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1)
- 2023(3304)
- 2022(2717)
- 2021(2539)
- 2020(2189)
- 2019(4652)
- 2018(4570)
- 2017(8831)
- 2016(5100)
- 2015(5261)
- 2014(5353)
- 2013(5253)
- 2012(4846)
- 2011(4435)
- 2010(4347)
- 2009(3851)
- 2008(3891)
- 2007(3452)
- 2006(2830)
- 2005(2629)
- 学科
- 济(17061)
- 经济(17038)
- 业(12377)
- 管理(11746)
- 企(10011)
- 企业(10011)
- 方法(8524)
- 数学(7568)
- 数学方法(7446)
- 学(6133)
- 财(5220)
- 中国(3900)
- 农(3709)
- 务(3701)
- 财务(3690)
- 财务管理(3683)
- 融(3665)
- 金融(3665)
- 制(3652)
- 企业财务(3610)
- 银(3441)
- 银行(3421)
- 行(3255)
- 贸(3200)
- 贸易(3200)
- 易(3143)
- 技术(3131)
- 业经(3000)
- 地方(2678)
- 理论(2669)
- 机构
- 大学(72029)
- 学院(70748)
- 研究(28785)
- 济(25665)
- 经济(25082)
- 管理(22504)
- 科学(20394)
- 理学(19841)
- 理学院(19535)
- 中国(19531)
- 管理学(18959)
- 农(18892)
- 管理学院(18835)
- 所(16518)
- 研究所(15451)
- 农业(15348)
- 京(15093)
- 业大(14547)
- 财(12409)
- 中心(12223)
- 江(10660)
- 院(10542)
- 财经(10209)
- 省(9956)
- 农业大学(9868)
- 室(9623)
- 经(9460)
- 北京(9098)
- 科学院(8947)
- 实验(8897)
- 基金
- 项目(52520)
- 科学(39990)
- 基金(38654)
- 家(36674)
- 国家(36428)
- 研究(32118)
- 科学基金(29446)
- 自然(21257)
- 自然科(20834)
- 自然科学(20827)
- 自然科学基金(20463)
- 省(20393)
- 基金项目(20140)
- 社会(19961)
- 社会科(19007)
- 社会科学(19000)
- 划(18098)
- 资助(16442)
- 教育(14884)
- 重点(12583)
- 计划(12093)
- 部(11428)
- 科技(10986)
- 科研(10964)
- 发(10824)
- 创(10719)
- 编号(10657)
- 创新(10161)
- 性(10097)
- 业(9656)
共检索到100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侃 刘荭
通过毒性试验得出:24小时、48小时、96小时非离子态氨对鳜鱼苗(9-12mm)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0.92mg/l、0.49mg/l、0.32mg/l、0.032mg/l;亚硝酸盐对鳜鱼苗(12-19mm)的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分别为724.44mg/l、190.55mg/l、71.61mg/l、7.16mg/l。结果表明,水体中非离子态氨对鳜鱼苗的毒性作用较明显,而鳜鱼苗对亚硝酸盐有较强的耐受力。
关键词:
非离子态氨,亚硝酸盐,鳜鱼苗,毒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克明 徐勇 马绍赛 李健
研究了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同时对比了在正常溶解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67.60mg/L和390.78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2.40mg/L和1.73mg/L;而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1.07mg/L和130.66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2mg/...
关键词:
亚硝酸盐 非离子氨 大菱鲆 急性毒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娟 曲克明 刘海英 李健 马德林
研究了正常溶氧(5.5~6.0 mg/L)和过饱和溶氧(10~12 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69.43 mg/L(58.53~82.36 mg/L),43.80 mg/L(37.57~51.06 mg/L),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30)值和96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36 mg/L(1.15~1.61 mg/L)和0.98 mg/L(0.83~1.16 mg/L);而过饱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
关键词:
亚硝酸盐 非离子氨 中国对虾 急性毒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波 樊启学 张磊 方巍 杨凯 孙存军 沈志刚 杨磊 周华
在高溶氧(10.77±0.40)mg/L、中溶氧(6.89±0.33)mg/L和低溶氧(3.45±0.54)mg/L水平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8.1 mg/L(125.03~172.37 mg/L)、206.52 mg/L(164.25~246.23 mg/L);在中等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6.69 mg/L(89.92~123.70 mg/L)、145.77 mg/L(116.77~174.77 mg/L);而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全 赵刚 王婷 沈丹舟 赖见生
本试验以岩原鲤幼鱼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下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岩原鲤的毒性。结果表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岩原鲤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2.32 mg/L(1.72~3.24 mg/L)、1.06 mg/L(0.79~1.42 mg/L)。
关键词:
岩原鲤 氨态氮 亚硝酸盐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勇 张修峰 曲克明 马绍赛 李健 宋德敬
研究了正常溶解氧(5.5~6.0mg/L)和过饱和氧(10~12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半滑舌鳎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8.2mg/L(43.56~53.34mg/L)和41.66mg/L(37.03~46.86mg/L),非离子氨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0.76mg/L(0.64~0.89mg/L)和0.58mg/L(0.48~0.70mg/L);而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2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增华 王秋燕
用常规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盐度和pH下进行了亚硝酸盐氮对壳高为0.5cm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亚硝酸盐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其24hLC50、48hLC50、72hLC50和96hLC50,在盐度28时均显著高于盐度18和23时,(P<0.05),盐度越高亚硝酸盐氮毒性越弱。其半致死浓度在pH8.5时显著高于pH6.5和7.5时,(P0.05),低的pH对亚硝酸盐氮毒性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永华 胡祥文 刘忠东 秦世国
对不同规格的鲤鱼苗进行了氨的急性毒性值测定。试验将全长0.94±0.07cm、2.21±0.11cm和3.58±0.25cm三种规格的鲤鱼苗分别同3组不同浓度梯度的氨溶液接触96,J’时,结果表明:①24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s。)分别为0.361、0.966和1.361mgNH3-N/L,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00、0.865和1.324mgNH3-N/L,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82、0.778和1.262mgNH3-N/L。②试验持续48小时之后,氨的急性毒性明显减弱,其致死的浓度分别为0.285、0.794和1.265mgNH3-N/L。③氨对鲤鱼苗的安全浓度范围为0...
关键词:
氨 鲤鱼苗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方成 黎兰诗 梁震宇 成良峰 戴习林
为阐明盐度为5条件下不同浓度亚硝酸盐亚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个亚硝酸盐浓度组(0.5、0.9、1.7、3.2和6 mg/L)和1个对照组,检测分析了亚硝酸盐胁迫40 d后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死亡率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6 mg/L浓度组体质量增长率(WGR)和体长增长率(L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此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浓度组的cat、trx、tgase、trypsin和chitinase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亚硝酸盐 酶活性 环境胁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学 吴卫东 刘福军
通过对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的测定,研究亚硝酸盐氮对草鱼种的毒害作用,以及对其毒性的影响和中毒后草鱼种的恢复。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能将草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且高铁血红蛋白含量随环境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Cl~-、Ca~(2+)均能够抑制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的升高,显示出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二者能产生迭加保护作用。中毒后的草鱼种转入清水中,有明显的恢复现象。
关键词:
亚硝酸盐 草鱼 氯 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淑荃 万全 范文张 边家荣 吴泊君 汪永忠
在水温20~24℃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醚沙星、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甲醛对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B leeker)鱼苗(体长7~10 m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求出这五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这五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3 mg/L、1.61 mg/L、3.48 mg/L、4.59 mg/、l55.9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 mg/L、0.24 mg/L、0.60 mg/L、1.04 mg/L、3.65 mg/L。表明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可安全使用,硫醚沙星和甲醛需慎用,硫酸铜不适宜在花鱼骨鱼苗的防病中使用。
关键词:
花鱼骨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礼敬 詹会祥 吴兴兵 晏宏 邹元富
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水温(16.5±0.5)℃、pH(7.70±0.25)条件下,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4种常用渔药对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种药物中三氯异氰尿酸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最低,分别为1.586、1.423、1.173 mg/L,敌百虫的最高,为473、407、302 mg/L。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0.536 mg/L,三氯异氰尿酸0.347 1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5 mg/L,敌百虫90.41 mg/L。结果表明: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焕文
用 5种浓度的 Na NO2 喷洒雪茄烟 Wesconsin38的烟叶 ,晾制后分析其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烟草生物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 Na NO2 喷洒浓度的提高 ,调制后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迅速增加 ,Na NO2 喷洒浓度与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硝酸盐和烟草生物碱含量与烟草特有亚硝胺无明显相关关系 .表明烟草特有亚硝胺的积累受到调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限制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烟草特有亚硝胺 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国强 杨治国 张永耀 孙红飞
研究不同浓度亚硝酸盐(0.5、1.0、2.0mg/L)及不同处理时间(24、72、120、168、264 h)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草鱼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极显著升高(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