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5)
2023(8093)
2022(6750)
2021(5929)
2020(4999)
2019(11046)
2018(10830)
2017(20568)
2016(10989)
2015(12424)
2014(12538)
2013(12311)
2012(11724)
2011(11004)
2010(11213)
2009(11000)
2008(10684)
2007(9768)
2006(9028)
2005(8520)
作者
(32789)
(27694)
(27610)
(26441)
(17708)
(12905)
(12385)
(10529)
(10523)
(9791)
(9777)
(9133)
(9090)
(8973)
(8875)
(8511)
(8146)
(8074)
(7924)
(7723)
(7359)
(6716)
(6594)
(6375)
(6220)
(6213)
(6092)
(5872)
(5596)
(5381)
学科
(68102)
经济(68021)
管理(37795)
(29979)
(25996)
企业(25996)
方法(20262)
数学(17541)
数学方法(17400)
地方(16637)
(14608)
(14584)
中国(14443)
(14318)
业经(12974)
地方经济(12205)
(11120)
(11095)
(9705)
金融(9703)
环境(9435)
(9287)
银行(9273)
(8932)
体制(8523)
(8076)
财务(8054)
财务管理(8036)
经济学(8029)
(7894)
机构
大学(173674)
学院(171234)
(83403)
经济(81884)
研究(62580)
管理(62144)
理学(52400)
理学院(51791)
管理学(51039)
管理学院(50697)
中国(47289)
(40261)
(35534)
科学(34063)
(31236)
财经(30999)
(27881)
经济学(27850)
研究所(27714)
中心(27187)
(26960)
经济学院(24595)
(22832)
财经大学(22778)
北京(22521)
(22208)
(21727)
师范(21535)
业大(20595)
(20559)
基金
项目(105931)
科学(84331)
研究(78909)
基金(78676)
(67500)
国家(66988)
科学基金(57564)
社会(54226)
社会科(51514)
社会科学(51504)
基金项目(40407)
(40086)
教育(35835)
自然(34175)
自然科(33335)
自然科学(33327)
(33126)
自然科学基金(32750)
资助(32089)
编号(29907)
成果(25971)
(25132)
(24342)
重点(24335)
国家社会(23507)
(23486)
课题(21677)
教育部(21602)
(21592)
人文(20941)
期刊
(103147)
经济(103147)
研究(59020)
中国(35435)
(32567)
管理(26399)
学报(24227)
科学(22927)
(21395)
大学(19178)
学学(18185)
(18065)
金融(18065)
经济研究(17492)
财经(17403)
(15102)
教育(14958)
技术(14750)
农业(13719)
业经(13330)
问题(13082)
(10319)
技术经济(9870)
世界(9351)
国际(9298)
统计(8802)
改革(8172)
(8172)
经济问题(8159)
经济管理(7942)
共检索到276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泉  何昌福  
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双缺口理论不能很好地分析中国的外资问题,中国非缺口外资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制度根源。产权、交易费用等制度经济分析框架的引入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非缺口外资现象。本文分别从产权和交易费用两个方面对非缺口外资进行分析,认为一些制度性的因素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成长之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理论假设的局限性,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核心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释企业成长之谜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借鉴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对企业之谜作出理论解释。我们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实施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密  
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增长极点极化过度和扩散不足并存所引致的"极化陷阱"。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非平衡战略福利判别标准中补偿机制的内在冲突是极化陷阱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区域差距的分类为基础,补偿机制分为结构性补偿和功能性补偿两种类型。对增长极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对结构性补偿的偏好,然而结构性补偿所带来的协调空间正在减弱,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的功能性协调将成为区域协调的主要力量。因此,形成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协调的互补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弱化"极化陷阱"的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平峰  
“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有成本和代价的,而道德建设是没有社会成本的一种公共服务”;“当正式制度在边际效益上不起作用时,非正式制度的道德约束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作者从经济和制度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提出了上述两个“德治”新观点。并从分析两个典型道德事例入手,简述和解释了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生旺  
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增进社会福利。如果公共政策不能完全达到设定目的或完全不能达到设定目的,我们称之为公共政策失效。依据构成公共政策的基本要件,可以把公共政策失效大致分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失效、公共政策的对象失效和公共政策的工具失效。以公共政策的构成要件为着眼点,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主体失效、公共政策对象失效、公共政策工具失效的原因,可以找到解决公共政策失效的根本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亚芳  
制度化安排是学校组织的内核所在,变革主体对于"潜在利益"的追求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源动力。现阶段学校组织变革大多选择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变革路径模式,学校被动地接受变革和做出反应,缺乏对学校组织变革内生动力的唤醒。因此有必要突破现有的强制性路径依赖,将学校组织变革最终过渡到以学校基层为主体的诱制性变革路径上来;使政府从变革者转换为引导者,形成外部激励机制;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增加学校组织变革的内部助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志生  张春霞  
我国私有林是在集体林业产权改革推动下发展起来的。集体林权改革通过一系列林业政策、林业法规的推行,强制性改变私有林的产权内容、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以交易成本的变化为传导作用,在制度环境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出现友好型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私有林发展。因此,下一阶段政府在促进私有林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方面既要考虑交易成本的降低,还得考虑相应的制度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义华  王维星  
会计准则也是一种制度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制度变迁的过程。本文试采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具体涉及变迁主体 ,变迁产生的原因 ,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从松  
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不合理强制性变迁是大学生贫困的制度根源 ,收费标准的制度缺陷是大学生贫困的直接原因 ,收费政策的形成机制不合理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在与学校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海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制度构建初期,尚存在很多不和谐的音符。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主要是由社会保障资源的非排他性产权、公平规则的外在性约束、意识形态中一致同意潜规则的外溢性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合理安排社会保障资源的产权、经营权的合作契约、均衡社会保障中利益主体的权利格局,可以有效实现制度建设中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陈仁  
从"基层产业"的研究尺度,文章选择中国分省的酒店产业为对象,试图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假说"比较优势、技术选择与自生能力"提供一个较为微观的实证检验,并为中国酒店业"高增长低效益"之谜提供合理的解释。研究构造了一个反映"技术选择是否遵循比较优势"的新指标"比较优势偏离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以星级饭店平均利润率来表征自生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作为计量分析的基础模型,并从3方面对基础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的替换、被解释变量代理指标的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代理指标的替换。基础模型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一致地揭示出,比较优势偏离度对产业的自生能力存在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以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为标准,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偏离度每提高一倍,当地酒店业平均利润率预期下降4.45%。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晓东  胡峰  
"十六大"前后一系列法律文件的相继出台是与中央"抓大放小"的国有资产改革决策相配套的。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限制的完全解冻,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选择并购方式进入我国。本文通过一个模型的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放松外资在华并购的限制主要是基于提高我国福利水平的考虑。该模型还表明,外资在华并购的速度和时机对社会利益最大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资在华并购的实施细则。此外,我们还证明了政府对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提前进行"包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青  李鑫  
国家制度安排的质量会影响微观的市场组织结构,从而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一个基于新古典的交易模型,讨论了市场组织和制度质量之间的关系,结论为:在市场发展的早期,市场组织以关系型组织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制度质量提高有助于市场组织形式从关系型组织向规则型组织转变。随后,本文结合93个国家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结论对中国提高制度质量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