
(7459)
财务(7452)
财务管理(7438)
企业财务(7197)
(6611)
中国(6401)
业经(6350)
(6340)
银行(6334)
(6187)
(6158)
贸易(6155)
(6056)
(5901)
金融(5901)
(5899)
理论(5505)
(5107)
技术(4041)
(3956)
机构
大学(103865)
学院(102362)
(43500)
经济(42627)
管理(37299)
研究(34671)
理学(31897)
理学院(31514)
管理学(30959)
管理学院(30752)
中国(28656)
(23084)
(21081)
科学(20403)
财经(18564)
(17747)
(16993)
中心(16021)
(15996)
研究所(15985)
经济学(14782)
(14647)
财经大学(14185)
业大(13946)
经济学院(13451)
北京(13250)
农业(12623)
(12608)
师范(12462)
(12375)
基金
项目(67617)
科学(53569)
基金(51272)
研究(47275)
(45437)
国家(45092)
科学基金(38466)
社会(31367)
社会科(29889)
社会科学(29882)
基金项目(26193)
自然(25428)
自然科(24804)
自然科学(24797)
(24641)
自然科学基金(24413)
教育(22002)
资助(21832)
(21532)
编号(17256)
(15634)
重点(15546)
成果(14510)
(14451)
(14048)
国家社会(13701)
教育部(13659)
(13310)
科研(13265)
创新(13146)
期刊
(43230)
经济(43230)
研究(31709)
(19962)
中国(18282)
学报(17603)
(16612)
金融(16612)
科学(15133)
管理(14004)
(13246)
大学(13149)
学学(12598)
财经(10092)
教育(9262)
(8628)
农业(8536)
经济研究(8250)
技术(7176)
业经(5846)
(5743)
问题(5710)
财会(5622)
国际(5503)
(5242)
理论(5118)
统计(5007)
(4904)
技术经济(4577)
实践(4552)
共检索到152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钱菊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任婷婷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引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即允许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不具有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宁会  王安宁  
一、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一)商业实质的判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夏霞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存在矛盾及改进笔者认为,实务中同一笔经济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两条判断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对支付补价方而言,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但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等于或高于25%,或者相反。此时,该笔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呢?企业应当如何进行处理?以下举例说明。例:20×8年9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同剪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别岚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中规定了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三个层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活跃市场的不完善性,以及缺乏第三方的监督,导致非合作博弈下"囚徒困境"影响着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的公允性以及集体决策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提出以合作博弈来改变囚徒困境,并从健全现有市场,建立诚信评估机构及加强监管等角度对准确有效地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的公允价值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在集体最优决策的情况下,实现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被准确有效使用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岳维  杨晶  雷蕾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文章依据新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的新要求,针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基础,在非货币性资产公允值的确定原则下,研究非货币性资产公允值的定量确定方法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龚长艳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会计规则趋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从经济后果和会计目标的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长虹电器的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该准则的合理应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宋生  
本文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了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后,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基于此,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文中最后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延军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留给会计师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变化发展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师学习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现值估价技术的同时,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能力。本文试图从分析公允价值的内涵、本质与会计专业判断的关系入手,研究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分析会计专业判断的运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宇  
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更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和难度。文章认为,要促进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会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条件,全面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和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政伟  刘泉军  
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虚拟的交易价格,交易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其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祁爱芝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为了能够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选择公允的会计计量属性至关重要。为此,财政部在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灶娥  傅金平  
我国会计准则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借鉴国际经验,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但在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比较谨慎。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比较难以掌握,二是公允价值的概念比较模糊。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指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规范的缺陷所在,提出重新界定公允价值概念范畴、细化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斌  杨芳  徐岚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上都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如新增了生物资产、职工薪酬、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具体准则,填补了会计规范的空白,但同时也使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会计实务工作者作为会计准则实施的具体执行者,是准则实施的关键,能否实现新准则的预期目的和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全过程,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新准则实施后,有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