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5)
2023(8740)
2022(7764)
2021(7202)
2020(6332)
2019(14857)
2018(14885)
2017(28903)
2016(16198)
2015(18414)
2014(19087)
2013(19054)
2012(17858)
2011(16058)
2010(16407)
2009(15121)
2008(15875)
2007(14425)
2006(12222)
2005(11242)
作者
(48342)
(40321)
(40222)
(38816)
(25786)
(19588)
(18665)
(15668)
(15127)
(14948)
(13716)
(13673)
(13068)
(12913)
(12842)
(12817)
(12472)
(11970)
(11943)
(11604)
(10270)
(10246)
(9898)
(9353)
(9231)
(9149)
(9119)
(9118)
(8215)
(8198)
学科
(63439)
经济(63376)
管理(45950)
(43952)
(36168)
企业(36168)
方法(32759)
数学(29003)
数学方法(28722)
(21294)
(16560)
(15211)
中国(15127)
(15121)
财务(15096)
财务管理(15048)
企业财务(14084)
(13503)
(13014)
贸易(13007)
(12661)
业经(12185)
(12069)
银行(12038)
理论(11251)
(11176)
金融(11174)
地方(11155)
(11069)
农业(10729)
机构
学院(234917)
大学(234093)
(92487)
经济(90256)
管理(84495)
研究(76392)
理学(71450)
理学院(70607)
管理学(69224)
管理学院(68787)
中国(62371)
(49840)
(49306)
科学(48164)
(42511)
(41275)
财经(38374)
(37578)
中心(36742)
研究所(36562)
业大(35625)
(34450)
农业(33591)
北京(31105)
(30130)
(29166)
经济学(28990)
师范(28807)
财经大学(28185)
(26700)
基金
项目(146147)
科学(111928)
研究(104871)
基金(103961)
(91123)
国家(90337)
科学基金(75636)
社会(63479)
社会科(60118)
社会科学(60098)
(57587)
基金项目(54695)
自然(49907)
教育(49458)
自然科(48659)
自然科学(48642)
(48470)
自然科学基金(47820)
资助(44594)
编号(43549)
成果(36724)
重点(33346)
(32633)
课题(30379)
(30258)
(29589)
(29310)
科研(28826)
大学(27949)
创新(27756)
期刊
(101469)
经济(101469)
研究(69267)
中国(47581)
(44922)
学报(40105)
(37374)
科学(33652)
大学(29344)
管理(28485)
学学(27741)
(27403)
金融(27403)
农业(24382)
教育(24152)
技术(20116)
财经(19590)
(16647)
经济研究(16628)
会计(16196)
业经(16164)
财会(14606)
问题(13690)
(13268)
(13038)
理论(11917)
(11791)
技术经济(11649)
统计(11399)
图书(10905)
共检索到356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熊涛  徐媛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第3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学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涉及增值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资料对于相关税费处理的规定极为笼统简约,文章针对交换涉及的每个税种具体情形,分析论证了有关纳税义务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物交换方式为企业在节约资金成本、加快资本运转等方面提供了优势的途径,在具体的业务处理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定中补价是否应考虑增值税因素、交换资产的入账成本是否应包含换入资产进项税额以及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交易损益的确定等问题存在争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对于理顺业务学习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闫建峰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应用指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仓萍萍  吕林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作为一项特殊业务会计,在会计实务中时有发生。经多年教学笔者认为,该项准则在运用中有些地方值得探讨。文章选取教材及辅助资料中一些案例,对其中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期对初学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的特殊交易事项,该类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中主要涉及换入资产计量基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成本总额的分配等问题。第一,计量基础决定会计处理方法。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决定了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的计量基础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姬昂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资产交换《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指出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即持有至到期投资)为货币性资产。2007年注会考试中的一道多选题也强调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货币性。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同时具备下列三个特征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才能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一、资产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以准确计算;第二,企业持有至到期意图明确;第三,企业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第一个特征为资产特征,通常为债券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蔼  刘阳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减少企业货币性支出,保留营运资金,提高企业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于企业以劳务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并未规定,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业务是大量存在的,属于企业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正是基于会计准则在这方面规定的缺失,探讨企业间进行劳务交换时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胜强  孙芳城  梁丁凡  
2017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将收入确认条件由"风险报酬转移"调整为"控制权转移",笔者借助具体案例,分析研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条件,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问题。具体账务处理可概括为: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主要依据收入准则(2017)进行核算;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只有当不涉及补价和涉及补价小于交易总金额的25%时,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进行核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易竞  吴岚  
2006年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首次在中国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其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防止企业进行利润调节。文章对如何正确判定商业实质以及近几年商业实质引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慧  卜华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波  倪侃侃  
本文比较了修订前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了执行修订后准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会计处理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但需要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换入资产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尚未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确认换入资产的同时将交付换出资产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如果换入资产尚未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但换出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在终止确认换出资产的同时将换入资产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傅智端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武  葛新旗  饶素梅  田密  
现阶段,会计计量模式的混合应用使诸多财务人员对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比较疑惑。本文采用例证的方式对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以及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消除广大财务人员对单项非货币资产交换业务的困惑。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例1]隆鑫公司用一栋经营用厂房去与昌达公司所拥有的一项股权进行交换。交换日,双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可靠取得,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厂房原值4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增值100万元,交换日的市价为600万元。昌达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账面余额700万元,减值200万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三平  
本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及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入账成本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认定时,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应当包括交换资产的增值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方法应当是,先确定换入资产的含税成本,然后再对存在增值税的换入资产,将其含税成本分为不含税成本及增值税进项税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