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9)
- 2023(6392)
- 2022(5347)
- 2021(4690)
- 2020(3939)
- 2019(8816)
- 2018(8365)
- 2017(15969)
- 2016(8511)
- 2015(9491)
- 2014(8910)
- 2013(8896)
- 2012(8272)
- 2011(7573)
- 2010(7407)
- 2009(6642)
- 2008(6594)
- 2007(5910)
- 2006(5385)
- 2005(4813)
- 学科
- 济(35700)
- 经济(35636)
- 业(22799)
- 管理(20729)
- 企(16621)
- 企业(16621)
- 方法(15936)
- 数学(14425)
- 数学方法(14250)
- 财(12591)
- 中国(11577)
- 农(11205)
- 学(9768)
- 收入(9338)
- 农业(7914)
- 制(7016)
- 业经(6817)
- 贸(6321)
- 贸易(6318)
- 易(6145)
- 税(5929)
- 融(5854)
- 金融(5854)
- 地方(5719)
- 税收(5585)
- 人口(5538)
- 银(5461)
- 收(5438)
- 银行(5432)
- 行(5232)
- 机构
- 大学(127062)
- 学院(123221)
- 济(54546)
- 经济(53594)
- 研究(50331)
- 管理(43921)
- 理学(38263)
- 理学院(37770)
- 管理学(36893)
- 管理学院(36690)
- 中国(36509)
- 科学(32063)
- 京(27433)
- 所(27147)
- 农(26271)
- 财(25656)
- 研究所(24967)
- 中心(21944)
- 农业(20938)
- 业大(20540)
- 财经(20509)
- 经(18961)
- 经济学(18503)
- 江(18401)
- 院(18226)
- 北京(17374)
- 经济学院(16854)
- 范(16014)
- 师范(15729)
- 财经大学(15692)
- 基金
- 项目(89307)
- 科学(70869)
- 基金(68432)
- 家(64131)
- 国家(63221)
- 研究(58843)
- 科学基金(52363)
- 社会(39557)
- 社会科(37541)
- 社会科学(37529)
- 自然(35477)
- 基金项目(35277)
- 自然科(34714)
- 自然科学(34701)
- 自然科学基金(34131)
- 省(32536)
- 划(29249)
- 资助(28533)
- 教育(26156)
- 重点(21068)
- 编号(20543)
- 部(20084)
- 发(19024)
- 创(18069)
- 科研(18044)
- 计划(17967)
- 国家社会(17955)
- 创新(17034)
- 教育部(16869)
- 成果(16451)
共检索到18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自敏 张昕竹 方燕
本文以分时阶梯定价为例,在人口老龄化及生育政策逐渐放宽的背景下,通过建立结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引入家庭人口特征后,非线性定价对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通过构建引入家庭人口特征的二次近乎理想需求(QUAIDS)函数,基于相对等价补偿方法建立收入再分配效应调整的测度模型。估计了为保持相同效用增加家庭不同类型的人口需要增加的电费补偿率及其金额。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家庭人口特征后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到了强化;家庭人口特征对消费者行为选择有显著影响;不同人口规模家庭的电费补贴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随着预算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口特征对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减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富良 徐涛
较之"线性定价","非线性定价"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优势被现有理论反复证明。在肯定"非线性定价"方式能够改进社会总福利的同时,指出并不是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福利水平都能够通过"非线性定价"方式得到改进。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和比较分析,提出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非线性定价"可能会对特定的市场主体产生"福利剥夺",从而出现福利再分配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熊阳
消费税因其选择性征收而具有一定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收入群体因消费结构差异和"税负感受度"差异产生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感受性差异,是消费税调节职能与作用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微观模拟方法和投入产出模型,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算中国城镇与农村家庭的消费税负担,评估2014年消费税改革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消费税的家庭平均负担率为0.75%,具有累退性,对收入再分配起逆向调节作用;但征收消费税后家庭收入分布更接近帕累托最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得到提升,其中,对农村家庭征收消费税后的收入平等性和福利效应都不如城镇。基于此,本文提出扩大高奢消费的征税范围、减轻农村居民消费税负担、适当降低高档化妆品税率等建议。
关键词:
消费税 再分配效应 帕累托最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文雯 任重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2和2007两次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城镇低保政策的再分配效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检验。2002年,经低保救助后,我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下降了0.35%,2007年下降了0.82%,表明当前我国城镇低保的再分配效应有改善的趋势,但力度仍然较弱;城镇低保再分配效应的分解结果显示,低保补贴的发放导致了水平不公平问题,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相对贫富关系因低保补贴发生改变;在低保再分配效应的分类测算中,我们发现单人户、女性户主、户主残疾、户主无业家庭是低保的主要救助群体。"十三五"时期,要消除贫困,最大限度地实现"底线公平",必须加大低保投入,同时进一步做好城市低保对象的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藏宜 于洁
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MT指数及其AJL分解方法,基于医疗保险受益视角研究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最终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制度间的垂直不公平和水平不公平,且垂直不公平为主要影响因素,垂直不公平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依次增加,水平不公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更为明显。另外,医疗保险报销能部分缩小由于医疗支出扩大的收入差距,且这种调节效果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最大,其次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忠江
文章利用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展开分析,研究了新生人口对地区文化服务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收入、政府文化支出、人口素质、老年人口负担、社会保障支出等变量后,新生人口数量对文化服务消费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这说明当年的新生人口越多,该地区的文化消费越有可能显著减少。文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新生人口对家庭而言,具有类似于直接的比例税效应,新生儿出生即意味着税收的增加,由此带来的家庭内部收入再分配会促使父母首先减少收入弹性大的文化服务的消费。因此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在发展文化服务产业时,除了"就文化产业谈文化发展"的思路外,其他思路也需要考虑,而就文章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茜萌 倪红福
随着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和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整体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引起理论研究的关注。本文利用引入增值税抵扣机制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间接税税收负担,并结合直接税税负,分析整体税收负担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增值税的累退性显著高于营业税,因此与征收营业税相比,征收增值税的模式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整体税制呈累退性,并且总税收(间接税和直接税)整体而言加重了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税后不平等程度逐年上升。与城市相比,间接税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会愈发加重该地区内部的贫富差距;虽然在农村地区税收仍然不可避免地具有加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特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特性有所缓解。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税收负担 收入分配 增值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翔 宋寒冰 吴博文
本文在考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寿命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考察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效应。根据省级宏观截面数据估计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并据此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保群体的内部收益率。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呈现微弱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虽然低缴费基数参保者内部收益率略高于中、高缴费基数参保职工,但其内部收益率因相对较短的寿命而大大降低。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参保职工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别,对低收入参保者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宫映华
免征额一直以来都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拟模型,证明了免征额的大小与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平均有效税率大小呈反比,与累进性的大小成正比,并且随着免征额的增大,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型分布。这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指导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现阶段的工薪所得税与未来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宫映华
免征额一直以来都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拟模型,证明了免征额的大小与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平均有效税率大小呈反比,与累进性的大小成正比,并且随着免征额的增大,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型分布。这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指导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现阶段的工薪所得税与未来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自敏 张昕竹 方燕 田露露
递增阶梯定价政策的分配效应及其效率后果,是价格制定者和学术界评估和完善本轮公共事业阶梯定价政策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估计了阶梯定价为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政策目标而导致的效率损失成本。研究发现,随着两级阶梯电价方案实施时间的延长,两类效率成本均在下降,但第一类效率成本下降得更快,第二类效率成本占比有所上升;无论在何种弹性假设下,阶梯定价方案作为一种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阶梯定价收入再分配的功效不是很大;阶梯分档不合理将严重影响收入再分配效应和效率成本。此外,对分时定价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峰谷分时定价不利于收入再分配,谷时中等收入家庭的电费支出高于高收入家庭,导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志安 付正淦 邱国庆
文章重点关注间接税减缓相对贫困效果,并基于CFPS2012年与2018年微观数据测算模拟表明:匿名评价下中国间接税整体K指数为负值,具有逆向调节的收入再分配与减贫效应,加剧了总体贫困广度、深度以及强度,但现阶段结构性减税使间接税归宿的累退性、平均税率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横向公平、纵向公平,减小了城乡相对贫困倍差;非匿名评价下居民家庭税前收入位置与间接税负担率呈现“U”型关系,且低收入群体位于拐点左侧,这使部分家庭收入减损流入相对贫困阶层。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自发推动“益贫式增长”收入再分配格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岳树民 白林 谢思董
2019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新税制模式在减轻税收负担、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税负不公平、调节作用较弱等问题。利用CHIP2018微观住户调查数据,使用RE指数分解方法对现行综合课征模式下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估,分析改革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税制的改革方向。测算结果显示:综合课征有利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因其他改革措施的影响,综合课征的正向效应被减弱。建议扩大综合所得和纳税所得的范围,保持基本减除费用不变,专项附加扣除实行扣除递减机制,税率级次简化至5级,并继续实行个人申报制度。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综合所得 收入分配 精准调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志 王宇静
文章将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分为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型和储蓄积累型三种类型,通过分析每种类型代表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概括总结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资金来源、筹资方式、筹资原则、给付条件、保障水平、再分配效果等多个方面再分配效应上的特征。可以看到,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果最强,社会保险型居中,储蓄积累型最弱。尽管如此,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均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只是内容和特征上的差异,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忠朝
基于一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的客观规律是由维护稳定、保障民生的工具转变为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合理共享的财富再分配机制。家庭保障也具有这种"再分配"效应,这里以孝道、互助、生育和德育为家庭保障制度工具,构建出了家庭保障的"再分配"运行机制。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呈此消彼长的客观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