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4)
2023(16298)
2022(14209)
2021(13412)
2020(11339)
2019(26237)
2018(25861)
2017(49526)
2016(26892)
2015(30309)
2014(30037)
2013(29399)
2012(27134)
2011(23991)
2010(24158)
2009(22098)
2008(21414)
2007(18542)
2006(15865)
2005(13929)
作者
(76419)
(63811)
(62984)
(60263)
(40794)
(30723)
(28932)
(25035)
(24249)
(22752)
(21750)
(21348)
(20066)
(19970)
(19559)
(19467)
(19278)
(18889)
(18210)
(18178)
(15705)
(15530)
(15366)
(14593)
(14162)
(14130)
(14081)
(14067)
(12846)
(12626)
学科
(102425)
经济(102290)
管理(78915)
(75280)
(64223)
企业(64223)
方法(50673)
数学(43216)
数学方法(42547)
(28628)
(27147)
中国(26998)
(24614)
业经(23409)
(19185)
地方(19108)
财务(19104)
财务管理(19032)
理论(18810)
(18746)
企业财务(18130)
农业(18040)
(17775)
贸易(17759)
(17255)
技术(17207)
(16826)
环境(15185)
(14988)
金融(14986)
机构
大学(375926)
学院(371393)
管理(149532)
(141705)
经济(138551)
理学(130090)
理学院(128641)
管理学(126124)
管理学院(125430)
研究(120178)
中国(89668)
(79813)
科学(76765)
(67141)
(60668)
(59912)
业大(57041)
中心(56391)
研究所(54518)
财经(54398)
(53302)
(49692)
北京(49398)
(48989)
师范(48454)
农业(47593)
(43991)
(43491)
经济学(42037)
财经大学(41008)
基金
项目(260454)
科学(204520)
基金(190094)
研究(187450)
(166953)
国家(165360)
科学基金(142218)
社会(117064)
社会科(110821)
社会科学(110788)
(101117)
基金项目(101054)
自然(94834)
自然科(92650)
自然科学(92623)
自然科学基金(90954)
教育(86825)
(85412)
资助(78630)
编号(76277)
成果(61652)
重点(57829)
(57236)
(53805)
(53633)
课题(51429)
科研(50610)
创新(50217)
教育部(49134)
大学(49086)
期刊
(149647)
经济(149647)
研究(105594)
中国(73221)
学报(63731)
科学(56351)
(54461)
管理(53909)
(53793)
大学(48121)
学学(44944)
教育(41714)
农业(37663)
技术(32602)
(28418)
金融(28418)
财经(26145)
业经(24106)
经济研究(23666)
图书(23462)
(22346)
(19746)
问题(19016)
(18739)
理论(18448)
科技(18180)
技术经济(17311)
实践(17031)
(17031)
财会(16588)
共检索到539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李晗  
政府转型可以推动我国公立医院、学校等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以及非营利行业由市场化向公益化回归。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其治理机制建设将备受社会关注,信息披露与审计成为治理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状况亟待加强。在非营利行业,相比公立医院、学校而言,基金会的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建设走在前列,对其进行案例研究有助于提升整个非营利行业的治理水平。以汶川地震中可开展捐赠活动的16家全国性基金会为案例研究其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有利于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勋  徐晓迪  
在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服务供给中,其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模式和水平成为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比较研究,分析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NPO关系的5种可能模式;然后以汶川大地震中33家NPO为研究样本,具体检视当前我国政府与NPO的实际关系状态及水平;最后,探索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协调之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林永春  孙静  
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是非营利组织解除公共受托责任,为信息需求方提供决策支持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444家教育基金会在自身网站和基金会中心网披露的2009~2012年年度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贫乏、时间滞后、不易获取及权威性缺失等,这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宜兴  
基金会信息透明是基金会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信息不透明是目前我国基金会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信息化水平低、披露差异化明显、公募比非公募透明;信息不对称是我国基金会信息不透明的根源,是政府、基金会、第三方和社会公众共同造成的;最后,本文通过多角度构建社会多元合作监管和内外约束机制,完善我国基金会信息披露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晗  张立民  
探索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审计制度安排及创新,对于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维护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引导政府管理向"小政府、大社会"的公共治理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审计免疫系统论和需求供给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审计进行论证,基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抗震救灾审计的案例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的审计理念及制度安排与创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雨  方自力  谢强  潘红丽  刘兴良  
岷江上游是四川盆地和长江干流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植被资源在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以震前(2006年)和震后(2008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区域植被在地震中的受损情况及灾后恢复状况。研究表明:受地震影响,岷江上游森林、灌木、草地和荒漠植被面积在2006~2008年分别下降23 124、15 409、7 482和2 656hm2,降幅依次为2.73%、2.53%、1.04%和4.12%,而沼泽面积变化不大;经过灾后恢复,森林、灌木、草地和荒漠植被面积在2008~2010年分别恢复12 104、21 283、10 554和2 847hm2,分别占受损面积的52%、138%、...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军  曾鹦  李妍峰  
震害发生后,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及评估因震灾而引起的交通受损状况对于抗震救灾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5.12汶川地震对四川交通运输方面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改进评估方法,采集并整理了四川省什邡市震后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基于区域交通可达性的震后交通损失评估法中各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震前防范及震后交通疏导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倪国爱  程昔武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解决的是组织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是提高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促进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选择。非营利组织的属性决定了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弥补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局限,必须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提高非营利组织信息的公允性,必须引入中介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宁  江伶俐  
本文对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非营利组织研究做了简单梳理,在界定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以中国宋庆龄基金的"饮水思源"助学活动为案例研究其信息披露质量,并提出了加强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建议,以期为提高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全润  祝坤福  杨翠红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模型等数量经济分析方法,从增加值的角度就汶川地震对四川灾区及全国2008年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灾区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由于地震影响具有局部性,且灾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较小,再考虑到救灾及灾后重建活动对经济的拉动,此次地震基本上不会改变全国经济的增长幅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敏  李仕明  刘斌  
以"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代表性国有企业——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从能力、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研究了案例企业在地震中的灾害响应和恢复重建,分析了不同阶段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中国管理情景下组织文化和社会网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案例企业的组织韧性具有内在"适应能力",呈现出"递进式"演化的特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黎仁华  李齐辉  何海霞  
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新兴方式。通过实施"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着眼预防、着力防范"的跟踪审计模式,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灾后和谐重建;有利于促进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促进灾后科学重建;有利于政府合理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确保灾后重建审计目标的实现,组织实施跟踪审计应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与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来明确审计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应用的合理性、效率性、经济性。组织实施的思路和方法是:事前调查,着眼预防,促进规范,实现审计的预防功能;全程审计,滚动实施,实现审计的识别揭露功能;适时提出审计建议,督促被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慧  
会计信息披露是非营利组织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满足信息需求方决策需要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及其需求方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信息需求方的视角提出了丰富披露内容、规范披露时间、优化披露渠道与形式以及提升信息权威性等会计信息披露改善路径,以期推动我国非营利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姚云  
学校是汶川大地震生命损失的重灾户,但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学校安全教育需要强化三个方面内容:校长必须保证加强安全教育的执行力;制订学校安全教育的国家课程标准;扎实开展学校安全教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社会网络是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形成的关系网状结构,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作为一种非正式社会制度,社会网络在灾害治理中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灾后恢复中最可靠的资源之一。基于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开展的一项灾后快速需求调查的数据分析,本文全面描述了社会网络在灾后搜救幸存者、保证信息传播、提供社会支持和保持灾区群众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理论意涵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