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3)
- 2023(6732)
- 2022(5438)
- 2021(5058)
- 2020(4092)
- 2019(9389)
- 2018(9115)
- 2017(17394)
- 2016(8887)
- 2015(10402)
- 2014(10142)
- 2013(10454)
- 2012(10146)
- 2011(9642)
- 2010(9394)
- 2009(8912)
- 2008(8533)
- 2007(7504)
- 2006(6992)
- 2005(6607)
- 学科
- 济(69235)
- 经济(69189)
- 方法(23637)
- 数学(22051)
- 数学方法(21967)
- 管理(21457)
- 中国(17428)
- 业(17109)
- 地方(15353)
- 企(12105)
- 企业(12105)
- 地方经济(11971)
- 贸(11880)
- 贸易(11873)
- 易(11581)
- 农(10896)
- 业经(10071)
- 学(9691)
- 融(8938)
- 金融(8938)
- 制(8914)
- 环境(8575)
- 银(8500)
- 银行(8495)
- 行(8355)
- 财(8210)
- 关系(7820)
- 发(7674)
- 经济学(7172)
- 体(7131)
- 机构
- 大学(144595)
- 学院(141138)
- 济(83193)
- 经济(82205)
- 研究(57928)
- 管理(50082)
- 中国(46209)
- 理学(42690)
- 理学院(42192)
- 管理学(41677)
- 管理学院(41403)
- 财(33672)
- 京(30283)
- 经济学(29655)
- 科学(29105)
- 所(28575)
- 财经(27409)
- 经济学院(26541)
- 研究所(25805)
- 经(25213)
- 中心(24231)
- 财经大学(20535)
- 北京(20169)
- 院(20100)
- 江(18791)
- 科学院(18216)
- 农(17474)
- 社会(17409)
- 范(16820)
- 研究中心(16763)
- 基金
- 项目(87504)
- 科学(70713)
- 基金(68433)
- 研究(64848)
- 家(59114)
- 国家(58750)
- 科学基金(50063)
- 社会(47437)
- 社会科(45333)
- 社会科学(45325)
- 基金项目(34458)
- 资助(29392)
- 省(28717)
- 自然(28499)
- 教育(28234)
- 自然科(27883)
- 自然科学(27876)
- 自然科学基金(27421)
- 划(24990)
- 编号(22565)
- 国家社会(22163)
- 部(21856)
- 中国(21804)
- 发(20364)
- 重点(19706)
- 教育部(19528)
- 济(19174)
- 经济(19022)
- 成果(18722)
- 人文(18292)
共检索到226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宁
本文在一个包括中央银行非对称偏好和非线性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模型中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非线性特征。经验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中央银行更偏好于产出扩张,当产出收缩时,货币政策的反应要大于产出扩张时货币政策的反应。与反通货膨胀相比,中国中央银行更是一个反通货紧缩者,表现出对通货紧缩比对通货膨胀更大的厌恶。中国的总供给曲线是凸的,当产出扩张时,通货膨胀以更快速度上升,从而使得中央银行面对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被迫采取更多措施。这些特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一个扩张和收缩交替不断的怪圈,造成了经济的人为波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线性 利率规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全权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转化储蓄而形成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但保险业的增长效应是否会随经济波动程度的不同出现差异却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相对保险深度作为保险业发展的代理变量,运用中国1999-2010年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作为分析工具,选择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紧密的经济波动指标作为门槛变量对保险业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考虑到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匹配程度时,大力发展保险业不再是最佳选择。在经济波动处于不同程度或区制时,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即随着经济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跨越门槛值、进入一个更高的区制,相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余建干 吴冲锋
通过扩展BGG模型,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中国现实经济摩擦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其目的一是对经验事实进行经济理论解释;二是探究使用更为稳健的脉冲响应匹配估计法是否也能够得到我国存在显著金融加速器效应的结论;三是详细考察7个因素对利率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和模型对经验事实的拟合效果的定性和定量影响。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我们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和解释SVAR反映的经验事实。(2)我国居民消费中存在显著的中等偏强的消费习惯。(3)我国经济中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关键词:
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工资粘性 利率冲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潜力
通过选取1998年之前上市的350家公司2000-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基于机制转移的面板阈值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宏观经济波动下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资本结构的非线性调整差异。结果发现:与周期性行业公司相比,非周期性行业公司有着较快的短期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特别是具有高有形资产、中等规模、低盈利和高成长性等财务特征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资本结构短期调整速度更快;其次,周期性行业公司资本结构的长期调整是逆周期的,但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调整则不显著。另外,融资约束减慢了这两类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中,一要尽快降低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财务杠杆,二要加快这些周期性行业公...
关键词:
经济波动 行业周期性 资本结构非线性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龙如银 丁志华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双重假设,以1993年1月-2014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邹氏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从2002年开始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在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这个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在期初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后,随后转变为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非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样在此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与煤炭价格上涨相比,煤炭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表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文慧
引入消费攀比与劳动调整成本两种内生机制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显著改善了模型对于中国经济动态特征的匹配性,它能够增强消费的持久性动态特征,而且准确地复制出了实际经济对中性技术冲击的"驼峰"反应动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反周期动态。进一步,我们定量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性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长期波动的显著解释力。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 消费攀比 劳动调整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思路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一、世界经济是在波动中运行和发展的,在新时期波动有了一些新特点;中国经济逐步地溶入世界经济之中后,已受到这些波动的影响(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灵超
本文基于VAR和VEC模型对我国信贷市场利率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消费对于信贷市场利率的冲击处于负的脉冲响应,投资的响应更显著。投资、消费对信贷市场利率的影响非常有限。(2)投资波动对产出波动起主要作用;产出对投资波动和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有限;(3)信贷市场利率与投资、消费、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这些分析结论,文章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一、经济波动的内在传导机制与外在冲击机制认识中国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必须区分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因为经济波动究竟主要源于外在冲击还是内在传导,不仅具有分析价值,而且还关系到经济政策的制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传统的长期(BQ)约束对中国的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进行时变分解,考察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给冲击解释了绝大部分产出波动,并存在"斜率之谜",但单变量分析表明中国产出的持久成分并不高。采用与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相关的BQ约束依然出现斜率之谜,并且需求冲击显得过于重要,符号约束成功避免了斜率之谜。虽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前需求冲击的重要性更高,但危机后两者相当,后危机时期产出波动下降由供给和需求共同所致。本文认为需求因素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下降是导致后危机时期经济趋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时变参数 经济波动 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沈坤荣
中国经济波动可能是由多种冲击因素共同引发。本文沿着"条条块块"思路对中国经济波动冲击源进行完整的分解,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波动有大约30%的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冲击。对于地方政府冲击表现出的跨时差异和地域差异,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探寻了根源,并拓展了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激励的研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本文发现,官员腐败对地方政府短期化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现有文献所强调的财税激励和政治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短期化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官员腐败 地方政府行为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康朝锋
本文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实际GDP的波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国外学者对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机制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显著区别:在我国,前期的经济波动在本期有被放大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外部干预对稳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结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经济系统自身还不完全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的条件下,外部干预是保证经济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放弃干预可能使经济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我们的结论为渐进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