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1)
- 2023(8171)
- 2022(7276)
- 2021(6743)
- 2020(5973)
- 2019(13878)
- 2018(13908)
- 2017(27718)
- 2016(15441)
- 2015(17532)
- 2014(17905)
- 2013(17975)
- 2012(17079)
- 2011(15346)
- 2010(15565)
- 2009(14657)
- 2008(15278)
- 2007(14084)
- 2006(11935)
- 2005(10911)
- 学科
- 济(64598)
- 经济(64528)
- 管理(44813)
- 业(43553)
- 企(36068)
- 企业(36068)
- 方法(34405)
- 数学(30636)
- 数学方法(30284)
- 财(19466)
- 农(16215)
- 中国(15141)
- 学(14795)
- 务(13468)
- 财务(13443)
- 财务管理(13404)
- 贸(13266)
- 贸易(13261)
- 制(12925)
- 易(12920)
- 企业财务(12507)
- 业经(11791)
- 银(11489)
- 银行(11460)
- 融(10770)
- 金融(10768)
- 行(10736)
- 地方(10715)
- 理论(10324)
- 农业(10320)
- 机构
- 大学(230328)
- 学院(227263)
- 济(93207)
- 经济(91103)
- 管理(84098)
- 研究(77107)
- 理学(71846)
- 理学院(70998)
- 管理学(69552)
- 管理学院(69133)
- 中国(61099)
- 京(48571)
- 科学(48470)
- 财(45571)
- 农(42490)
- 所(41057)
- 研究所(37143)
- 中心(36539)
- 财经(36220)
- 业大(35588)
- 江(34695)
- 农业(33884)
- 经(32784)
- 北京(30602)
- 经济学(29526)
- 范(28930)
- 师范(28583)
- 州(27849)
- 财经大学(27003)
- 经济学院(26869)
- 基金
- 项目(145662)
- 科学(112945)
- 基金(106058)
- 研究(102066)
- 家(93433)
- 国家(92683)
- 科学基金(77985)
- 社会(63651)
- 社会科(60363)
- 社会科学(60342)
- 省(55969)
- 基金项目(55722)
- 自然(51960)
- 自然科(50720)
- 自然科学(50701)
- 自然科学基金(49836)
- 划(47854)
- 教育(47824)
- 资助(45597)
- 编号(40843)
- 成果(34311)
- 重点(33238)
- 部(33033)
- 发(29900)
- 创(29308)
- 科研(28760)
- 课题(28098)
- 教育部(28047)
- 性(27826)
- 大学(27549)
共检索到338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春艳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企业间以物易物贸易业务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交换双方换入的资产成本的核算和关于补价的内容的确定值得重新思考。本文认为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在涉税情况下换入资产成本的核算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准则中换入资产成本的公式加以修正,有助于企业正确核算换入资产成本及损益。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入资产成本 补价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赖成志 张君亦 周健泽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同时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了规定,但在具体操作时仍存在较多疑问,如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多项资产时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存在种种误解。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视友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即换入资产的计量)是会计处理的关键。尽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计量存在多种情况,但只要掌握计量的基本原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并不难。一、换入资产的计量原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计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如果该项交换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两个条件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巧霞
与单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比,换入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仅情形较多,涉及的相关税费也比较复杂,这些问题给换入多项资产的成本确认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采用图示法将换入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情形进行详细分类,对不同情形下换入资产的成本确认进行分析。同时借助案例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的相关税费处理、成本确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图示法 营业税 增值税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凯旋 蒋斌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对于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价值入账的有两个条件:第一,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即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卫丽
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收付的补价与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之差不等的情况,如何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的认定及后续的会计处理?本文根据"补价大于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和"补价小于双方资产公允价值之差"两种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
补价 公允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龚长艳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与国际会计规则趋同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从经济后果和会计目标的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长虹电器的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该准则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经济后果 会计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蔼 刘阳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减少企业货币性支出,保留营运资金,提高企业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于企业以劳务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并未规定,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业务是大量存在的,属于企业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正是基于会计准则在这方面规定的缺失,探讨企业间进行劳务交换时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劳务交换 商业实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强平 倪云珍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应用指南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核算进行了规范。其中,涉及增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时军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慧 卜华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东平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在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会出现三个应用问题即两种标准问题、公允价值不确定及相关税问题。本文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方法切实可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任婷婷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引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即允许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不具有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我国"营改增"的影响涉及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在处理实际经济业务时,既要依据会计准则,又要遵循商业惯例。基于此,对"营改增"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补价是否应考虑增值税因素、交换双方是否需要等值交换以及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时为换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是否应计入当期损益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实务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宁会 王安宁
一、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一)商业实质的判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