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2)
- 2023(9973)
- 2022(8842)
- 2021(8530)
- 2020(7083)
- 2019(16799)
- 2018(16666)
- 2017(32141)
- 2016(17541)
- 2015(19816)
- 2014(20006)
- 2013(19815)
- 2012(17832)
- 2011(16032)
- 2010(15909)
- 2009(14591)
- 2008(14639)
- 2007(12384)
- 2006(10622)
- 2005(9292)
- 学科
- 济(67674)
- 经济(67589)
- 管理(53697)
- 业(50053)
- 企(44170)
- 企业(44170)
- 方法(33548)
- 数学(27672)
- 数学方法(27359)
- 财(19464)
- 学(17432)
- 农(16911)
- 中国(15966)
- 业经(15939)
- 理论(14311)
- 务(13929)
- 财务(13870)
- 财务管理(13846)
- 企业财务(12993)
- 地方(12769)
- 和(12372)
- 农业(11341)
- 贸(11259)
- 贸易(11252)
- 制(11185)
- 易(10882)
- 技术(10665)
- 环境(10420)
- 教育(10076)
- 划(9861)
- 机构
- 大学(250033)
- 学院(247645)
- 管理(103222)
- 济(92871)
- 经济(90697)
- 理学(90308)
- 理学院(89362)
- 管理学(87929)
- 管理学院(87495)
- 研究(77101)
- 中国(56635)
- 京(53206)
- 科学(49173)
- 财(45706)
- 所(38438)
- 业大(36455)
- 财经(36370)
- 农(35841)
- 研究所(34730)
- 中心(34666)
- 江(34567)
- 北京(33453)
- 经(32916)
- 范(32802)
- 师范(32518)
- 州(28602)
- 院(28153)
- 农业(28039)
- 商学(27151)
- 财经大学(27090)
- 基金
- 项目(171596)
- 科学(134488)
- 研究(127046)
- 基金(124059)
- 家(107106)
- 国家(106194)
- 科学基金(91812)
- 社会(78034)
- 社会科(73768)
- 社会科学(73750)
- 基金项目(66884)
- 省(66711)
- 自然(60525)
- 自然科(59058)
- 自然科学(59046)
- 教育(58204)
- 自然科学基金(57974)
- 划(56048)
- 编号(52982)
- 资助(50930)
- 成果(43345)
- 部(37749)
- 重点(37723)
- 创(35690)
- 课题(35639)
- 发(35345)
- 项目编号(33358)
- 创新(33132)
- 科研(32889)
- 教育部(32498)
共检索到349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薛
目前,我国在非营利组织法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都很缺乏,理论框架不全面,实务活动还未全面展开。随着非营利组织一系列财务问题、法律问题的出现,在非营利组织中建立法务会计理论框架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比较分析角度对非营利组织法务会计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法务会计 理论框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篱 罗颖姝
非营利组织应当承担广泛的法律责任,已经成为实务界与学界的共识。传统观点将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责任以部门法为标准,界定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这种责任划分形式未顺应法律责任发展前景与我国混合立法的现实状况。以承担对象为切入点,分析法律责任的思考模式,具有对象明确、适用直接的优势,符合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基金会为例,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责任内容,以承担对象来划分,表现为对社会公众、捐助者和受益者的责任。具体以"捐助人、受益人"为核心,赋予两者监督、检查等实体权利,突出基金会对相关利益者的责任承担。责任规范形式采取多样化方式,并与具体部门法衔接。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月玲
本文透视了财务会计框架的起因,界定了其涵义,提出非营利组织构建会计概念框架的意义及其应遵循的原则,构筑了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框架的层次及其内容。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会计 概念框架 必要性 构建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倪国爱 程昔武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解决的是组织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是提高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促进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选择。非营利组织的属性决定了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弥补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局限,必须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提高非营利组织信息的公允性,必须引入中介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机制。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信息披露 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雪晶
法务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界对法务会计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至今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制约了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因此,构建法务会计理论框架,指导法务会计业务的开展,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法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探讨,以期对法务会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法务会计 理论框架 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红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其经济纠纷及犯罪也相应增多,在纠纷的解决和犯罪的调查与审理中,会大量涉及到财务与会计问题,法律和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卫士因此结合得日益紧密。法务会计作为二者融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也成为会计界近期研究的热点,法务会计人员提供的诉讼支持服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关注。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将为法务会计实践指明方向,并推动法务会计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法务会计 理论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水林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在政府和事业单位中的运用 ,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之一。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对其会计活动和会计方法具有重要影响 ,因而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会计目标。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内容包括 :谁是财务信息使用者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财务报告能提供什么信息。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应转向“两级准则层、三个准则群”模式。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会计目标 会计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海燕 杨守贵
一、英国非营利组织概况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共识,非营利组织(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广义而言,非营利组织包括公立非营利组织和私立(民间)非营利组织;狭义而言,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私立非营利组织,而公立非营利组织属于官方机构。英国的非营利组织一般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文红 尉俊东 周密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采取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这种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来实现其社会责任,既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这种不同社会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联盟不同于企业联盟,具有不同的合作战略选择的维度和影响因素,并在最后提出了以合作战略为核心的研究框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姜宏青
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会计理论在非营利组织中基于绩效管理的目标要求框架下的应用。本文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分析结构,将非营利组织运营管理活动转换成绩效会计的语言,提出以资源、负债、资源剩余、投入、产出和效果为会计要素,进而设计了绩效会计财务报表体系和内容,旨在通过会计途径全面披露非营利组织绩效信息,以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绩效 绩效会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昔武 朱小平
非营利组织治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对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厘清程度,由此也就取决于其治理结构基本框架的构建。文章回顾了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致力于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治理结构 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程昔武
非营利组织治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其利益相关者权责关系的明晰程度,亦即其治理结构基本框架的厘清程度。本文基于"治理结构"概念的渊源及其演进的论述,着重分析了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特征,并尝试构建了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个基本框架。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治理结构 特征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开 王浩林
1.将税收公平原则贯穿于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设计当中。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设计也应贯彻税收公平的原则,使各个纳税人的税负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其中,一方面要做到非营利组织与企业间的税收公平。如果非营利组织发生营利行为,应该视同企业对等,征收相应的税收,以保证公平竞争;如果非营利组织的确将收入用于公益目的,那么,对该收入理应当给予税收优惠。随着非营利组织的日趋商业化,如何平衡好鼓励非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阮萌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随着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目前形成了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多元供给机制。而非营利组织通过志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也可能出现"志愿失灵"。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处于初级阶段,自身发展和提供公共物品的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政府的政策着眼点应该是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保证非营利组织志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的健康运作。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公共物品 供给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