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0)
- 2023(4067)
- 2022(3288)
- 2021(3015)
- 2020(2259)
- 2019(4967)
- 2018(4807)
- 2017(8344)
- 2016(4874)
- 2015(5389)
- 2014(5383)
- 2013(5174)
- 2012(4835)
- 2011(4093)
- 2010(4863)
- 2009(4760)
- 2008(4308)
- 2007(4002)
- 2006(3714)
- 2005(3667)
- 学科
- 济(15808)
- 经济(15775)
- 管理(14715)
- 业(12587)
- 审计(12100)
- 企(11077)
- 企业(11077)
- 农(6713)
- 中国(6507)
- 各类(5877)
- 业经(5764)
- 制(5522)
- 财(4879)
- 方法(4690)
- 农业(4499)
- 学(4374)
- 地方(4241)
- 体(3760)
- 教育(3737)
- 理论(3638)
- 银(3580)
- 银行(3572)
- 行(3428)
- 技术(3164)
- 融(3122)
- 金融(3121)
- 和(2982)
- 度(2971)
- 制度(2970)
- 策(2881)
- 机构
- 学院(64675)
- 大学(63269)
- 管理(23539)
- 济(21573)
- 经济(20878)
- 研究(19979)
- 理学(19365)
- 理学院(19177)
- 管理学(18922)
- 管理学院(18789)
- 中国(17778)
- 京(14589)
- 财(14126)
- 江(12914)
- 科学(11443)
- 中心(10711)
- 财经(10455)
- 州(10115)
- 所(9877)
- 农(9537)
- 省(9346)
- 经(9329)
- 范(9248)
- 师范(9146)
- 北京(8643)
- 研究所(8123)
- 业大(7705)
- 财经大学(7592)
- 技术(7473)
- 院(7436)
- 基金
- 项目(38504)
- 研究(31424)
- 科学(30268)
- 基金(26383)
- 家(22235)
- 国家(21975)
- 社会(19340)
- 科学基金(18906)
- 社会科(18202)
- 社会科学(18196)
- 省(16240)
- 教育(15267)
- 编号(14065)
- 基金项目(13445)
- 划(13064)
- 成果(13028)
- 自然(11156)
- 自然科(10818)
- 自然科学(10816)
- 课题(10594)
- 自然科学基金(10593)
- 资助(10219)
- 年(9248)
- 性(8991)
- 项目编号(8981)
- 重点(8884)
- 发(8379)
- 创(8291)
- 部(8278)
- 规划(7966)
共检索到114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经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矛盾逐步突出。政府失灵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和市场秩序紊乱,而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为弥补政府和市场双双失灵所造成的损失,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配送,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与政府和市场共筑了现代三元社会结构。公众对公共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裴杰
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各方不懈努力去解决,从主动行为的角度讲,通过建立科学营销机制和以使命为核心的组织文化,从而打造自身公信力,不失为非营利组织走出公信力困境的积极选择。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公信力 科学营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亚荣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审计研究不足的现状,首先界定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范围;然后结合代理理论分别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审计,建议在民间非营利组织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设置审计委员会;最后就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提出了相关意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审计问题 研究现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小燕
一、西方非营利组织与我中国事业单位相关概念(一)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及特征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推进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独立部门。在西方众多发达国家中,非营利组织是一种介于营利组织和政府之间的社会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川宇 张红宇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但是,在社会保障中市场及政府存在部分失灵,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主体介入社会保障。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福利、提高社区福利、加强针对特殊人群(老人、下岗失业人口)的服务等路径介入社会保障。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社会保障 政府失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媛 陈立中
非营利组织具有草根、赋权、自治和可持续等优势,被誉为是与政府、市场并驾齐驱的第三驾马车。在剖析非营利组织优缺点及其效率改进的基础上,以英国和德国非营利组织在住房保障领域的成功管理经验为例,探索了中国住房保障领域引入非营利组织的路径及方法。
关键词:
住房保障 非营利组织 住房合作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萧鸣政
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什么是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其本质特征是什么,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发展方向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性的探讨。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公益组织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福东
非营利组织往往被视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只手。它能强化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连续性,是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资源。但是,像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也会因为其内在的局限性而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组织失灵现象。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如何通过管理会计技术整合来矫治非营利组织失灵。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组织失灵 管理会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彰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迄今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正学习如何走向发达国家。凝聚当代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s,NPos)第三部门力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全球社会中以非营利组织不同的方式或角色担负的促进经济及扶助弱势的角色,从宏观及微观视角分析可见:在各种现象发生时,该组织能快速而有效地协助政府工作,进而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全面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中国梦 第三部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我国现行税制没有对非营利组织制定专门的税务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和我国非营利组织税务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探究了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税务管理之路。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务管理 澳大利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祝建兵 陈娟娟
信息披露是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和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能保证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充分与有效。从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来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进行管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规范、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惩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等路径,来加强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国明 姚青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政府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迅速增长。然而,由于政府自身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局限,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就成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公共服务社会化也将给我国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的非营利组织带来较大的发展契机。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社会化 非营利组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怡 李瑞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失灵",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破门拆墙"拉近城乡距离,必须引导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力量介入。然而,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之内在诉求必然要求内生平衡的税收法律机理予以回应。作为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的税法,其调节功能的非均衡构造和回应必须在通过诊断现行非营利组织税收激励机制之症结基础上对症下药,依赖税收激励体制变革之管径,缝合现行制度之缺憾,并通过多维视角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以籍税法的倾向性保护契合非营利组织现实发展之困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海燕 杨守贵
一、英国非营利组织概况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共识,非营利组织(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广义而言,非营利组织包括公立非营利组织和私立(民间)非营利组织;狭义而言,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私立非营利组织,而公立非营利组织属于官方机构。英国的非营利组织一般称为"志愿部门"(Voluntary Sec-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邦宏 王孙禺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争论伴随着我国民办高校成长的全过程。我国民办高校因其法律界定与现实界定的不一致、公益性法人性质与合理回报要求权的自相矛盾、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未得到合乎法理的界定等原因,而产生了营利性与非营利的法律冲突,这导致相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蔓延。沿着我国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化的实践轨迹,分类界定民办高校法人性质、分类界定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与扶持义务,不仅有助于民办高校的分类调整与规范,而且有助于我国高校类别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营利性 非营利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