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9)
- 2023(5626)
- 2022(5181)
- 2021(4788)
- 2020(4272)
- 2019(10298)
- 2018(10362)
- 2017(21046)
- 2016(11840)
- 2015(13688)
- 2014(14238)
- 2013(14511)
- 2012(13877)
- 2011(12591)
- 2010(12842)
- 2009(12179)
- 2008(12575)
- 2007(11617)
- 2006(10078)
- 2005(9360)
- 学科
- 济(53354)
- 经济(53299)
- 管理(32183)
- 业(31696)
- 方法(27481)
- 企(25072)
- 企业(25072)
- 数学(24794)
- 数学方法(24521)
- 农(14929)
- 财(14553)
- 中国(12526)
- 贸(11690)
- 贸易(11685)
- 易(11362)
- 学(10886)
- 制(10631)
- 地方(9710)
- 业经(9575)
- 农业(9402)
- 务(9122)
- 财务(9098)
- 财务管理(9068)
- 银(9063)
- 银行(9043)
- 行(8528)
- 企业财务(8516)
- 融(8462)
- 金融(8460)
- 理论(7727)
- 机构
- 大学(179597)
- 学院(178003)
- 济(76551)
- 经济(74824)
- 管理(66424)
- 研究(60509)
- 理学(56005)
- 理学院(55386)
- 管理学(54368)
- 管理学院(54046)
- 中国(49447)
- 京(37780)
- 财(37098)
- 科学(36275)
- 所(32408)
- 农(31873)
- 中心(29346)
- 财经(29010)
- 研究所(28813)
- 江(27882)
- 业大(26275)
- 经(26117)
- 农业(25090)
- 北京(24431)
- 经济学(24184)
- 范(22844)
- 师范(22639)
- 州(22426)
- 经济学院(22040)
- 财经大学(21375)
- 基金
- 项目(108218)
- 科学(83558)
- 研究(78816)
- 基金(77595)
- 家(66837)
- 国家(66295)
- 科学基金(55645)
- 社会(48510)
- 社会科(45964)
- 社会科学(45947)
- 省(42142)
- 基金项目(40838)
- 教育(36791)
- 自然(35838)
- 划(35774)
- 自然科(34966)
- 自然科学(34954)
- 自然科学基金(34345)
- 资助(33802)
- 编号(32968)
- 成果(28196)
- 部(24835)
- 重点(24537)
- 发(23051)
- 课题(22663)
- 创(21581)
- 科研(21188)
- 教育部(21186)
- 大学(20772)
- 性(20586)
共检索到272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雷文谨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换入换出资产的计价有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公允价值"所包括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尤其体现在确认方法上,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千 周江生
从1994年财政部的立项探讨到1999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颁布以及2000年1月1日起全国企业的全面实施再到后来的不停修改而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直对非货币性交易的规范化起着积极引导作用。一方面,新准则的推出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促进了非货性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新准则中对于非货币性交易的一些判定变得复杂。文章就非货币性相关准则在会计处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 商业实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奚晓荣
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关联方之间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和粉饰业绩的现象,如关联方之间可以通过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高估、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低估等几种方法操纵利润。我们应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强化公司外部监督,对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进行控制,以完善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范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
关键词:
关联方 非货币性交易 公允价值 利润操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正英 吴昊
本文以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会计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而终极控制权比例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则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变量。同时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配股动机、扭亏动机和被特别处理动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毅平
比较我国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美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涵盖范围、分类标准、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准则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经济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文章认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建设应该有一个首尾一致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计量属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秀梅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一些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应着重分析在非货币性交易中,适度应用公允价值须掌握的计价基础判断标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核算等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所谓适度即准确把握公允价值的判断标准、计价基础、计量核算方法,以避免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令芝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是我国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又一具体准则 ,它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 ,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这一准则中的“非货币性交易”的范围的确定等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尚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非货币性交易 非货币性资产 入帐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宗梅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并不适用于所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实质上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仅能适用权益性交易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而不能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针对实质上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实际情况,本文拟从交易或事项的判断入手,解剖权益性交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进而对实质上构成权益性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进行新的解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卫红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经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交易在会计核算中不确认收入,只确认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及相关损益,税法则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就此,文章分析了非货币性交易在不涉及补价这两种情况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叶建芳 夏晨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会计准则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以非货币性交易为例,我国非货币交易会计准则已经历三次变更,其收益的会计确认与税法的确认一直存在着差异。分析和把握这些差异的变化,不仅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更利于依法诚信纳税。本文在阐述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同时,结合税法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提出了两者的差异及协调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卫东 吴莉 姚子龙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涉及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要么没有提到 ,要么简单描述 ,实际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试图明确其处理方法 ,并辅以案例说明。
关键词:
非货币性交易 应收款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彩虹
简述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的意义 ,概括说明了该准则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对该准则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非货币性交易 会计准则 特点 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贾博颖 付玉来
美国新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FAS153),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仍应以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但排除了APB意见书第29号有关非货币性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例外,将其替换为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的例外。本文分析了FAS153与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启示,其中主要是“商业实质”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应用。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 商业实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颖
对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及统一会计制度与修订前的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变动内容,探讨变动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修订后准则及制度在非货币性交易核算范围界定上不够明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芳霞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方面、补价收益确认方面及存货公允价值认定方面等存在着缺陷,笔者从以下3个方面阐述了修正以上缺陷的观点和方法:(1)当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其差额作为当期损失,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确认;(2)与补价有关的税金及附加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当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补价有关的税金及附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收到的补价;(3)存货的公允价值应包含增值税。
关键词:
入账价值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补价 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