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9)
- 2023(8610)
- 2022(7568)
- 2021(6893)
- 2020(6129)
- 2019(14185)
- 2018(14142)
- 2017(27965)
- 2016(15544)
- 2015(17757)
- 2014(18024)
- 2013(18150)
- 2012(16989)
- 2011(15469)
- 2010(15668)
- 2009(15051)
- 2008(15338)
- 2007(14151)
- 2006(12386)
- 2005(11496)
- 学科
- 济(62709)
- 经济(62598)
- 管理(51287)
- 业(46510)
- 企(39531)
- 企业(39531)
- 方法(29164)
- 数学(25274)
- 数学方法(25068)
- 财(23809)
- 税(21884)
- 税收(20420)
- 收(20247)
- 制(17531)
- 农(17520)
- 中国(15420)
- 业经(14011)
- 务(13581)
- 财务(13550)
- 财务管理(13514)
- 学(12935)
- 企业财务(12769)
- 体(12042)
- 贸(11977)
- 贸易(11972)
- 易(11648)
- 地方(10937)
- 银(10898)
- 银行(10865)
- 农业(10849)
- 机构
- 大学(230519)
- 学院(228621)
- 济(95468)
- 经济(93428)
- 管理(87029)
- 研究(75229)
- 理学(74354)
- 理学院(73553)
- 管理学(72484)
- 管理学院(72035)
- 中国(58515)
- 财(52805)
- 京(47847)
- 科学(44903)
- 财经(39885)
- 所(38899)
- 农(38593)
- 江(36607)
- 经(35860)
- 中心(34804)
- 研究所(34540)
- 业大(32973)
- 农业(30306)
- 北京(30161)
- 经济学(29983)
- 财经大学(29244)
- 州(28035)
- 范(27695)
- 师范(27397)
- 经济学院(27215)
- 基金
- 项目(144298)
- 科学(113072)
- 研究(106255)
- 基金(105019)
- 家(90690)
- 国家(89972)
- 科学基金(76683)
- 社会(67618)
- 社会科(64028)
- 社会科学(64007)
- 省(56070)
- 基金项目(55699)
- 教育(48955)
- 自然(48588)
- 自然科(47412)
- 自然科学(47397)
- 划(47127)
- 自然科学基金(46573)
- 编号(43857)
- 资助(43022)
- 成果(37432)
- 部(33061)
- 重点(32480)
- 制(31720)
- 发(30178)
- 创(30045)
- 课题(29807)
- 性(28623)
- 教育部(28450)
- 创新(28252)
共检索到349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游振宇
税收的法定原则与非营利组织的特质要求运用法律化的税收制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规制,且价值取向为税收优惠。本文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税法规制的法理分析,剖析现行非营利组织税法规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法规制 法理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捷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消除贫困,发展教育,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制度却较为滞后。本文分析了当前非营利组织税制存在的缺陷,在建立健全税法体系、优化税式支出政策、完善征收管理制度、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改革取向下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收制度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小安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具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交织混合的特点。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不能有效地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行激励和规制,因而需要按公平和效率原则,着重从税收法制建设、免税资格、税收优惠和捐赠优惠等四个方面改革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制度。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制 激励 规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既弥补市场缺陷也弥补政府失灵,甚至还扮演着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域”的重要角色。然而,“资金缺乏”是世界范围内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成了限制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形成一个鼓励和规范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思强 卞继红
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所得的税制标准除了必须坚持收入用途标准和相关经营标准外,还必须做如下补充或修正:税收优惠所得上限符合组织绩效最大化目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报酬的薪酬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出资者回报免征所得税;非限定性净资产增长率超过规定标准的,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净资产税;依社会服务总量确定管理费用的税前扣除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在我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法条例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非营利组织的减免税政策。但仍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法人制度不完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效果,有的税收政策还不够详细、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改革现行事业单位制度,完善非营利组织法人制度,鼓励社会捐赠等,仍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收制度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丁芸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对非营利组织纳税人作出详细规定,较旧企业所得税法而言,其科学性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本文简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关税法规定,分析借鉴了国外非营利组织所得课税的经验,认为我国企业所得税中对非营利组织纳税人的规定有待进一步细化、明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怡 李瑞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失灵",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破门拆墙"拉近城乡距离,必须引导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力量介入。然而,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之内在诉求必然要求内生平衡的税收法律机理予以回应。作为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的税法,其调节功能的非均衡构造和回应必须在通过诊断现行非营利组织税收激励机制之症结基础上对症下药,依赖税收激励体制变革之管径,缝合现行制度之缺憾,并通过多维视角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以籍税法的倾向性保护契合非营利组织现实发展之困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急剧的增加,在公共需求的不断扩大与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有限的双重压力下,以慈善和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环保等社会慈善事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丁朝霞 黄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的一些相关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应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要求。本文对中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比较,借鉴美国已经成熟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结合我国的实践,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会计制度 会计目标 会计主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植才
本文剖析了我国对非营利组织课税的相关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确立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基本税收政策,制订与税法相协调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构建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税务会计体系等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课税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收制度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燕 邵云飞 杜欣
基于新规制经济学中的规制激励理论,对代表利益相关者的非营利组织(NPO)参与环境规制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NPO参与环境规制会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和规制的社会成本;然后通过讨论规制激励的约束性条件,理论上支持了NPO参与环境规制的分离激励机制更可能有效激励规制企业向高效率、低污染、高环境友好水平类型转变,指出分离激励机制是可改变环境规制现状的占优规制工具之一;最后结合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状告中石油的环境公益诉讼事件,探讨了NPO参与的分离激励机制的现实适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 周方召 周旭亮
本文运用基数效用原理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的可比较社会福利函数模型。通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比较了非营利组织"三次分配"与政府"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效应。证明了非营利组织的"三次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政府"二次分配"功能的有效补充。同时利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财力支持,由此政府有必要运用财政激励手段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三次分配 社会福利 财政激励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玉娟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主体地位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非营利组织自身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简称免税资格,通过与美国法的对比,发现中国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成为非营利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是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向非营利组织进行公益性捐赠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简称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通过与美国实践的对比,指出现行"特许制"的弊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