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9)
- 2023(18226)
- 2022(15922)
- 2021(14713)
- 2020(12302)
- 2019(28378)
- 2018(27569)
- 2017(52960)
- 2016(28491)
- 2015(31752)
- 2014(31497)
- 2013(31101)
- 2012(28541)
- 2011(25766)
- 2010(25558)
- 2009(23573)
- 2008(22839)
- 2007(19616)
- 2006(17389)
- 2005(15366)
- 学科
- 济(131599)
- 经济(131477)
- 管理(81458)
- 业(75674)
- 企(62361)
- 企业(62361)
- 方法(57072)
- 数学(50226)
- 数学方法(49638)
- 财(34493)
- 中国(31493)
- 农(30628)
- 地方(28627)
- 业经(26647)
- 学(25568)
- 税(22233)
- 贸(21301)
- 贸易(21289)
- 农业(21134)
- 税收(20779)
- 收(20602)
- 易(20557)
- 制(19901)
- 务(19409)
- 财务(19339)
- 财务管理(19299)
- 和(19155)
- 环境(18547)
- 理论(18422)
- 企业财务(18325)
- 机构
- 大学(401363)
- 学院(399002)
- 济(170469)
- 经济(167122)
- 管理(158419)
- 理学(137873)
- 理学院(136352)
- 研究(134969)
- 管理学(133941)
- 管理学院(133206)
- 中国(100787)
- 京(84409)
- 科学(81324)
- 财(80854)
- 所(66222)
- 财经(64057)
- 中心(61233)
- 研究所(59927)
- 经(58336)
- 农(57993)
- 江(57498)
- 业大(56108)
- 北京(53159)
- 经济学(52931)
- 范(51348)
- 师范(50909)
- 院(49538)
- 财经大学(47675)
- 经济学院(47633)
- 州(46173)
- 基金
- 项目(274357)
- 科学(217412)
- 基金(201922)
- 研究(199883)
- 家(175546)
- 国家(174188)
- 科学基金(151084)
- 社会(128834)
- 社会科(122382)
- 社会科学(122351)
- 基金项目(106668)
- 省(104665)
- 自然(97699)
- 自然科(95488)
- 自然科学(95469)
- 自然科学基金(93758)
- 教育(90891)
- 划(88458)
- 资助(83535)
- 编号(80666)
- 成果(64762)
- 重点(61127)
- 部(60594)
- 发(58245)
- 创(56356)
- 课题(54210)
- 国家社会(54153)
- 创新(52706)
- 教育部(52542)
- 科研(52521)
- 期刊
- 济(183760)
- 经济(183760)
- 研究(123878)
- 中国(70707)
- 财(61330)
- 学报(60343)
- 管理(57871)
- 科学(55679)
- 农(50636)
- 大学(46201)
- 学学(43545)
- 教育(38095)
- 技术(35174)
- 农业(35119)
- 融(32246)
- 金融(32246)
- 经济研究(31227)
- 财经(31030)
- 业经(27311)
- 经(26551)
- 问题(23589)
- 技术经济(20453)
- 统计(20291)
- 图书(20154)
- 理论(19525)
- 贸(18911)
- 策(18058)
- 业(18004)
- 资源(17751)
- 科技(17547)
共检索到591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童锦治 李星 王佳杰
利用2000—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空间面板数据考察非税收入、非税竞争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非税收入负担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地区间的非税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且影响程度超过税收竞争。具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非税收入及其空间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专项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是其空间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罚没收入、其他收入与预算外收入本身及其空间竞争都阻碍了经济增长;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及其空间竞争则会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各类非税收入不同的征收依据与收入性质是造成如此差异化结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非税收入 非税竞争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博 倪志良
本文认为税收竞争主要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吸引国内外资本和影响政府部门的三种途径综合作用于经济增长,由此导致了其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本文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对我国1995—2014年28个省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非线性作用。具体而言,当低于第一个门限值时,东、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均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当越过第一个门限值后,三个地区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减弱,其中在东部地区该作用下降最为明显。最后,提出若干优化我国区域税收竞争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靳祥锋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2000—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不同时间段和分区域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我国仍需重视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②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较小和较大的碳排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低,处于中等水平的碳排放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③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雄浪 郑长德 杨霞
文章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空间相关性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1953-2010年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以及考虑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影响后的条件收敛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地区发展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研究期间内,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期初经济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在引入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两个影响因子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性。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从而强化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军 吕亚萍
采用的理论模型为Cobb-Dauglas生产函数,采用的样本是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pannel数据,通过建立变系数模型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研究FDI以及国内投资在我国各区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国内投资仍然是对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它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效果,然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地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有所不同。具体来说,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23%;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显著相关性不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以萍 包吉祥
基于我国2001年~2015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区域、分层级地对教育投入、人力资本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发现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从高到低层级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级递增。基于此,提出各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关键词:
教育投入 人力资本 空间计量 教育分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晓兰 车明好 强婷婷
非税收入是地方政府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财政竞争工具。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运用中国2004—2012年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竞争和环境污染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之间非税收入竞争行为及其对环境污染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级政府之间均采取了相互模仿的非税收入竞争行为;第二,省级政府非税收入竞争与环境污染具体关系表现为本省环境污染程度与本省非税收入负担率成反比,与邻省非税收入负担率也成反比;第三,省级政府非税收入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趋劣竞争"的特性。本文研究结果从非税收入角度为"清
关键词:
财政竞争 非税收入竞争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晓兰 车明好 强婷婷
非税收入是地方政府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财政竞争工具。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运用中国2004—2012年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竞争和环境污染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之间非税收入竞争行为及其对环境污染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级政府之间均采取了相互模仿的非税收入竞争行为;第二,省级政府非税收入竞争与环境污染具体关系表现为本省环境污染程度与本省非税收入负担率成反比,与邻省非税收入负担率也成反比;第三,省级政府非税收入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趋劣竞争"的特性。本文研究结果从非税收入角度为"清费立税"和开征环境税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财政竞争 非税收入竞争 环境污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海庆 高凌江
通过构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用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16年间30个省级单位的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既定税负的情况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但各税类、税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很大。就税类来说,财产税和流转税较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就税种来说,车船税和增值税最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最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所以,即使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也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税制结构 税收负担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大来 陈仲常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银行业竞争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的银行竞争结构不仅主要存在着空间依赖性的特征,同时也有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控制了银行业竞争结构、金融深化、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等差异后,各省份的经济增长符合条件收敛假说,表明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增加对加快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缩小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度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方 陈凯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使用中国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本地区公共投资和邻近地区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假设各地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取决于公共投资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设定固定时间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公共投资与本地区经济呈正相关关系,但与邻近地区经济呈负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尚未形成技术外部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少华
基于我国2006—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要素收入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份额越高,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这是因为劳动收入份额越高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显著。此外,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也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和外贸依存度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较弱。
关键词:
要素收入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祥建 钟军委 邵明伟
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税收竞争具有相互联动的内生影响机制。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财政学交叉的视角,从分析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税收竞争的相互影响机制出发,运用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对我国2000-2013年的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区域间税收竞争的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存在"天花板"效应,Tiebout的税收竞争的"逐次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的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挤出效应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具有拉动效应。
关键词:
空间集聚 税收竞争 内生性 联立方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寄语
该文基于1997-2012年中国各省份的就业劳动力数据,从短期和中长期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中等教育层次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强,即该层次劳动力同短期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其余层次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并且在东部地区,近年来高学历人才的膨胀使得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影响产生了较大扭曲,即在短期内局部区域高层次人才供需是不匹配的。进一步的中长期分析表明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源,其余层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则相对较弱。因此,我国在提升人力资本教育层次的同时,应关注其质量因素以及短期区域人才供需的适应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层次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自由贸易园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营商环境与创新创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旅游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基于1997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分析——基于1996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FDI、R&D、消费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1998~2013年面板数据
中国式分权、纵向税收竞争与税收增长——基于均衡分析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8—2010——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