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6)
- 2023(16533)
- 2022(14076)
- 2021(13130)
- 2020(10926)
- 2019(24836)
- 2018(24411)
- 2017(47042)
- 2016(25560)
- 2015(28620)
- 2014(28203)
- 2013(27993)
- 2012(25546)
- 2011(23033)
- 2010(23107)
- 2009(21473)
- 2008(20004)
- 2007(17662)
- 2006(15607)
- 2005(13530)
- 学科
- 济(101155)
- 经济(101040)
- 业(75853)
- 管理(68866)
- 企(54031)
- 企业(54031)
- 农(48655)
- 方法(43186)
- 数学(37847)
- 数学方法(37471)
- 中国(33265)
- 农业(32465)
- 融(27324)
- 金融(27323)
- 业经(26283)
- 财(26093)
- 银(26073)
- 银行(26009)
- 行(25071)
- 地方(24530)
- 制(21633)
- 学(21038)
- 贸(18302)
- 贸易(18289)
- 易(17792)
- 技术(16463)
- 理论(16180)
- 务(16174)
- 财务(16107)
- 财务管理(16079)
- 机构
- 学院(359097)
- 大学(356356)
- 济(142898)
- 管理(141668)
- 经济(139760)
- 理学(123950)
- 理学院(122593)
- 研究(120683)
- 管理学(120435)
- 管理学院(119832)
- 中国(94515)
- 农(79864)
- 科学(77247)
- 京(74753)
- 业大(62999)
- 财(62816)
- 农业(62045)
- 所(60763)
- 中心(57091)
- 研究所(55854)
- 江(51364)
- 财经(50949)
- 经(46659)
- 北京(46335)
- 范(45850)
- 师范(45323)
- 院(42784)
- 州(42389)
- 经济学(42311)
- 农业大学(39637)
- 基金
- 项目(253811)
- 科学(198312)
- 基金(183714)
- 研究(181942)
- 家(161784)
- 国家(160381)
- 科学基金(137109)
- 社会(115118)
- 社会科(108895)
- 社会科学(108863)
- 省(100717)
- 基金项目(99054)
- 自然(90220)
- 自然科(88126)
- 自然科学(88102)
- 自然科学基金(86507)
- 划(83958)
- 教育(81450)
- 编号(74300)
- 资助(74107)
- 成果(58316)
- 重点(56537)
- 发(55005)
- 部(54887)
- 创(53161)
- 课题(50140)
- 创新(49567)
- 科研(48514)
- 国家社会(47223)
- 计划(46619)
- 期刊
- 济(154323)
- 经济(154323)
- 研究(101297)
- 农(79110)
- 中国(67518)
- 学报(62996)
- 科学(55849)
- 农业(53191)
- 大学(47300)
- 管理(45789)
- 学学(45366)
- 财(44825)
- 融(43607)
- 金融(43607)
- 教育(33815)
- 业经(30483)
- 技术(27801)
- 业(25264)
- 财经(23818)
- 经济研究(22995)
- 问题(22791)
- 经(20235)
- 版(19067)
- 科技(18679)
- 业大(17978)
- 理论(17070)
- 技术经济(16502)
- 现代(16347)
- 资源(15893)
- 图书(15773)
共检索到516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司文涛 孟霖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对迁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非认知能力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论文将非认知能力划分为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5个维度,系统分析非认知能力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情感联结即地方依恋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路径,进而探究非认知能力、地方依恋对城市融入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非认知能力中的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3个维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对地方依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方依恋在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与城市融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地方依恋在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与城市融入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论文丰富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范畴,可为促进农民工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融入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泓澄 徐欣
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和社会融入问题,既有研究认为相对于留守儿童,随迁更能提升农民工子女的认知能力,但本文结论有所差异。本文基于社会融入视角,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研究了随迁农民工子女认知能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在年龄较低时随迁,其认知能力会提升,但随着随迁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反而降低,甚至会表现为不如留守儿童。本文通过教育期望、教育支出和学校质量的机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随迁二代”的社会融入状况,分析了影响机制在子女性别、家庭收入和随迁模式上的差异性。研究结论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有利于改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关键词:
社会融入 农民工子女 随迁 认知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文涛 戚伟 孟霖
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证据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心理资本分为乐观、自信、希望、韧性4个维度,将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3个维度,分维度研究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同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能力即地方适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乐观、自信、希望和韧性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信和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不显著;(2)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首先,在乐观、自信、韧性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希望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其次,在乐观、韧性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在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地方适应性在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中介效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拓宽了视野,亦可为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城市健康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平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家庭化 非家庭化 流动 城市融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晓英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武
文化资本包括以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品位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为形式的文化能力型文化资本和以文凭、职业证书等为形式的制度化文化资本。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其融入城市主体社会,同时,文化资本的缺乏影响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并导致市民对农民工的文化排斥,进一步阻碍其城市融入。因此,政府和农民工自身都应做出某种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实现其城市融入,完成市民化过程。
关键词:
农民工 文化资本 城市融入 文化排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兴邦
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融入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生育意愿,且对于80后和东部地区农民工生育意愿的负向效应更大。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发现:定居意愿增加和男孩偏好下降是城市融入影响农民工生育意愿降低的两种路径。以融入为核心的"人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从事实和机制两方面探讨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影响,为客观评估城镇化的生育效应,增加人口预测工作科学性,人口政策动态调整和优化等工作提供了事实基础和理论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郭沛
基于3 167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定居意愿对其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与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城市认同对身份认同起到间接影响;定居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同时定居意愿与社会网络存在交互影响。在独居和半迁移模式中,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而对于全家迁移的农民工来说,社会网络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表明全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关系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景晓芬
从隔离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将农民工的居住空间模式分为固定混合型、流动混合型、固定隔离型和流动隔离型四类。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居住空间对其城市融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城市居民隔离的同类群体聚居是西安市农民工的主要空间居住模式;隔离和不稳定的居住空间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存在着负向影响;在四类居住空间模式中,固定混合型居住模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最高,其次是流动混合型和固定隔离型的农民工,流动隔离型的居住模式最不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据此认为,实行一定程度的混居、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农民工基于地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其城市融入水平。
关键词:
居住空间模式 城市融入 居住隔离 农民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龙 罗必良
基于2019年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调查,探讨土地财产性收益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承包地财产性收益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留城期限和户口迁移意愿均没有显著影响;当前宅基地财产性收益则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稳健性检验再次证实上述结论是可信的。鉴于当前收益和未来收益的影响可能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承包地预期财产性收益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留城期限没有显著影响,但不利于农民选择将户口迁入城市;宅基地预期财产性收益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留城期限和户口迁移意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土地财产性权益。一方面,要加快宅基地和农房市场交易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防止土地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潜在羁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立建 陈波
基于国家卫计委2010年12月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专项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存在分位效应。在低分位点上,模型重点刻画城市融入度较低的样本的特点,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影响不显著;随着分位点的提高,模型越来越体现城市融入度高的样本的特点,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影响,影响程度不断增强。而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则没有这种效应。本文认为养老保险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类似门槛的效应,即是否有养老保险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工都很重要;而医疗保险具有类似福利的效应,越是城市融入度高的农民工越看重医疗保险是否能更好地满足自己在城市生活的...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农民工 城市融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亦 龙立荣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受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经济收入和制度资本的影响和制约。为了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教育投资,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增强人力资本;搭建城乡互动平台,打破城乡互动壁垒,提升社会资本;促进城市认同,激发自信、乐观和希望,维护心理资本;促进就业,提高工资水平,增大经济收入;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制度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婷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他们受到教育水平偏低和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在城市中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人身保险、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入学、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些都对他们的城市融入带来了困难和阻碍,本文试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立军 王明忠 王曙光 吴二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成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义及困境出发,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破解之道进行研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城市融入 困境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一、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概念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最早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城市融入的"过程说";另一种是城市融入的"结果论",即一种强调城市融入的过程性,一种则强调城市融入结果或者状态的体现。"融入"是指少数群体或个人放弃原来的习俗和生活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附和主导性的价值和标准。通俗地讲,就是指外来者通过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