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0)
2023(7076)
2022(5787)
2021(5570)
2020(4811)
2019(11103)
2018(11329)
2017(22329)
2016(11979)
2015(13275)
2014(13146)
2013(12630)
2012(11293)
2011(9992)
2010(10445)
2009(9328)
2008(9426)
2007(8511)
2006(7317)
2005(6669)
作者
(33885)
(27958)
(27894)
(26807)
(17859)
(13391)
(12553)
(10731)
(10445)
(10184)
(9521)
(9507)
(8974)
(8944)
(8781)
(8663)
(8329)
(8328)
(8097)
(7909)
(7053)
(6964)
(6886)
(6486)
(6431)
(6328)
(6286)
(6143)
(5805)
(5434)
学科
(47513)
经济(47469)
管理(35996)
(35453)
(33154)
企业(33154)
方法(25012)
数学(22445)
数学方法(21915)
(13511)
(13204)
业经(12263)
(11514)
银行(11507)
中国(10903)
(10903)
(10609)
(9826)
金融(9824)
(9676)
财务(9638)
财务管理(9605)
(9205)
企业财务(9202)
理论(9172)
(8869)
体制(7659)
技术(7279)
(7063)
贸易(7059)
机构
学院(163501)
大学(161618)
管理(64711)
(63629)
经济(62199)
理学(55412)
理学院(54841)
管理学(53543)
管理学院(53253)
研究(50574)
中国(42457)
(33786)
(32714)
科学(31706)
(26536)
财经(25792)
(25458)
(24521)
业大(24428)
中心(24424)
(23430)
研究所(23121)
北京(21173)
农业(20863)
(20055)
财经大学(19543)
经济学(19290)
(18938)
师范(18713)
(18501)
基金
项目(110045)
科学(86803)
基金(80311)
研究(77801)
(70806)
国家(70240)
科学基金(60826)
社会(48718)
社会科(46392)
社会科学(46374)
(43528)
基金项目(41656)
自然(41079)
自然科(40174)
自然科学(40164)
自然科学基金(39461)
教育(37202)
(36651)
资助(34346)
编号(31290)
成果(25137)
重点(24996)
(24091)
(23146)
课题(21842)
(21838)
创新(21634)
科研(21500)
(20886)
教育部(20706)
期刊
(66880)
经济(66880)
研究(45407)
中国(31986)
(27665)
学报(26152)
管理(25551)
科学(23793)
(23384)
(20096)
金融(20096)
大学(19988)
学学(19172)
教育(17268)
技术(15837)
农业(15316)
财经(13127)
业经(11404)
经济研究(11227)
(11163)
统计(10347)
(9470)
(8810)
决策(8487)
财会(8299)
问题(8284)
技术经济(8258)
(7988)
理论(7671)
商业(7285)
共检索到240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灵  杜伟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由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复杂性及难以量化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模式。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监管的主体、目标、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这四个要素,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进行设计,以期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有所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课题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地  刘佳丽  
我国国有资产具有存量巨大、形态各异、分布领域和使用性质差异化以及资产运营目标多元化等特点,这决定了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应该既体现国有资产监管的一般原则,又必须针对不同类别国有资产,采取差异化监管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安排。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与经营性国有资产既有共性,又有区别,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同样重要,而且可能更为集中折射出国有资产监管的机制、体制和制度设计水平。我国现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脱节,呈现滞后性与不适应性。相关领域暴露出的腐败案例表明,该领域监管尚有盲区。因此,必须对现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监管机制以及监管制度作出重大的调整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红卫  
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建设。为了解决目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存在的家底不清、闲置浪费和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思路,即建立一个所有权管理集中化、占有使用权管理动态化的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申海平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上海模式自1994年实施以来,在探索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调整,特别是财政部令第35号、第36号的出台,这一模式遇到了与之相矛盾的诸多新问题。在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立法尚处在探索阶段的情况下,上海模式依然适用,但需要在不改变其实质和法律允许的空间范围内予以微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英成  
军队占用和使用那些用于军事目的的国有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也不能对这类财产标价出售以补偿生产成本,因而缺乏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者的利益约束,致使资产损失、流失得不到遏制。因此,必须加强军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军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现大量流失,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资产存量结构不合理。优化资产存量结构和防止资产流失,也是缓解军队经费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世文  
近年来,由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善所带来问题层出不穷。对现有改革模式小结,表现出多种模式混合应用和市场化改革路径这两个特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多头管理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市场化路径带来利益竞逐;(3)政府监管仍需加强。基于此,本文提出管理主体的创新、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推动法制建设、新的市场手段的运用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五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小军  
一、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机理(一)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必要性主要表现在:(1)对高校非经营资产加强宏观监管的必然选择。自2006年始,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财政部关于〈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财教[2009]495号)等监管法规,但高校国有资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庄序莹  毛程连  
本文试图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探讨我国行政部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并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认为,行政部门应结合各级政府机关主管部门已有的经验数据,提供质量和配置标准统一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必要时引入数量分析模型。此外,建立基于公共利益而非商业利益为基础的恰当的绩效指标体系是搞好管理的重要一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爱梅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ABC分类法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对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基于该分类提出对各类资产不同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媚  
卫生领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权益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卫生领域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工具。文章比较了国内外卫生领域国有资产配置状况,剖析了我国卫生领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完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邦顺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的资源,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日益扩大,政府经济实力逐步增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计虽不能提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全部信息,但其提供的信息必然成为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天佐,韩新民  
本文分析我国科技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的环境、阐明了规范现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创新资产管理体系两方面的构思,提出非经营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过程管理的观点、探讨科研院所实施非转经过程管理的可行性运作方法,并对实施效果做出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淑和  彭华岗  贾康  杨焕志  侯洁  方炳兴  梁方  蒋怡  任凌  罗建钢  刘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钢  刘微  
目前对县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虽然各地普遍都有相应的各种各样的监管机构,但从出资人角度考察,由于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时未将县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中,因此各地在监管体制上大都沿袭计划经济时期"五龙治水"模式,造成地方各自为政,监管方式落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难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