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1)
2023(4004)
2022(3523)
2021(3391)
2020(2713)
2019(6295)
2018(6037)
2017(12502)
2016(6897)
2015(7508)
2014(7449)
2013(7364)
2012(6943)
2011(6344)
2010(6628)
2009(6317)
2008(6361)
2007(5830)
2006(5544)
2005(5104)
作者
(18233)
(15032)
(14999)
(14750)
(9835)
(7088)
(6925)
(5746)
(5730)
(5692)
(5249)
(5043)
(5038)
(4947)
(4922)
(4701)
(4619)
(4461)
(4370)
(4315)
(3930)
(3688)
(3623)
(3564)
(3516)
(3498)
(3463)
(3418)
(3092)
(3015)
学科
管理(23227)
(22581)
经济(22545)
(21735)
(20805)
税收(20301)
(20132)
(17759)
企业(17759)
(11956)
(8583)
(7980)
方法(7557)
中国(6694)
数学(6088)
(5999)
数学方法(5957)
业经(5801)
财政(5720)
(5609)
财务(5597)
财务管理(5591)
(5584)
贸易(5579)
(5475)
及其(5349)
企业财务(5300)
政策(5266)
农业(5115)
(5002)
机构
学院(94408)
大学(91993)
(40041)
经济(39146)
管理(37182)
研究(31476)
理学(31273)
理学院(30986)
管理学(30651)
管理学院(30448)
(27098)
中国(25742)
财经(18895)
(18784)
科学(17177)
(17044)
(16183)
(15694)
中心(14236)
财经大学(13667)
研究所(13437)
(12694)
(12392)
北京(12193)
经济学(11613)
(11560)
(11360)
(11334)
(11316)
师范(11270)
基金
项目(54774)
科学(43795)
研究(43759)
基金(39854)
(33402)
国家(33114)
科学基金(28827)
社会(27380)
社会科(25971)
社会科学(25966)
(20654)
基金项目(19863)
教育(19586)
编号(19143)
自然(17685)
(17539)
成果(17421)
自然科(17272)
自然科学(17267)
资助(17119)
自然科学基金(16964)
课题(13003)
(12966)
(12454)
项目编号(12101)
(12002)
重点(11852)
(11779)
(11620)
(11426)
期刊
(48856)
经济(48856)
研究(36529)
(20180)
中国(18499)
(15317)
(14975)
管理(14569)
税务(13595)
(12110)
(11475)
金融(11475)
学报(10380)
教育(10330)
科学(10068)
财经(8550)
农业(7978)
大学(7968)
业经(7946)
经济研究(7910)
学学(7437)
技术(7322)
(7277)
国际(6573)
(6254)
问题(6006)
现代(4714)
世界(4326)
财会(4280)
(4251)
共检索到156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青  
本文基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前景,在分析比较国际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定义方面,应提升其法律级次、放松对营利活动的限制;在免税模式方面,在区分公益与互益组织的基础上,采取区别征税模式,并采用可操作标准界定有关经营与无关经营收入;在免税资格认定方面,在非营利组织定义的基础上,增加免税资格条件,并建立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国际标准强调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并附带限制条件。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免税范围较窄,且各国对非营利组织投资收益和经营活动是否征税做法不一。作者建议我国对非营利组织投资收益不予免税,并且应区别与非营利事业有关的商业活动收入和与非营利事业无关的商业活动收入,实行差别对待。我国对企业和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采取税收抵免的办法是比较成功的,不足之处是要通过指定的机构捐赠和税收抵免限额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和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积极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茜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做出了具体规定。但是,部分政策条款已不再适应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免税政策及资格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雪松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税收政策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其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模糊、监管不力等原因,使得非营利组织成为了税收监管的盲区,大量存在以非营利组织为掩护,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打击了真正的非营利组织的正常活动。为此,文章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思强  卞继红  
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所得的税制标准除了必须坚持收入用途标准和相关经营标准外,还必须做如下补充或修正:税收优惠所得上限符合组织绩效最大化目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报酬的薪酬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出资者回报免征所得税;非限定性净资产增长率超过规定标准的,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净资产税;依社会服务总量确定管理费用的税前扣除额。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磊  
世界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课税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只对其非营利活动免税,而对其营利性活动征税。我国对非营利组织所得的征税与免税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这和国外的做法大不相同。我国对非营利组织所得课税的立法,应遵循国际惯例,以这些组织的活动性质来界定是否征收所得税,以此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多开展社会公益性的非营利活动,少开展营利性活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孝鹏  勇小芹  
目前,各地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尤其是跨地区经营的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通行的做法是应纳税所得额零申报。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妥当,本文从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税收法律、部门规章的创制程序、性质和使用层级,应纳所得税额调整列报等几个方面提出探讨意见,并提出改进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孝鹏  勇小芹  
2014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4号),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此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尚无明确配套实施细则或操作说明,各地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尤其是跨地区经营的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通行的做法是应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孝鹏  勇小芹  
2014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4号),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此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尚无明确配套实施细则或操作说明,各地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尤其是跨地区经营的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通行的做法是应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旭川  
营利行为日渐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取收入的重要方式。但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营利行为是一把双刃剑:营利行为太弱,非营利组织的运转资金不足,可能有生存危险;而营利行为太强,容易偏离非营利目标,可能改变非营利组织性质。因此,从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营利行为角度出发,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增强税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将有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兴红  
我国预提所得税政策始建于198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经过199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外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修订,主要表现在将应税股息所得延伸为利润,并将减免税范围扩大到利润、特定利息、融资租赁租金及部分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税率从2000年起减按10%执行。实践证明,该政策在招商引资、引进技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企业运作模式和税收征管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的今天,探讨预提所得税政策如何与时俱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利群  沈玉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浩林  汪显东  刘慧芳  
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部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对社会治理起到了中介和稳定作用。完善的税收政策不仅有利于调动非营利组织的积极性,且可以为其发展壮大保驾护航。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近年来免税资格认定制度的历史脉络并对比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认定制度,提出了优化税收政策管理、设立惩罚性税收制度等建议,以更好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繁荣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艳  
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相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号)有较多改进,但"非营利性"界定不够明晰、收入没有从来源上作出比例规定、薪金限制缺乏可执行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认为,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不等于没有盈利,但盈利要有边界;对收入来源需作进一步分类,以明晰符合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收入内涵;组织的非营利宗旨不应当强加于员工,但薪金高低应当与公益支出挂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仁  王骏  
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旧的认定资格同时废止。本文分析了新政策关于非营利组织认定条件的变化。指出新政策调整了免税资格认定的报送材料,延长了复审期限,调整了取消免税资格的口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