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3)
- 2023(17573)
- 2022(14996)
- 2021(13952)
- 2020(11788)
- 2019(26820)
- 2018(26518)
- 2017(50924)
- 2016(27692)
- 2015(30985)
- 2014(30849)
- 2013(30542)
- 2012(27941)
- 2011(24726)
- 2010(25010)
- 2009(23406)
- 2008(23543)
- 2007(21015)
- 2006(18657)
- 2005(16963)
- 学科
- 济(112250)
- 经济(112089)
- 业(106171)
- 管理(101431)
- 企(96559)
- 企业(96559)
- 方法(47873)
- 财(44961)
- 数学(37667)
- 数学方法(37260)
- 业经(34746)
- 农(33677)
- 中国(29909)
- 制(28053)
- 务(27827)
- 财务(27755)
- 财务管理(27693)
- 企业财务(26306)
- 技术(23394)
- 农业(23089)
- 地方(22729)
- 理论(21801)
- 和(20498)
- 体(20076)
- 策(19950)
- 学(19614)
- 划(19585)
- 贸(18908)
- 贸易(18894)
- 银(18540)
- 机构
- 学院(391484)
- 大学(388637)
- 管理(160042)
- 济(158472)
- 经济(155077)
- 理学(137278)
- 理学院(135875)
- 管理学(133951)
- 管理学院(133211)
- 研究(124718)
- 中国(97740)
- 财(83896)
- 京(82506)
- 科学(73995)
- 财经(62868)
- 所(61416)
- 江(59947)
- 农(59114)
- 经(56881)
- 中心(56262)
- 研究所(54646)
- 业大(54213)
- 北京(52030)
- 范(48053)
- 州(47685)
- 师范(47670)
- 经济学(46565)
- 财经大学(46207)
- 农业(45871)
- 院(45530)
- 基金
- 项目(256120)
- 科学(203148)
- 研究(192798)
- 基金(186000)
- 家(159206)
- 国家(157790)
- 科学基金(137990)
- 社会(122381)
- 社会科(116038)
- 社会科学(116011)
- 省(101027)
- 基金项目(98479)
- 自然(87994)
- 教育(87681)
- 自然科(85947)
- 自然科学(85930)
- 自然科学基金(84439)
- 划(83044)
- 编号(78984)
- 资助(75749)
- 成果(64627)
- 创(56971)
- 部(56505)
- 重点(56447)
- 课题(54270)
- 发(54214)
- 创新(52448)
- 制(51178)
- 国家社会(49769)
- 项目编号(49689)
- 期刊
- 济(183194)
- 经济(183194)
- 研究(121248)
- 中国(80726)
- 财(71595)
- 管理(65230)
- 农(55109)
- 学报(54351)
- 科学(52036)
- 教育(42643)
- 大学(42639)
- 学学(40100)
- 农业(37832)
- 融(36005)
- 金融(36005)
- 技术(35495)
- 财经(31604)
- 业经(31171)
- 经济研究(28350)
- 经(26984)
- 问题(23222)
- 业(21864)
- 技术经济(20802)
- 财会(20007)
- 现代(19373)
- 会计(19308)
- 科技(19146)
- 理论(18564)
- 图书(18111)
- 商业(17794)
共检索到596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华兵 刘芳
在多分部的大型企业中,由于各分部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导致使用单一会计指标对分部经理业绩评价会出现种种缺陷,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契约来激励各个分部经理,以实现分部间的战略协同创新是企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文章研究了将非财务指标融入分部经理激励契约对促进分部间战略协同的作用。研究表明,多期动态并存在学习效应的情形下,分部经理激励契约中融入非财务指标能弥补激励契约中单一会计指标的缺陷,并有效促进分部经理间的战略协同创新。
关键词:
非财务指标 分部经理 战略协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是国家"2011计划"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梳理有关企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而构建了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机制及其具体运作模式,包括外部动力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集群创新网络协同机制)及其具体运作。
关键词:
福建省 民营企业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包进
在高等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形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变革。高等院校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势必要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受制于现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单纯依靠高等院校自身实现转型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如何引入和利用好外部资源,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对目前高等院校转型具有现实意义。可从企业发展视角研究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建构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 企业 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军 朱先奇 张琰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中小企业集群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协同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首先对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核心主体进行了界定;然后对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间关系与功能进行了简要描述;接着从狭义上的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对中小企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协同创新过程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论断;分别构建了基于中小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两方的竞合博弈模型、基于创新创造和风险承担及资源投入三因素的改进夏普利值法分配模型,同时对合作契约达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索超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云模型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定修 黄玲青 涂用军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机构管理协同机制、利益分享协同机制、人力资源协同机制、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协同机制、实习就业与创业协同机制、教研资源协同机制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协同创新 机制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詹华
文章认为,供给(技术)、商业模式和需求三个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还不成熟的产业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此可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为七种类型。目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化正在酝酿,生产方式正在进行快速转变,金融泡沫仍未根本消除。文章指出,需要着力从空间布局、技术线路图、载体功能、金融支持、人才基础、中介服务、行业监管和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涵义 协同创新 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邬连东
地方综合类高职有别于普通高校及行业高职,受专业庞杂等因素的影响,定位往往不够清晰,因此必须切实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求异办学,错位发展,通过发展战略和机制的改革,实现多方联动、系统协同、力量整合的错位发展,使不同的创新主体与跨区域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国际化开放办学等开放多元化的办学理念在整个创新系统中达成一致,形成地方综合类高职跨越式发展强劲的内驱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洪银兴
创新范式的现代转型提出了大学与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并不断提升协同层次的要求。创新协同的关键是大学和企业在创新能力中形成动态互补结构,在驱动产业创新中发挥乘数效应。近期我国大学知识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大学与企业之间出现较大的知识势差。我们应正视我国企业内部研发不足的现实,通过强化创新竞争机制以及政府积极干预,激励企业提升参与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深化大学体制创新。
关键词:
创新范式 大学 企业 协同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维蔚 石岿然 朱跃钊
为了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演化并揭示参与者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有限理性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单群体和两群体系统的演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概率与协同超额收益正相关、与投入总成本和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一个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使得产学研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最大化;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将有效减少双方的背叛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妮娜 朱先奇 高力平
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有助于降低创新风险、充分共享创新资源。围绕政府导向下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网络展开研究,引入前景理论的心理感知效用替代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构建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MATLAB对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博弈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变化进行数值计算,并仿真分析政府选择"激励"策略的博弈过程,讨论了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协同创新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激励力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博弈参与主体过于依赖政策而止于研发;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政府合理的监管下更容易达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控制创新成本、提高双方收益、维护协同创新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前景理论 政府激励 演化博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亚光 卢彬彬
协同创新以开放、信任、共享为前提,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流动与共享,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不同主体以及各主体的内部功能单元均可成为网络组织的活性结点,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组织。基于网络组织这一组织形式,对研发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从战略、契约、资源、利益分享、持续改进等5个方面构建研发协同创新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兵
在国家全面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和产教融合战略的大背景下,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性与产业性相融合的特性。这一特性也使得高职教育成为连接产业端和公共服务供给端的重要领域。PPP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可以成为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范式和机制,并助力高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现。PPP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重点要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教育产权机制、私方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关键词:
PPP 高职教育 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太胜
产业集聚创新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本文试图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机制的功能与结构分析,解释创新网络的集体学习机制,以及协同创新机制如何提升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龙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全面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立足我国高校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辨明目前高校在协同创新中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围绕这四个主要问题,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项目甄选机制、动力与保障机制及"四大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组成的高校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
高校 政产学研 协同创新机制 构建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