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0)
2023(10721)
2022(9540)
2021(9022)
2020(7541)
2019(17529)
2018(17584)
2017(34037)
2016(18621)
2015(20768)
2014(20875)
2013(20618)
2012(18733)
2011(16774)
2010(16563)
2009(14957)
2008(14480)
2007(12455)
2006(10577)
2005(9098)
作者
(55136)
(45755)
(45270)
(43140)
(28897)
(22128)
(20584)
(18136)
(17244)
(16235)
(15661)
(15327)
(14390)
(14279)
(14126)
(14108)
(13980)
(13578)
(12990)
(12926)
(11442)
(11011)
(11002)
(10320)
(10264)
(10194)
(10116)
(9985)
(9314)
(9182)
学科
(70398)
经济(70314)
管理(52390)
(50346)
(42600)
企业(42600)
方法(36364)
数学(31502)
数学方法(31018)
(18021)
(17993)
(17556)
中国(16747)
业经(15101)
地方(13568)
理论(12735)
(12284)
财务(12221)
财务管理(12199)
技术(11874)
(11854)
农业(11833)
(11826)
(11780)
贸易(11775)
企业财务(11638)
(11430)
环境(10830)
(10092)
银行(10048)
机构
大学(263428)
学院(260799)
管理(105236)
(96757)
经济(94504)
理学(92442)
理学院(91373)
管理学(89493)
管理学院(89037)
研究(86273)
中国(61357)
科学(57706)
(56219)
(45966)
(44023)
(43560)
业大(43330)
研究所(40761)
中心(38737)
农业(36491)
(36024)
财经(36008)
北京(35156)
(34122)
师范(33768)
(32833)
(31384)
(29898)
技术(28280)
经济学(28138)
基金
项目(187972)
科学(146993)
基金(136753)
研究(132789)
(120874)
国家(119916)
科学基金(102411)
社会(81536)
社会科(77265)
社会科学(77242)
(73601)
基金项目(73080)
自然(69811)
自然科(68215)
自然科学(68195)
自然科学基金(66948)
(62724)
教育(60757)
资助(57120)
编号(53383)
成果(42794)
重点(41853)
(40852)
(38891)
(38875)
科研(36732)
课题(36546)
创新(36253)
计划(35743)
大学(34650)
期刊
(99098)
经济(99098)
研究(72405)
学报(47546)
中国(44736)
科学(41938)
(41125)
管理(37141)
大学(34572)
学学(32725)
(31752)
农业(28905)
教育(27857)
技术(21770)
(18464)
金融(18464)
财经(16643)
业经(16163)
经济研究(15799)
(14933)
图书(14579)
(14012)
科技(13794)
理论(13177)
(12816)
问题(12776)
业大(12609)
技术经济(12484)
实践(12367)
(12367)
共检索到360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灵芝  陈叔平  卢新雄  王丽娜  郭丽敏  霍艳爽  姚华  
低温 10℃贮存 6个月后 ,重复吸水 -回干处理有提高小麦种子活力的作用。但高温 35℃贮存 6个月后 ,除 1次浸泡 2h或 4h的处理外 ,其他处理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次数的增加 ,种子活力明显下降。两种温度贮藏后 ,整粒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变化处理与对照间均无明显差异。电导率、可溶性糖、氨基酸和紫外光密度 4项种子渗漏物测定指标中 ,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最终筛选出一个非破坏小麦种子活力的监测方法 ,即 :小麦种子浸泡 2h或 4h后 ,种子在室温下经适当干燥至原含水量后可继续保存 ,浸泡液被用于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  MOUAMMAR Alfandi  陈春红  陈学好  徐强  
以5个温室甜椒品种的实测叶面积分别与其叶长、叶宽和叶长×叶宽进行回归关系分析,建立了8个回归模型。通过对5个品种两个模型的整合,得到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两个模型。模型Ⅰ:LA(叶面积)=0.47+0.65L(叶长)W(叶宽);模型Ⅱ:LA=-3.55+3.66L-1.35W+0.39LW-0.06L2+0.13W2+0.000066LW2。对这两个模型进一步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这两个模型简单实用且精确性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伟芳  贾佳  冯鹏飞  谢宗铭  杨丽明  王建华  孙群  
以2013—2015年116份春小麦种子样品为材料,应用Seed IdentIfIcatIon软件并结合仪器和手工测定获得17个物理指标值(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厚度、比重、硬度、灰度值、RGB颜色模型中红色R、绿色G和蓝色B、LaB颜色模型中的亮度L、色彩通道a和色彩通道B、HSB颜色模型中的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B。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在标准环境及3种逆境(盐胁迫、干旱胁迫和人工加速老化胁迫)下,探讨了春小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各培养环境下,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有明显相关性。千粒重、宽度、长度、投影面积、S和a值较小的小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婷  赵宾  杨丽明  王建华  孙群  
为探究准确高效鉴别种子活力的新技术,利用电子鼻系统对未老化(CK)、58℃热水浴老化(Hot water aging method,HW)和50%甲醇老化(Methanol solution aging method,MS)后的山农27小麦种子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及载荷分析(Loadings)对老化处理后不同活力水平的小麦种子进行鉴别研究。试验结果:1)老化处理后不同活力水平的小麦种子在电子鼻传感器上有不同的特征性响应图谱;2)PCA分析无法区分热水浴老化后活力接近的小麦种子;3)LDA分析对热水浴老化和甲醇老化不同活力水平的小麦种子均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4)载荷分析确定了热水浴老化各活力水平小麦种子的差异气味主要来自于无机硫化物(W1W)、小分子氮氧化合物(W5S)和有机硫化物(W2W),短链烷烃(W1S)、醇醚醛酮类气体(W2S)和氢气类(W6S)。甲醇老化各活力水平小麦种子的差异气味主要来自于有机硫化物(W2W)、小分子氮氧化合物(W5S)、短链烷烃(W1S)、醇醚醛酮类气体(W2S)和无机硫化物(W1W)。本研究结果揭示以电子鼻技术作为检测手段,通过对小麦种子挥发性成分的检测结合LDA分析,可以实现对不同活力小麦种子进行快速准确高效地鉴别,再结合Loading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相关的差异性气体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铁华  朱祥云  
以闽楠Phoebebournei种子的田间出苗率作为评价种子活力的指标,将未经人工老化的种子和经过人工老化(38℃,相对湿度100%,72h)的种子作为活力不同的试材进行试验,以便找到在生产中简单快捷测定闽楠种子活力的可靠方法。采用电导法、TTC定量法及发芽生理测定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即经人工老化种子活力低,而未经人工老化的种子活力高。这一结果与田间出苗率相符,说明这几种方法都能用来测定闽楠种子活力,能在生产中应用,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条件不同。电导率法和TTC定量法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基本可靠,而发芽生理测定法结果直观准确,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表4参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冯西博  马跃峰  唐敬芹  王建林  
为研究有色大麦种质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采用发芽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44份有色大麦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和种子物理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色大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这些物理指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关系不明显,种皮颜色Y值(黄色)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各颜色指标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种皮颜色对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大于种子粒长、粒宽和粒厚,影响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主要颜色指标是H(色相)值和a(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值,且成负相关;此外,IOD(光密度)值与粒长和粒宽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日光  
近年来,破坏性领导的研究已引起西方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探讨的热点话题,但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还未出现相关的实证研究。为了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中的破坏性领导行为,本研究采用"员工—主管"配对样本(N=219)收集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西方学界开发的破坏性领导测量工具不仅适合于中国组织情境,而且破坏性领导行为表现得更为明显;(2)组织公平感完全中介破坏性领导对周边绩效和情感承诺的影响,部分中介破坏性领导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从对员工态度和绩效的影响来看,破坏性领导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应该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秋月  许静洁  王添添  李淑娴  
采用IDX法测定了不同油松种子的生活力,并比较了各样品生活力与发芽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在清水中浸种24 h、培养30 h(25℃),再用硅胶干燥7 h(30℃)时,由于有生活力种子和死亡种子干燥时的失水速度不同,干燥后二者的含水量不同,其在X射线图像上的差异明显,可以根据图像差异来判断种子生活力的有无。本次采用IDX法测定的生活力与相应样品的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并且各供试种子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发芽率有一定的下降,此时IDX所测得的生活力也有相应程度的下降。因此IDX法不仅能较好地反映种子的生活力,而且能准确检测出种子质量的变化过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佳  李荣  郭耘欣  胡小文  
采用标准发芽法、胚根突出法、低温发芽法、电导率法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基于标准发芽法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可将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质量分为3级;基于胚根突出法中胚根突出数可将其分为6级,计数胚根突出数的最适时间为24和28h;基于低温发芽法的活力指数和发芽势可将其分为6级;而电导率法可将其分为7级。因而,电导率法作为紫花苜蓿种子活力评价指标最为敏感,其次为胚根突出法和低温发芽法,标准发芽法最不敏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雨晴  郭一蓉  李朋波  
本文借助案例研究方法,对3家家族企业与2家非家族企业中共计27名员工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访谈,通过对比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中辱虐管理对员工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辱虐管理效能发挥的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经过数据的收集、编码、分析,归纳出辱虐管理、家庭氛围和心理认同、心理护佑等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提出五个研究命题。研究发现,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中的家庭氛围有其特殊性,即情理交融式的家庭氛围,这一特有的家庭氛围使得辱虐管理在对员工的感知、意义建构与行为反应层面的影响中表现出与非家族企业明显不同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辱虐管理的效能差异,深入了对辱虐管理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彦  郑洁  祝凌云  辛姝玉  张大红  
在干扰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生态破坏性干扰视角评价我国各省域的生态安全,构建了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给予权重,对全国30省份的生态破坏性干扰进行评价,发现生态系统灾害类指标权重最大,沙化率的权重居首,30省份的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生态布局,其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存在差异性,90%以上省份的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处于较安全状态,受到的破坏性干扰程度较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彦  郑洁  祝凌云  辛姝玉  张大红  
在干扰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生态破坏性干扰视角评价我国各省域的生态安全,构建了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给予权重,对全国30省份的生态破坏性干扰进行评价,发现生态系统灾害类指标权重最大,沙化率的权重居首,30省份的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生态布局,其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存在差异性,90%以上省份的生态破坏性干扰指数处于较安全状态,受到的破坏性干扰程度较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滢  孙启贵  
破坏性创新是兴起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项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没有科技上实质性的突破,却能够成为快速实现技术跨越的新途径,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认同。文章主要是从价值网络视角分析破坏性创新,首先概述破坏性创新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接着比较了持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的价值网络并分析适合破坏性创新成长的新环境;最后通过新价值网络的研究来解决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困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跃如  余航海  夏冰  
负面消极的领导行为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组织运作过程和结果。文章从破坏性领导的概念及其边界入手,借助社会交换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选取情绪疲惫、犬儒主义作为中介变量,团队心理安全作为调节变量,来探索破坏性领导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对其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破坏性领导对员工个体层面行为和心理感知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心理感知与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员工在企业中最终的行为与态度,并且情绪疲惫和犬儒主义在破坏性领导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团队心理安全在破坏性领导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存在着负向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烨  
对破坏性创新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破坏性创新的目标市场不一定是边缘客户,还有可能来自于原有主流市场上的客户,集中阐述了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进入的多种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