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6)
- 2023(11026)
- 2022(9984)
- 2021(9574)
- 2020(8161)
- 2019(19213)
- 2018(19302)
- 2017(37105)
- 2016(20595)
- 2015(23373)
- 2014(23420)
- 2013(23308)
- 2012(21132)
- 2011(18615)
- 2010(18444)
- 2009(16923)
- 2008(16801)
- 2007(14690)
- 2006(12931)
- 2005(11266)
- 学科
- 济(75707)
- 经济(75614)
- 管理(71120)
- 业(65652)
- 企(58475)
- 企业(58475)
- 方法(37482)
- 数学(31580)
- 数学方法(31257)
- 财(26364)
- 农(19907)
- 务(19892)
- 财务(19822)
- 财务管理(19787)
- 企业财务(18875)
- 业经(17972)
- 中国(17631)
- 学(16208)
- 地方(16095)
- 制(15396)
- 理论(14409)
- 和(13733)
- 农业(13550)
- 划(12768)
- 技术(12246)
- 贸(12117)
- 贸易(12109)
- 易(11692)
- 环境(11684)
- 银(11341)
- 机构
- 大学(281521)
- 学院(279583)
- 管理(119381)
- 济(103566)
- 理学(102279)
- 理学院(101151)
- 经济(100880)
- 管理学(99623)
- 管理学院(99081)
- 研究(85441)
- 中国(66843)
- 京(60930)
- 科学(54108)
- 财(51234)
- 所(42073)
- 江(41262)
- 业大(41054)
- 农(40988)
- 中心(40384)
- 财经(40316)
- 北京(38437)
- 研究所(38052)
- 经(36575)
- 范(36465)
- 师范(36162)
- 州(34138)
- 农业(31838)
- 院(31459)
- 商学(30753)
- 商学院(30420)
- 基金
- 项目(190700)
- 科学(149252)
- 研究(140798)
- 基金(137547)
- 家(118354)
- 国家(117334)
- 科学基金(102074)
- 社会(85793)
- 社会科(81114)
- 社会科学(81088)
- 基金项目(75151)
- 省(74561)
- 自然(68389)
- 自然科(66718)
- 自然科学(66705)
- 自然科学基金(65512)
- 教育(64741)
- 划(62415)
- 编号(59183)
- 资助(56444)
- 成果(47640)
- 部(41810)
- 重点(41443)
- 课题(39452)
- 创(39366)
- 发(38803)
- 项目编号(36858)
- 创新(36556)
- 科研(36532)
- 教育部(36068)
- 期刊
- 济(116780)
- 经济(116780)
- 研究(80873)
- 中国(52755)
- 管理(45998)
- 财(43223)
- 学报(41666)
- 科学(39138)
- 农(36170)
- 大学(31775)
- 教育(31069)
- 学学(29507)
- 技术(25265)
- 农业(25250)
- 融(23692)
- 金融(23692)
- 财经(19318)
- 业经(19127)
- 图书(17515)
- 经济研究(16387)
- 经(16222)
- 业(14957)
- 问题(14839)
- 理论(14615)
- 财会(14555)
- 技术经济(13795)
- 会计(13744)
- 现代(13629)
- 实践(13614)
- 践(13614)
共检索到41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玉琳 尚雯
一、问题提出盈余管理的问题一直都是会计领域甚至经济领域的热点关注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管理者的操纵导致公司的价值受到损害。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迅速且繁荣的发展,包括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成功,使得资本市场成为我国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由于资本市场规范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内外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很多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书豪
近年来,证监会加强监督了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信息披露,但是还有不少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选择金种子酒作为案例公司研究,介绍金种子酒防止戴帽盈余管理,分析其利用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揭示金种子酒利用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及实现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案例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案例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海平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ST公司为避免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虽然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但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似乎有增无减。本文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分析了ST公司利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多种手段,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对策。
关键词:
ST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焰 王伟
文章从上市公司、监管者、投资者、分析师、审计机构等多个角度,对某上市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监管者对其的行政处罚存在时滞,投资者经历了先过度反应、后又理性回调的过程,分析师能够区分非经常性损益在每股收益中的作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妙娟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于盈余管理是具有判别能力的,并能给出自己相应的整合意见,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不明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蒋大富 熊剑
会计准则作为盈余管理借用的工具,上市公司是否会借会计准则变更之际进行盈余管理?2007年我国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研究这个论题提供机会。本文以异常非经常性损益比重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变更之际有较强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会计准则变更之际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中,ST公司具有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变更之前的盈利状况和上市公司风险警示显著地影响会计准则变更年度的盈余管理方向和大小,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和为降低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显著;另外,研究发现,证券监管部门通过风险警示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利用会计...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会计准则变更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刚
非经常性损益是财务报告披露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说明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内容及上市公司主要盈余操纵方法,结合近年沪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得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整体披露情形,同时结合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析其对会计盈余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华
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均于2012年取消了"扣非后净利润为正"的摘星利润指标,此举被社会舆论认为是监管机构为大量劣质实体通过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实现摘星保壳提供了条件。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对沪深A股市场2014—2017年摘星公司的长期业绩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三个典型案例分析发现,*ST上市实体运用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实现摘星后其主营业能力、盈利能力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最后本文就证券市场有效退出机制的形成与*ST指标体系的完善提出几条保障措施。
关键词:
摘星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退市风险警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唯佳
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S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一)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本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选取2009年上证A股*ST公司共66家。收集了这66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等指标的数据,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中可以看出,这66家*ST的净利润总额为-6309741817元,是负值。2009年度沪市*ST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中非经常性损益所占比例为-28.86%,也为负值,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正。而且在这66家公司中,只有1家公司没有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余65家公司全部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占98.48%,说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对上市公司财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涛 陆正飞 单宏伟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各异:亏损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和避免亏损等,高盈利公司则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实证结果还表明,非经常性损益确实对上市公司扭亏乃至后续年度是否继续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其作用远大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独立内容纳入利润表,并进行具体、透明的表外披露;同时,也建议在监管政策实施中全面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楚君 袁春生
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更有可能采取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度背景和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原因,归纳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楚君 袁春生
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更有可能采取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度背景和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原因,归纳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连灯
获取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企业经营生产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上市企业的盈利情况往往是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数据,反映这一情况的关键指标便是企业的会计利润。而会计利润的计算除了企业日常的营业利润外还包含了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具有偶然性、一次性的特点,使得其成为上市企业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有利手段。本文对上市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上市企业具体运用了哪些方式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操纵。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上市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盛萍 徐芳兰 彭晓洁
本文通过对梅雁水电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成功摘帽这一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梅雁水电的摘帽背景、摘帽手段以及后续经营状况,并针对ST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提出治理意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虽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成功摘帽,但摘帽后经营状况仍然堪忧。本文旨在通过对ST梅雁顺利摘帽的分析,揭示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扭亏为盈的手段,直观地向财务报表使用者展示非经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晓
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不可合理预期的偶然性,把非经常性损益与扭亏这一特别盈余管理结合起来,不可合理预期的偶然性就变为可预期性,这中间潜伏着操纵的内在机理。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是其虚增利润的手段。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扭亏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