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2)
2023(13961)
2022(11573)
2021(10589)
2020(8683)
2019(19083)
2018(18564)
2017(34714)
2016(18172)
2015(19988)
2014(19174)
2013(18876)
2012(17294)
2011(15895)
2010(15442)
2009(14564)
2008(13554)
2007(11508)
2006(10276)
2005(9018)
作者
(51854)
(43394)
(43268)
(40993)
(27398)
(20662)
(19289)
(16904)
(16535)
(15060)
(14852)
(14084)
(13647)
(13377)
(13321)
(13284)
(12937)
(12589)
(12377)
(12290)
(10670)
(10551)
(10269)
(9948)
(9877)
(9525)
(9237)
(9052)
(8541)
(8447)
学科
(93981)
经济(93896)
管理(50712)
(45307)
方法(35584)
(34874)
企业(34874)
数学(32082)
数学方法(31867)
中国(24584)
(21505)
地方(19063)
(18642)
贸易(18633)
(18228)
(18148)
业经(17717)
(16464)
农业(14607)
(14159)
环境(14045)
地方经济(13089)
(12651)
金融(12650)
(12579)
银行(12546)
(12126)
(10978)
(10868)
产业(10818)
机构
学院(262697)
大学(261935)
(126421)
经济(124626)
管理(98567)
研究(95054)
理学(86226)
理学院(85290)
管理学(83953)
管理学院(83481)
中国(72389)
科学(54993)
(53072)
(52716)
(47127)
(44342)
财经(43390)
研究所(43197)
中心(41690)
经济学(41499)
(39812)
业大(38321)
经济学院(37388)
农业(35078)
(35075)
(33787)
北京(33285)
财经大学(32466)
(31834)
师范(31442)
基金
项目(179827)
科学(143170)
基金(135240)
研究(127810)
(119665)
国家(118746)
科学基金(101503)
社会(88157)
社会科(83843)
社会科学(83827)
基金项目(70715)
(67052)
自然(63908)
自然科(62523)
自然科学(62503)
自然科学基金(61426)
教育(57451)
(56921)
资助(54427)
编号(47777)
重点(40821)
(40810)
(39889)
国家社会(38724)
(38005)
成果(36702)
创新(35703)
教育部(35525)
科研(34639)
人文(34414)
期刊
(138684)
经济(138684)
研究(78552)
中国(45458)
学报(42300)
(40030)
科学(39288)
(38316)
管理(36576)
大学(31896)
学学(30764)
农业(27457)
经济研究(26010)
(22859)
金融(22859)
财经(22338)
业经(20957)
技术(19685)
(19482)
教育(18296)
问题(17773)
(16658)
(15115)
世界(15112)
国际(14777)
技术经济(14121)
商业(13204)
统计(13182)
(11978)
(11711)
共检索到382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恪渝  廖明球  
本文使用Toda-Yamato的方法论,研究煤炭类相关变量(原煤、焦炭和煤合计)与我国GDP间的线性因果关系。而后从非线性视角继续探究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为了设定的准确性,模型中额外加入就业量这一指标。变量选取为1980~2010年的年度数据。由于样本量过小,本文应用bootstrap算法对置信区间重新构建。实证结果显示:各类煤炭能源消耗与GDP间的因果关系存在差异,与就业量的关系也不一致。通过调整煤炭类能源消耗结构,特别是限制焦炭能源使用,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条出路。而非"一刀切"式的限制整体煤炭类能源的使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龙如银  丁志华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双重假设,以1993年1月-2014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邹氏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从2002年开始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在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这个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在期初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后,随后转变为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非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样在此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与煤炭价格上涨相比,煤炭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表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少飞  冯华  
基于对我国煤炭供需的基本分析,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煤炭消费的结构需求模型,并将中国煤炭消费的长期均衡引入到短期预测,从而得到经济增长的总量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的消耗。然而,从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来看,第二产业在煤炭消费上呈现出集约化和利用效率提高的趋势。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以上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  杨莎莉  
一、选取煤炭作为自然资源代表的缘由我国煤炭储量世界第一,高储量伴随着高开采量,近几年来,我国煤炭的生产量都达20亿吨左右,其生产量、消费量和供应量大体相当,说明了我国煤炭的自主自给率相当高。而其他资源,如石油、天然汽等很多都需要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很难衡量我国自身资源的特点。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牟敦果  林伯强  
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使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瓶颈,中央提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变量间的关系是可变的。本文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方法研究了工业增加值、电力消费量和煤炭价格之间的互动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经济基础条件存在较大的变化,从总体来看,工业增加值对电力消费和煤炭价格存在正向的拉动作用;电力消费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较小;煤炭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不存在抑制作用,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文章最后提出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鉴雪  宁云才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我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数据,首先,得到我国煤炭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依然过高的结论;其次,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是均衡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与双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燕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传导理论模型,利用更加灵活、稳健的TVP-VAR模型计算时变冲击效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分别得到"资本、劳动→煤炭消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二氧化碳"的传导关系链,反映出我国目前仍依赖煤炭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新能源利用较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连宏  薛婕  杨占红  裴莹莹  罗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与进口国,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引发了以大气污染为主的诸多环境问题。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以应对大气污染,但各省份的控制目标仍在研究制定中。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选取1986~2012年的煤炭消费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个指标,对比研究中国各省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有28个省份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均为协整关系,有10个省份的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为了保持新常态下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制定各省份煤炭消费总量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磊  李倩琪  
文章运用LMDI分解法对1994—2015年中国40个行业的煤炭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解耦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研究期间,达到强解耦状态的产业有12个,2个产业处于无解耦关系,26个产业处于弱解耦状态;高耗能产业的产能退出是煤炭消耗减少的重要因素,煤炭效率的提高是抑制煤炭消费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动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根据分析结果,从产业结构、煤炭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等层面出发,为我国节能规划和解耦政策的制定提供若干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  揭俐  曾伟  
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20042014年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门槛效应模型估计了矿业权重叠对煤炭采掘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样本期内,我国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并且地区差异显著;矿业权重叠与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煤炭资源税征收比重和煤炭产业集聚水平是影响这一非线性关系的重要门槛变量;煤炭产业的投资集聚与从业人数集聚,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企业数集聚对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了阻滞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  揭俐  曾伟  
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2004~2014年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门槛效应模型估计了矿业权重叠对煤炭采掘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样本期内,我国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并且地区差异显著;矿业权重叠与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煤炭资源税征收比重和煤炭产业集聚水平是影响这一非线性关系的重要门槛变量;煤炭产业的投资集聚与从业人数集聚,促进了煤炭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企业数集聚对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了阻滞效应,煤炭产业存在不规模经济现象;能耗比重的下降(能源消费效率提升)并未带来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能源生产方式变革的压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帅  
文章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运用资源诅咒学说,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炭城市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四种不同效应,并利用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炭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的开发确实束缚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入对煤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均不显著;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表现明显;煤炭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优智  
采用1985—2015年中国的相关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分别研究了三种类型的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非线性LSTR1模型适用于刻画发明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非线性LSTR2模型适用于刻画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发明专利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的抑制效应相对更为明显,说明中国在这两个专利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专利"泡沫"现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雷强  
煤炭是全球基础性能源和战略资源,特别是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的我国,煤炭价格分析是我国经济发展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利用BDS法和替代数据法对我国两种煤炭价格(秦皇岛大同优混(Q5800K)和山西优混(Q5500K))和国外煤炭价格(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3种煤炭价格收益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存在长相关特征并具有非线性结构。国外煤炭价格的非线性特征较国内煤炭价格非线性要强,表明国际煤炭市场的影响因素比国内煤炭市场更加复杂,市场化程度更高。在替代数据法检验时发现在嵌入维数大于5时,上述价格原始数据和替代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影响国内外煤炭价格的主要因素至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