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6)
2023(8724)
2022(7290)
2021(6668)
2020(5509)
2019(12141)
2018(11796)
2017(22492)
2016(12406)
2015(13376)
2014(12860)
2013(12900)
2012(11951)
2011(10883)
2010(10877)
2009(9993)
2008(9767)
2007(8930)
2006(8026)
2005(6987)
作者
(39508)
(33517)
(33141)
(31134)
(20881)
(16346)
(14750)
(13156)
(12807)
(11546)
(11482)
(11018)
(10747)
(10436)
(10433)
(10412)
(10128)
(9774)
(9666)
(9443)
(8760)
(8334)
(8062)
(7892)
(7697)
(7470)
(7407)
(7341)
(6883)
(6875)
学科
(51424)
经济(51359)
(44865)
(41585)
农业(29668)
管理(28828)
(20727)
企业(20727)
方法(19303)
数学(17436)
数学方法(17286)
业经(16294)
中国(12717)
(11698)
(11269)
(11032)
(10820)
贸易(10818)
(10604)
农业经济(9943)
地方(9714)
(9277)
(8939)
农村(8931)
(8327)
(8211)
技术(8142)
及其(8065)
收入(7895)
发展(7734)
机构
学院(179547)
大学(175980)
(75356)
经济(74013)
管理(66694)
研究(65896)
(64154)
理学(58918)
理学院(58273)
管理学(57178)
管理学院(56904)
中国(50327)
农业(50256)
科学(44690)
业大(41459)
(36283)
(35952)
研究所(33170)
农业大学(31427)
中心(30649)
(29541)
(27460)
(25747)
(24834)
财经(23765)
(22732)
科学院(22297)
经济学(21929)
(21919)
经济管理(21812)
基金
项目(128695)
科学(99613)
基金(93899)
研究(86374)
(86308)
国家(85490)
科学基金(70971)
社会(56008)
社会科(52668)
社会科学(52651)
(52017)
基金项目(50526)
自然(48110)
自然科(46995)
自然科学(46977)
自然科学基金(46181)
(43289)
资助(37107)
教育(36905)
(35533)
编号(33571)
重点(29077)
(28847)
(28065)
(27557)
(27041)
计划(26747)
科研(25552)
创新(25300)
成果(24835)
期刊
(85580)
经济(85580)
(67564)
农业(45864)
研究(45411)
学报(40528)
中国(37012)
科学(34233)
大学(29816)
学学(29081)
(21711)
业经(21355)
(19960)
管理(19359)
(18032)
金融(18032)
业大(13562)
农业经济(13309)
农村(13295)
(13295)
问题(12794)
(12757)
技术(12286)
农业大学(12110)
经济研究(11995)
世界(11088)
财经(11006)
教育(10905)
科技(9583)
(9369)
共检索到26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华  徐广  柴升  
通过测定捕食螨类中的虚伪钝绥螨在13种农药不同浓度下的死亡率,确定了农药对虚伪钝绥螨的非致死浓度(LC_0~10).明确了各种非致死浓度农药对其繁殖和定居的影响.菊酯类农药如灭百克、灭扫利、氯氰菊酯、功夫、天王星.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爱力螨克和杀菌剂粉锈宁不仅减少其产卵量.而且降低它在植株上的定居率;氧化乐果影响其定居;克螨特影响其繁殖;尼索朗、双甲脒、卡死克和阿波罗对其繁殖和定居都没有显著影响.是比较安全的.植株上残留的某些微量农药不仅影响虚伪钝绥螨的繁殖能力.而且严重影响其定居.这在协调生防和化防的关系中应予以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泽华  范佳敏  陈金翠  宫亚军  魏书军  
【目的】氟啶虫胺腈属第4代新烟碱类药剂,研究旨在探讨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F_0(当代)及F_1(第1代)桃蚜(Myzus persica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氟啶虫胺腈对桃蚜的亚致死剂量采用波特喷雾塔法确定,将琼脂铺于玻璃培养皿底部,再将新鲜油菜叶片背面向上铺在琼脂上。挑取15头成蚜至油菜叶片上,置于波特喷雾塔下喷雾,药剂设置7个浓度,处理48 h后检查桃蚜死亡情况,采用POLO-Plus10.0软件计算LC_(10)和LC_(25)。采用建立生命表的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子毅  张雪红  罗佳  范青海  
在(25±1)℃、(70±5)%RH、无光照条件下,以烟粉虱、神泽氏叶螨、刺足根螨、腐食酪螨、甜果螨为猎物,测试了毛绥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其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5种猎物都能满足毛绥螨正常的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猎物对毛绥螨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量等有明显影响.毛绥螨取食腐食酪螨和甜果螨时发育快,成熟期的死亡率低,产卵量大,净生殖率(R0)分别约为57.1768和62.6984,比取食其他猎物高2-5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羿渠  向兴  贡常委  王学贵  
【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不同环境、药物等选择压力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广谱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活性强。本研究旨在探究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幼虫3种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活性以及对种群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SE-Lab品系、SE-Sel品系的毒力,SE-Sel品系由SE-Lab品系经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亢菊侠  惠凯凯  胡祖庆  
【目的】研究农药胁迫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剂量氧化乐果、吡虫啉农药胁迫下,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2种不同体色型(红色型和绿色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初生若蚜,分别测定各处理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净增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学参数。【结果】随着氧化乐果和吡虫啉施用剂量的增加,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均增加,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增加幅度比红色型大;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均减少,且绿色型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瑞霞  刘家骧  杨宝胜  赵建兴  孟焕文  
长短光照对截形叶螨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在 30℃时短光照明显延缓该螨的发育 ,rm 值相应降低 ,并且存活率和产雌卵率曲线均滞后于长光照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郅军锐  任顺祥  
研究了天竺葵品种、释放胡瓜钝绥螨和添加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添加花粉和添加花粉的时间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品种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品种和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交互作用,在每一个相同的胡瓜钝绥螨处理下,西花蓟马对品种Sybil Holmes为害水平明显高于Amethyst 96。在不同品种上,胡瓜钝绥螨作用不同,对于品种Sybil Holmes来说,是否释放胡瓜钝绥螨以及不同释放比例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对于品种Amethyst 96,在胡瓜钝绥螨与西花蓟马为1∶2高比例释放胡瓜钝绥螨处理下,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明显低于1∶10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幼珊  刘相梅  张美庆  邢礼军  
研究了盆栽培养后处理方式、宿主种植密度和农药对Glomusmosseae生长繁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后处理A和后处理B的处理方式均可促进孢子的形成 ,以高粱为宿主的产孢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90 9% ,5 4 5 % ,三叶草为宿主则分别提高 6 1 5 % ;7 7%杀菌剂利得不利于G mosseae繁殖体的形成 ,施后产孢量仅为对照的 4 7 6 % ,杀菌剂代森锰锌对生长繁殖影响不大。试验所设的在体积为 96 0 0cm3的容器里高粱的 4个种植密度中 ,7和 14棵的处理更有利于G mosseae孢子的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敖已倩云  申光茂  王梦瑶  刘家路  潘宇  何林  
【目的】明确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β-COP和Sro两条基因分子生物学信息,并基于优化的RNAi体系评价它们的致死效应,为筛选适用于RNAi防控的靶基因打下基础。【方法】首先克隆目的基因的全长,并通过序列的同源比对、保守区域及蛋白结构预测以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明确其分子生物学信息;其次通过减少ds RNA降解因素、并适时补充ds RNA等方法改进朱砂叶螨的RNAi体系,从而延长干扰时间。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特定时间点的沉默效率,评价优化RNAi体系后的沉默效果;最后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游兰韶  陈永年  
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力 ,当饲毒在 1.12× 10 6 PIBs/ m L 以上时引起个体全部死亡 ;单独考察病毒对宿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在饲毒后的第 3天至第 15天内 ,致死中浓度 L C5 0 为 2 .5 7× 10 4~2 .17× 10 8PIBs/ m L,第 8天的 L C5 0 为 5 .95× 10 5 PIBs/ m L,在试验的病毒浓度范围内 ,致死中时间 L T5 0 为 1.3795~ 9.30 3 9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素琴  柳永花  刘龙  王敦  
【目的】探讨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苹果蠹蛾体内解毒酶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苹果蠹蛾的抗药性机制及吡虫啉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胃毒法测定吡虫啉对苹果蠹蛾敏感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通过毒力回归方程计算苹果蠹蛾死亡率为10%和20%时吡虫啉的亚致死质量浓度LC_(10)和LC_(20)。用LC_(10)和LC_(20)质量浓度吡虫啉处理苹果蠹蛾,以丙酮水作对照,分析其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s)的比活力及其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殷庭超  王怡超  杨鹏三  买梓杰  刘信宝  张敬  徐彬  
唇形科多年生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扦插繁殖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如何改善牛至根系生长情况和提高壮苗率,本研究以希腊牛至(O. vulgare ssp. hirtum)为材料,探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和基质配比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大量元素浓度的增加,牛至插穗的鲜重、分枝、株高以及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毛细根根长和总体积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0.25×Hoagland营养液效果最佳,与浇灌清水的对照相比,植株鲜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242%和464%。以不同体积配比的泥炭土和蛭石为扦插基质,牛至插穗存活率和各项生长指标也呈现显著差异(P <0.05)。其中,在泥炭土和蛭石体积比为25:75的基质中,牛至插穗存活率为100%,插穗生长和根系发育均为各处理最佳。因此,使用泥炭土:蛭石(25:75)作为扦插基质并每周浇灌0.25×Hoagland营养液是牛至无性系扩繁的适宜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曼丽  张善学  蔡德江  范青海  
【目的】剌足根螨休眠体对不良环境和杀螨剂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为确定亚致死剂量杀螨剂制剂是否对其形成与解除具有影响。【方法】采用药膜法建立多种杀螨剂制剂对刺足根螨第一若螨和休眠体的毒力线,以阿维菌素和噻螨酮亚致死剂量(LC20)分别处理第一若螨和休眠体,观察休眠体的形成与解除情况。【结果】阿维菌素和噻螨酮对第一若螨的毒力线分别是:y=1.2986+0.7549x和y=1.2866+1.1189x,而对休眠体的毒力线则分别是:y=1.2986+0.7549x和y=-2.3442+1.3936x。亚致死剂量的阿维菌素和噻螨酮对形成休眠体以及直接发育为第三若螨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文正  王锡昌  陶宁萍  刘源  许茜  
采用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抽血和急杀致死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通过电子鼻检测分析,抽血致死对草鱼背肉和腹肉的挥发性成分有影响,对红肉部分无影响或影响不大;固相微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吸附草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抽血致死草鱼背肉、腹肉和红肉分别确定出27、29和47种挥发性成分,急杀致死草鱼背肉、腹肉和红肉分别确定42、41和43种挥发性成分,可见致死方式对草鱼背肉和腹肉的挥发性成分影响较大,相对来说对红肉的影响较小;鱼血中确定4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34种为芳香族化合物,相对含量达75.59%。因此,建议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巫旗生  文宇  曾志南  王晓清  宁岳  祁剑飞  罗娟  贾圆圆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和幼虫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钝缀锦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繁殖期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繁殖盛期为3月、10月和11月(水温20.324.6℃),分批产卵。8月肥满度最高,为33.43%;4月最低,为18.31%。钝缀锦蛤卵径为7080μm;在水温2426℃、盐度2832条件下,受精卵经16 h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